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德火 《新闻天地》2002,(10):39-40
1984年《经济日报》围绕长沙西出口4公里公路的改造问题搞了一年"小题大作",共发稿件15篇,我写了其中的13篇。这组批评报道引起湖南长沙市领导的重视,问题圆满解决。安岗总编说,一个地方记者站一年搞一两个这样的报道,《经济日报》就"声威大振"了。长沙——常德公路全长184公里,基本上是原先建成时的线型,不到三级,其中的180公里于1983年12月20日以前  相似文献   

2.
从"蒜你狠"到"豆你玩",2010年居民生活消费品,尤其是农产品价格一路"斗志昂扬".2010年11月下旬,编辑部决定由我来做一篇有关蔬菜涨价的报道,花了两周时间,先在北京,后奔赴山东寿光,<蔬菜涨价的动力>一文于11月29日在<三联生活周刊>(总第606期)刊出.  相似文献   

3.
我一口气读完了"党救活了他"(载1958年7月1日人民日报)和"共产主义精神的凯歌"(载1958年6月28日中国青年报)两篇通讯.这两篇通讯都细致地叙述了在抢救钢铁工人丘财康生命的过程中,所展开的激烈的思想斗争.通过这场斗争,不仅救活了一个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钢铁工人,而且,用无可争辩的事实,粉碎了国际医学文献上的所谓"权威定论".这两篇通讯,都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力量.但是,我觉得中国青年报的那篇通讯没有人民日报上发表的那篇写得好,某些地方还有提出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河北日报6月2日一篇关于模范典型的报道<庞建英:"小巷总理"五十年>,事迹感人,是一篇好文章.在当天的评报中,我们给予了肯定.但报道的最后一部分"对不起家人",有点落俗套,因而笔者有所思考,就此谈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香消玉殒"只用于女性 2011年5月22日<新京报>B05版有一个通栏标题:"挑战者'香消玉殒里根致词悼念--寒冷天气导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3秒时爆炸".这使我想起2005年2月28日<辽宁日报>上的一段话:"不幸的是,1986年1月28日,就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仅73秒时,麦卡利夫人与其他6名航天员一起香消玉殒."两篇报道都使用了成语.香消玉殒".用得对不对,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特殊政策搞活了经济,深圳两年胜过三十年》(新华社稿,《人民日报》三月廿二日一版),是一篇引人注目的比较好的报道.但其中"一条街道,两个世界"用得是否恰切,值得推敲.原文如下:"这些特殊政策试行后,一下子把深圳地区的经济搞活了.被称为'一条街道,两个世界'的沙头角镇,变化最大.这个镇一部份属港英新界当局管辖,一部份属我方管辖.……过去镇内镇外不能利用新界市场的需要来发展生产,也难与内地建立经济联系,两方居民生活水平越来越悬殊.现在……."(一)从社会性质上讲,是"两个世界".我方过去是、现在也还是社会主义.不过是由贫困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从5月13日至6月22日,温州日报组织开展了"贫困与希望--走进欠发达乡镇"大型采访活动,先后派出12位记者,走遍永嘉、苍南、文成、泰顺4县的38个欠发达乡镇.这次活动历时41天,共发稿40多篇,其中专门报道欠发达乡镇的有38篇,每天刊发在一版左下角固定位置,在统一的栏题下配上当天报道的乡镇所在地和采访线路图,显得独特而醒目,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这次采访活动也是温州日报1986年"贫困乡之行"后又一次有关扶贫脱贫题材的重大采访活动,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予以高度赞赏与支持,不仅亲临报社为记者壮行,在活动过程中还两次到山区看望了记者,并认为报道"主题选得准,对推动市委中心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体现了党报的特色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今年6月3日,在地铁站拿到一份<时代报>.在第15版看到一篇报道的标题是:"冤家路窄",说的是NBA篮球总决赛时湖人与凯尔特人的比赛.  相似文献   

9.
两报"齐鲁新闻奖"是由齐鲁晚报·生活日报主办,面向两报设立的年度最高奖,每年评选一次.名字是借了齐鲁晚报的"齐鲁"二字,称之为两报"齐鲁新闻奖".这一奖项是2008年7月开始设立的,2008年12月28日评选揭晓了首届(2008年度)两报"齐鲁新闻奖"的奖项.共评出了包括最佳事件报道、最佳报道策划等16类奖项的金奖12件、银奖14件、铜奖21件,其中最佳年度大奖1件;还评出了2008年度最佳编辑记者、最佳业务主管、最佳敬业员工.  相似文献   

