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春节期间,新闻战线按照统一部署,集中开展了大规模、大范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报道,一幅幅激情四溢的图片,一段段温暖感人的音频视频,为新春佳节增添了喜庆,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广大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热情.“新春走基层”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下简称“走转改”)的一次集中行动,是“走转改”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走转改”的认识,给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带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2.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新形势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举措。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强调,新闻战线要深入总结“走转改”的成功经验,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带着紧迫感自觉“走转改”,带着责任感坚持“走转改”,带着使命感深化“走转改”,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3.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新形势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举措。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强调,新闻战线要深入总结“走转改”的成功经验,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带着紧迫感自觉“走转改”,带着责任感坚持“走转改”,带着使命感深化“走转改”,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4.
在“走转改”活动中.学习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事迹.我发现他们虽然所处的环境不同、写作的风格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共同的习惯,那就是一出门就往基层走.一上路就到百姓中。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让走基层常态化”逐渐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共识.成为广大读者的期待。如何常态化?既要靠组织的引导、督促,也要靠编辑、记者的自觉。只有新闻从业者都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走基层才不会是一时的姿态、一时的动态,才能成为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5.
王靖 《传媒》2012,(6):60-61
只有走进基层,才能把握百姓的思想脉搏,养成回应百姓关切的创作风格;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道百姓衣食住行生活百味,也才能找到我们创作的着力点。——这是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媒体人最直观的感受。在深入推进"走转改"的过程中,我们的媒体人越来越认识到这项活动的目的所在、价值所在、意义所在。为此,本期《媒体实战》栏目选取业内电视媒体、行业媒体和高校媒体三个角度关注"走转改"话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谈琳 《青年记者》2012,(19):39-40
近年来,擅长讲故事的“华尔街日报体”越来越受到媒体重视,尤其是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与一线,基层紧密相连的“小人物”在报纸、电视上层出不穷.也许正是因为“小人物”的采写量大面广,容易让人麻痹大意,很多人在新闻实践中往往坠入“陷阱”.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前辈范长江曾经说过:"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要争当受群众欢迎的好记者。"从2011年8月开始,全国新闻战线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走转改"活动,既是党和政府对新闻战线的要求,也是时代和人民群众的期盼,更是新闻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就是有关基层老百姓的新闻,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和老百姓零距离的接触,它彰显的是百姓诉求,反映的是百姓的喜怒哀乐,是社会变迁的剪影。它就发生在我们基层记者、通讯员身边,容易发现和采写。所以,媒体要想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体现对百姓的人文关怀,就应该以百姓的身边事、  相似文献   

9.
2011年,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国广播媒体纷纷投入到这一活动中,收效颇丰.本文将从“走、转、改、新、恒”五个方面,探索广播新闻在“走转改”活动中如何进一步发展,传播群众需要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10.
正在全国新闻战线热气腾腾展开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一次新闻文化的创新实践。深入开展好这项活动,对军内外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理解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从今年8月开始全国新闻战线倡导“走转改”活动以来。不论是媒体的领导,还是编辑记者,纷纷走进基层,为读者提供了大量文风漓新的新闻报道,也展现了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的采访作风。  相似文献   

11.
关注百姓生活,讲述百姓故事,体恤百姓冷暖,帮助百姓解困,这是新闻媒体的责任所在、道义所在、威望所在。自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吴江日报社积极响应,精心谋划,周密组织,狠抓考核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提升了党报新闻服务品牌,塑造了新闻队伍优良思想作风,“走转改”已步入了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成为全体吴江报人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2.
全国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淮安日报社洪泽联络站的编辑记者按照中央、省、市“走转改”活动统一部署和要求,走向基层一线,写出一篇篇感人肺腑、生动鲜活的新闻作品。从而,探索出了联络站“走转改”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时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解放军画报社组织精兵强将参与的"新春走基层"活动,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可以说,"走转改"已经与摄影记者的采访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作为军事新闻摄影工作者,要在这次"走转改"活动取得更大的成绩,真正转变采编作风,就要树立把镜头不断聚焦基层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深入开展。笔者认为,走基层的要义,在管用。管什么用?就是能为基层释疑解难,解决实际问题。能让百姓的喜,鼓舞上层;百姓的难,牵动上层;百姓的乐,感动上层。百姓的事,有人办;百姓的痛,有人疼;百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传媒》2011,(12)
一、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组织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社会反响十分强烈.8月9日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9月23日,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在新闻出版系统深入持久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通知》.按照五部委部署和新闻出版总署的《通知》精神,各新闻单位积极响应,给新闻媒体带来了一股清新务实之风.广大新闻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走乡村、进社区、到厂矿,深入基层一线、深入普通劳动者中间,体察国情民情、反映火热生活,集中推出了一人批来自一线、感人至深的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基层就是新闻的源头,群众就是新闻的主角和“观众”。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反映,把群众的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意愿作为第一要求。只有真正将“走转改”活动视为解决思想问题的“大课堂”,联系党和群众的“连心桥”,打造精品力作的“金钥匙”,锤炼干部人才队伍的“大熔炉”.才能走得实、转得真、改得透,报道才更有分量,媒体才更有力量,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最近新闻界开展“走转改”活动.目前新闻界确实问题较多,要求到一线采写东西是应该的.但用“走转改”来要求党政机关是适当的,而媒体不是党政机关,记者不是领导干部.专业新闻传播是一种社会职业,其特征如马克思所说:“报纸的一般性质——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记者到一线不是领导干部体验生活,而是要能够抓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而且新闻有强烈的时效性特征.这些是不能通过简单地要求“走基层”就能做到的.当然,先从“走基层”做起,也是好的.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新闻媒介的竞争中,电视的直观性显示出强大威力,广播必须在“听”字上下功夫.龙岩人民广播电台着力“走转改”,跳出篱笆井底,走到基层,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说百姓关心的事,立足本地,致力民生,本着不断强化其在公共生活领域的导向和介入功能,全方位扩展民生新闻的题材范围,使广播的民生新闻获得更大的施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蔚莉 《新闻采编》2015,(2):26-27
自2011年8月下旬“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全国的新闻战线都刮起了一股清新务实之风。同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把笔触、话筒和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荧屏和时段留给百姓,真实反映社情民意,真诚倾听群众呼声,满腔热情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大大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太原新闻界不甘落后,积极响应,基层蹲点调研、采写一线新闻,广大编辑记者踊跃到基层一线去寻找新闻的“活鱼”,特别是太原广播电视台在  相似文献   

20.
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一大批来自基层的鲜活人物事例呈现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切实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成效有目共睹,但问题也同样存在。本文就“走转改”活动中新闻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即以自觉行动为导向,逐步规范新闻采编规程;以基层的重大新闻采访活动为载体,逐步培养记者扎根基层的习惯;以“走转改”活动为契机,经常问计于民,增强新闻报道活动的互动性和针对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