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郁闷”是研究生不容忽视的心理现象,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大锅烩”课堂、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对“研究”的迷茫、论文发表的疑问、就业难的思考、经济和情感的困惑几方面分析在校研究生“郁闷”心理的来源、成因,提出克服“郁闷”心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晚明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张扬个性、注重本我的新的社会思潮兴起。凌薄初深入追索市民大众的这一文化心理意识,在“二拍”中演绎出情态万千的婚恋女性.描绘出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需要出现或希望出现的种种画面,体现出丰富复杂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概念上、内容上、保全机制上以及所体现的价值观上。西方“面子”文化以消极面子为主,中国“面子”文化以积极面子为主,西方文化中的消极面子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存在的,中国“面子”文化中所包含的道德因素在西方文化中也是没有的,我们应了解这种差异,以便能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4.
“课桌文化”是目前校园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通过“课桌文化”现象分析了当前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的责任意识、学习目的、个体意识等问题。提出了如何对待“课桌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我们很少能看到具备思想的高度与力度、具备文化的包容性与深广的经验厚度的“女性诗歌”文本。当代女性诗歌常常在一种情绪化的激愤中,一方面将个体经验推入本质化、实体化的境地,另一方面又将女性的“精神视角”转换为文化批判。“女性诗歌”的写作因此陷于对本质化、实体化的个体经验的执迷与超越个体经验的文化批判的悖论之中。走向一种“类”经验的处置与表达是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这包括两方面的任务:首先是以“类”的经验改造“女性诗歌”的写作经验的构成与写作生态,提升其品质;其次是以“类”经验承载文化批判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三言”、“二拍”中性爱描写的出现 ,有其历史必然性 ,它是明代中后期的时代文化环境、作家的性爱观念、读者的阅读趣味以及商业出版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其性爱描写对于冲击宋明理学和宗教禁欲主义 ,肯定和张扬人的本能欲望 ,刻划人物的性格心理等 ,皆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含着许多深邃的天人和谐观、人本观、生态道德观等内容,它们分别体现了现代社会所崇尚的人文精神、道德理性、人格追求、和合理想。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现代管理可以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和借鉴。弘扬“和合”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是现代管理的至高追求。打开和合思想的文化宝库,现代管理可以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传统文化劣根性顽固地反映在社会各个方面:政治思想上存在着官本位理念及其家长制、官僚主义等组织表现,经济活动上有小农思想,科教文化上有中庸之道以及迷信愚昧观念,社会生活上有宗族、家族意念下的面子观、“义气”等。警惕和防范传统“不和”文化及其演变形式的“堕力”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部署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和合”文化内涵,明确“和合”教育理念,综观“和合”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内涵,把弘扬“和合”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建设和谐文化、创建和谐教学境界有机融合到教书育人实际中,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得到和谐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与时俱进,努力创新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和映射理论框架下,英语和汉语中“捉住”词语构建的隐喻义可涉及心理感受、抽象事物及某种状态的范畴。通过“捉住”具体的东西去理解“捉住”词语所构建的表示抽象范畴的隐喻义,使读者能够了解隐喻所特有的通过具体理解抽象,通过已知理解未知的巧妙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税收“人性化”执法存在执法行为无序、重处罚轻教育、税收执法随意、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建议要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提高税务执法效率、平等待人语言文明、开展纳税人心理预测和加强税务队伍建设,这样才能提高税收执法“人性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欲”这一主题为媒介,考察了先秦哲学的变化。中国哲学从老子在内的早期三位哲学家(另二位是孔子、墨子)到发展为战国中期的稷下学,其哲学视角从“整体”或“一般”转向“个别”、“具体”、“主体”等。老子和庄子都主张“寡欲”和“无欲”。但老子否定“欲”是与统治有关,庄子否定“欲”则主要是与个别主体的“欲”有关,即减少或消除欲望以获得心理的平静之后达到内心的超越,最终赢得个别主体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体质弱势”学生的体质。研究方法文章主要从体育课堂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大量的实践、探讨、调查研究、分析数据来进行研究,从课的设计、实施,到信心的鼓励,每一环节都给予他们有充分的施展舞台。研究的结论通过实践分析,“体质弱势”学生并不是无药可救,他们同样具有需要进步的心理,通过教师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帮助与教育,他们的体质完全可以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韩国学生“时候”短语假设义使用上存在很多偏误,这种偏误主要来自母语的干扰、对连词使用的回避心理以及对“时候”短语假设义的泛化。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重视因时空、对象的不同而衍生出“反文化”现象,即偏激的制度文化导致校园文化的失衡,繁琐的制度文化导致校园文化的变异,忽视的“次文化”导致校园文化的缺失,极端的传统文化导致校园文化的损伤等。要让校园文化真正服务于社会,必须杜绝以上各种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下半身”诗歌主张以“肉体的在场”作为一种反抗力量冲击现存诗歌秩序,但却自相矛盾陷入“肉体乌托邦”的牢笼中。其作品又多性话语泛滥,流于粗鄙和俗陋。“下半身”诗歌既是当代诗歌中“民间写作”的延续,同时也有着文化、思想、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它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下半身”诗歌的出场方式或许是一种“有意为之”的矫枉过正,是为了争夺话语权力而采取的一种“策略”,但它无意中却昭示和开启了世纪初诗歌的“身体转向”,凸显了当今时代身体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模块心理学"的挑战:反"文化心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的“文化心理观”认为,人的心理(Mind)本质上是社会文化塑造的产物。本文试图依据“模块心理观”——它假设人的心理实质上是许多功能上独立的单元(即模块)相互作用的产物——对这一心理学主导观念提出挑战。论文表明,文化的变异性、种族的差异性其实是最不重要的;正是心理的模块性(如语言模块、生物模块、心理理解模块等)使得表面上看起来的文化差异下面存在着普遍性人性。  相似文献   

19.
从“使用与满足”的理论视角解读,韩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在中国市场被大量观众“消费使用”,是因为韩剧较好地满足了中国观众的“心理需求”,主要是“娱乐渴求心理”、“社会文化心理”以及“民族文化差异好奇心”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考察分析“黄山文化”概念及内涵,阐述进一步发掘整理和保护开发“黄山文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