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尔滨工程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经过潜心研究与深入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并成功运用了“教学平台化、平台开放化、课程模块化、实验分级化”的新举措,这些做法使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本文以哈尔滨工程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平台作为范例进行图形解析。  相似文献   

2.
生命科学实验平台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高校实验平台是重组教学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信息管理、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该文结合西南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平台建设、实验教学及其管理等内容的分析,提出了仪器设备配置使用的效益化、实验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的网络化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3.
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的实验平台构建,是以智慧型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建设为目标,通过建立微信端实验室开放和实验考核管理模式,打造以便捷服务为入口、严格考核为出口的实验场所管理模式。同时完善智慧型实验教学模式及三维模拟综合训练系统,提供微信端在线指导、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实战中的规范性程序和标准处置方法,为培养实用型公安人才创造智慧型的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4.
高校实验平台是重组教学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信息管理、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本文结合西南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平台建设、实验教学及其管理等内容的分析,提出了仪器设备配置使用的效益化、实验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的网络化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创新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包括创新实验室平台、创新实验项目管理平台、创新实验成果展示平台和创新实验激励措施平台建设,以实例介绍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创新实验教学的实施方法及取得的成果。通过实施创新实验项目,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和协作性,实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实验的便捷化、直观化,提出一种基于Matlab/GUI和LabWindows CVI的自动控制原理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的开发方法。应用Matlab/GUI工具箱设计实验仿真界面,由回调函数提供后台控制算法实现模型仿真。平台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2大类8个实验,覆盖"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综合实验中的系统变量数据共享,学生通过调用自主编写程序m文件可以实现控制算法测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阐述《电力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实验中心建设的必要性、仿真实验平台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功能,结合专业课程建设介绍了机电工程学院《电力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实验教学中心目前的建设情况,通过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推动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加快了内蒙古农业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Linux/Unix操作系统是"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中最常用的实验教学平台。介绍在以Windows计算机网络实验平台基础上,搭建Linux/Unix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平台的几种方法,通过虚拟平台、局域网服务器以及校园网服务器,提供支持网络教学的远程实验平台,方便学生上机实验。同时,安排层次化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环节,从而构建操作系统层次化实验教学环境,旨在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开放实验教学目标的分析,指出目前开放实验仪器采购方面存在的误区,提出以平台化实验仪器为主进行开放实验项目设置和仪器采购。  相似文献   

10.
实验教学是土力学教学中必备的实践性环节。现有的实验教学条件难以满足大量学生同时上机操作的需求,只能通过分组教学缓解该矛盾。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只是观察实验过程,而没有实际操作体验,弱化了实验教学的作用。为此,研发了互联网+的虚拟仿真土力学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通过模块化设计单体实验,包括实验仪器的组装,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输出、导入和实验数据后处理及后台数据匹配等四大虚拟模块。学生可以通过"可视化平台"的模式,进行虚拟常规性及设计性土工实验,并借助程序中的实验数据后处理模块,完成数据处理,同时,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后台数据匹配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该实验教学平台的开发是对实体实验的有益补充,符合现代测试技术和实验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9):146-149
为了在时间和空间上提高实验教学的可用性,不受或少受硬件设施、场地、开放时间、管理等对实验教学的限制,提升实验操作的智能评价水平,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了移动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可以对实验操作进行智能评价,并实时反馈评价结果。平台投入实际教学以来,收集了完整的实验教学数据。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讨论。通过对数据库课程的使用分析表明,该移动实验教学平台提高了实验操作的效率,促进了移动实验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2):206-208
构建了无纸化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无纸化实验系统、网络云盘和平板电脑3个模块。无纸化实验系统基于LabVIEW开发,实现了指导书在线阅读、传感器静态特性测试、动态波形测试、频率特性测试以及实验报告Word文档的自动生成功能。试点运行结果表明,该无纸化实验教学平台克服了以前传统实验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和档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便于学生从系统角度全面领悟和体会现代无线电设备的工作原理,研制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信系统实验平台。从硬件资源、片上系统、控制方法、射频电路、API接口、VITA-49协议等方面,对实验平台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进行全面剖析。资源的开放化和软件化、结构的层次化和模块化、信号的高速化和宽带化、接口的分类化和层级化、操作的可控化和网络化,是实验平台的特点。用于实验教学后体会到,该实验平台不仅易于开展分级实践教学,利于从不同起点和不同角度掌握现代无线电设备的工作原理,而且能够发挥出学生个性化创造性。本专题重点介绍宽带射频子板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及实验平台主板通过管理接口控制射频子板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智能控制实验装置价格高、单台实验人数少、实验项目单一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分布式仿真的智能控制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采用分层设计思想,构建了一个闭环智能控制系统,并通过三维视景实时显示实验效果。以基于遗传算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及路径跟踪控制问题为例,说明分布式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教学应用。该分布式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便于学生完成智能控制实验,并进行二次开发和创新实验。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基于网络的实验教学及资源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该平台改变传统高校实验室管理手段,提出了新型的高校实验室实验教学组织及资源管理模式。该模式通过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将实验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与实验教学资源的配置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了实验教学及实验教学资源的弹性化、过程化管理。该模式对于提高高校实验室实验教学的组织能力,促进实验教学资源共享与配置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国内基础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南京工业大学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的特点,以创建省级示范实验中心为契机,进行了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和电路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通过电路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使实验系统在安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与提高,同时在改善实验条件、强化实验改革和规范实验教学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虚拟实验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实验教学的数字化、智能化、远程化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并受到广泛重视.远程可操控式虚拟电子实验平台结合了虚拟仪器、网络技术及交互式多媒体三大先进技术,在实验与教学辅助管理系统的配合下,使虚拟实验及远程教学成为现实,实现了实验教学理念与方式的新变革.所构建的平台打破了时间空间对实验教学的限制,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呆板、单一、实验设备陈旧落后等弱点,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及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从应用的角度设计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由实验管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和师生交流4个模块组成,包括实验系统、实验资源、实验过程、实验评价、师生互动等5个管理子系统。提出了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的网络结构以及构建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的技术手段,以实现实验教学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自主研发了多层次和多模块的土力学虚拟三轴实验教学平台,解决了传统三轴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仪器设备数量不足、实验周期长、限制多等问题。利用虚拟实验平台,探索了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拓展了实验教学的时间、空间和深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平台反馈信息,可以实时评估教学效果,有效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自制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具有专业性、适用性、直观性、经济性等特点,是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实验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及节约实验室建设经费的重要手段,同时推动了实验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实验室建设。分析了厂家的实验仪器设备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自制实验仪器设备的必要性,以自制的"传感器与检测综合实验平台"、"单片机实验平台"、"电子线路设计实验平台"、"嵌入式实验平台"为例,总结了开展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