10.
"不知所踪"、"不知所终"和"不知去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年8月6日刊登一条新闻,说:"香港康文署证实,筹建孙中山纪念馆时,在美国购入一批孙中山先生文物,但其中21件不知所踪."8月9日又刊登一篇后续报道,说:"直到收货后4年因香港审计署检察,康文署点算文物才发现其中21件不知所终."同样是讲21件文物下落不明,前者用的是"不知所踪",后者用的是"不知所终".到底应该用哪条,还是两条都可以用,或是两条都用错了?  相似文献   

11.
2009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当日上午,在海宁市文化馆展览大厅,9名青年艺人一字儿排开,齐刷刷地行着跪拜礼,与他们面对面的是陈伟炎、王钱松、胡金龙等9位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皮影艺人王钱松还向自己的新徒弟张英赠送了"技艺百宝箱".次日,海宁日报以整版篇幅报道了这一称为"薪火相传"的拜师仪式,以及介绍了"非遗"藏品展览和皮影戏晚会的热闹景象.  相似文献   

12.
6月5日人民日报以第一版头条的地位发表了记者余辉香报道的一条新闻"上海工人学哲学用哲学".这条新闻使读到它的人都感觉到"耳目为之一新".因为它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马列主义哲学唯物谕和辩征法如何直接为广大的劳动人民所掌握,如何直接和生产相结合,并为生产服务.它也征实了敢想敢作的新中国的劳动人民是完全可以掌握哲学理论的.这篇新闻使我们体会到党中央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全党同志必须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把唯物论和辩征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号召该有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3.
今年1月16日的上海某报,在一篇关于巴切莱特"有望成为智利首位女总统"的报道中,用了这样一句话:"巴切莱特一生都是一个社会主义战士".无独有偶,仅仅隔了13天,即1月29日晚,北京某电视台的一个娱乐类节目中,主持人在谈及一位目前仍在写作并兼当某大学教授的著名作家时竟称:"××一生写了××部武侠小说."这两家媒体对"一生"的乱用,令人不寒而栗!  相似文献   

14.
前些时间,国家发改委连续多次就物价问题公开发表澄清声明,动作之迅速,实属罕见.6月4日,针对莱新闻媒体公开引用"下半年通胀压力巨大,预计CPI增幅在7%左右"的观点,国家发改委发表公开声明,认为"判断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就在同一天,国家发改委还针对新闻媒体报道的"地方物价部门对水价成本公开试点持反对意见"的报道作出说明,认为国家和地方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60年前的11月12日深夜至13日凌晨,一场大火骤然燃遍了长沙城,火烧两个昼夜后,千年文化名城化为一片废墟.这就是抗战期间使湖南人民蒙受巨大灾难的长沙"文夕大火".  相似文献   

16.
门户网站数据新闻的发展一、关注的领域从2012年1月13日到2013年11月30日,网易"数读"发表了236篇。2012年6月4日到2013年11月30日,新浪"图解"发表了100期,热点制图40幅,特别策划5条,总共145篇。搜狐的"图表"下"数字之道"从2012年5月21日到2013年11月30日,发表了213期,两会特别策划10篇,共223篇。三个门户网站的数据新闻都更多关注中国新闻,其中社会新闻是报道重点。二、数据的收集和整合门户网站数据的来源非常广泛:一是国外研究机构的调查信息,如新浪"图解"的《中国的"小伙伴们"——是友邦还是敌  相似文献   

17.
王长杰 《今传媒》2007,(8):9-10
2006年12月5日,《大河报》联合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策划发起了一场援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型活动--"大河特别行动·援建新农村都来出把力".从活动开始的12月5日至12月28日援建项目现场对接,本报在要闻版连续刊发活动稿件16篇,其中整版报道5篇.  相似文献   

18.
王伟  阿宝 《采.写.编》2017,(5):102-103,86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从中央到地方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7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和6月30日晚上举办的"信念永恒——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音乐会".在这两场活动中,唱响频率最高的歌曲就是曹火星创作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尤其在"信念永恒——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音乐会"上,这首歌曲不仅作为一个节目编排在晚会之中,而且与7月1日的纪念大会一样,活动结束时全场起立共同合唱这首"颂党第一歌".《不忘初心的旋律》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河北音乐广播创作的一篇纪念建党95周年的音乐专题,该作品荣获了2016年河北广播影视节目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面对这一新闻,国内有影响力的媒体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以及各地方媒体如陕西的《华商报》、山东的《齐鲁晚报》等均做了及时跟进的深度报道。北京"7·21"特大暴雨期间,笔者正在英国剑桥游学,通过网络,笔者对50多家媒体关于这次特大暴雨的报道进行了统  相似文献   

20.
高卫华 《今传媒》2007,(3):26-27
2006年9月6日,<长江日报>推出新增栏目"长江视点".至2007年1月6日,4个月共发稿46篇.综观46篇报道,可以从中把握这一栏目的品牌意识和运作思路,及其"力求将事关国计民生的新闻做深做透,以集聚读者的注意力,增强舆论引导力"新闻理念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