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附件是指依托新闻报道而配置的放大新闻社会影响力的一种构件,旨在提高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按性质来分,新闻附件主要有评论性的、说明性的、解释性的。新闻附件的形式有文字、图表、图画、统计数字等。其中,文字形式主要有编者按、点评、新闻背景、资料、小知识、人物简介等,本文主要就文字形式的新闻附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林凌 《当代传播》2007,(5):12-14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舆论监督在揭示事件真相、呼唤社会公正和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媒体正确处理舆论监督的原则是:不缺位,也不越位;恪守媒体角色,公正介入监督事件,在一些特殊领域遵从特殊的监督规律,讲究新闻舆论监督的时机和形式.  相似文献   

3.
新闻自律行为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内在的高尚道德修养和操守而外化所形成的"圣人式"自律;另一种是在外界压力下的"紧箍咒式"自律.新闻自律更多地应依靠外界压力下的自律.本文结合案例分析了网络传播语境如何影响新闻自律、归纳了当前网络传播语境下新闻自律的生发机理和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媒体传播格局被打破,新媒体打乱了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业务生态,呈现出传统媒体人才向新媒体转移,新闻评论进行舆论引导的时效性不强等趋势,除此之外新媒体赋权打破了传统媒体新闻评论"一枝独秀"的格局,民间话语权的释放削减了官方话语的权威性,这一系列的变化使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在舆论引导中遭遇困境,随着传播语境的变化,传统媒体可以借助品牌化战略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是社会公共舆论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众舆论,是社会公众调整其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指导性依据。各种形式的新闻评论通过各种传播途径,特别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违规行为进行的监督,是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一种形式.新闻舆论监督要发挥和重视导向作用,就必须遵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业务规范.  相似文献   

7.
汪琪 《声屏世界》2010,(2):23-24
在当前舆论环境复杂多元的情势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作为党的喉舌与工具的新闻传播媒介在固守阵地的同时,应与新媒体相融合,顺应时代变化,改革和创新舆论引导形式。  相似文献   

8.
新闻名誉侵权中"真实性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名誉侵权是新闻侵权最常见的形式,而在新闻名誉侵权诉讼中,新闻媒体要想胜诉,往往要求助于对自己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性证明",因此"真实性证明"成为许多国家解决新闻名誉侵权诉讼的基本抗辩理由.但对于"真实性证明"问题的认识和司法实践,各国的表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新闻真实性面临新的挑战,虚假新闻生产、传播呈现新的特征,其传播阵地由传统媒体不断向网络转移.通过探析移动互联时代新闻真实性实现方式的巨大变革以及影响新闻真实性的因素及特征,剖析了冲击新闻真实性的根源,并提出了在移动互联时代捍卫与坚守新闻真实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全媒体时代,信息接收和供给形式更加多元化.社会大众自媒体转向多元互动传播.在体育重大事件新闻报道中,正确引导事件的舆论走向已经成为传播领域的重要课题.构建舆论格局、营造良好舆论生态环境,引导舆论发展走向人民舆论,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注体育重大事件新闻报道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徐芳 《新闻传播》2013,(12):123
新闻编辑是媒体工作中重要的岗位,他们承担着对信息的筛选、加工以及发布等任务,在引导社会舆论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编辑只有增强责任意识和引导意识,才能对传播内容和形式严格把关,保证舆论的正确导向。文章探讨了新闻编辑应该如何以高度的责任意识正确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期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和方法,也为媒体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媒体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就要从思想上认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在实践中遵循新闻规律,掌握技巧,发挥好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加强新闻策划 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策划是媒体增强竞争力、影响力的有力武器.当前,伴随各种新媒体的诞生,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新形势下,媒体应加强新闻策划的作用,坚持新闻策划的原则,避免新闻策划的误区,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从华南虎事件考察中国新闻传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华南虎事件作为2007年度中国新闻传播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所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多元延伸的新闻事实,更展现出中国新闻传播过程中社会价值的结构性变化。这一价值重构正在对中国社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作为出现较晚,但生命力相对顽强的一种新闻播报模式,其存在并革新的过程始终离不开本质的平民化。而作为讲述老百姓身边事的新闻形式,民生新闻看似操作简单,其实它的本身存在着强大的媒体优势,并一直贡献着其他形式新闻所不能实现的精神文明建设力量。  相似文献   

16.
刘鹏飞 《今传媒》2013,(5):111-113
本文从新华社前总编南振中先生"两个舆论场"的概念出发,分析了"两个舆论场"态势极其严重危害,讨论了造成"两个舆论场"缺少交集、共振的根本原因,研究了我国媒体生态、媒介关系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阐释了新闻专业领域理论前沿问题,剖析了政府、宣传主管部门错误的新闻观念和影响,总结了主流媒体违背新闻规律的典型表现形式,概括了当下主流媒体新闻模式的新变化、新气象,指出了新媒体时代的主流媒体应秉持的新闻理念,在理清各媒介要素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给出了打通"两个舆论场"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对门户网站新闻跟帖特点的分析——以网易新闻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新闻跟帖特点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实例对其成因作出分析。文章认为网民的新闻跟帖中的草根式评论和平民化视角是吸引网民对新闻跟帖的原因之一;新闻跟帖中因为新闻跟帖形式和网民心理原因,也具有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意见极化现象和跟帖失范现象;在众多新闻议题中,网民对社会民生议题的参与讨论热情更高。  相似文献   

18.
李瑞 《采.写.编》2023,(12):52-54
沉浸式新闻依托VR图片新闻、VR视频新闻、AR叠加新闻、新闻游戏、H5新闻等形式,使用户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新闻场景进行全方位把握,新闻传播的效果比以往单一的形式好,舆论引导力也因此增强。本文以新华社的VR新闻为样本案例,通过对场景建构、交互关系、传播效果的分析,得出沉浸式新闻的深度报道可能性和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优势:沉浸式新闻有着多层次的新闻容量,能够充分调动受众的共情心理,最大程度减少传播障碍和受众的错误解读,使其感同身受,并达成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9.
罗先安 《新闻知识》2003,(12):26-27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人民监督的一种形式。新闻舆论监督难以有效开展,存在诸多困难。当前媒体要有效实施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一、新闻舆论监督是党赋予媒体的重要职责 什么是舆论监督?李瑞环说:“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20.
吴佩兰 《今传媒》2016,(2):141-142
播音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理论促进了播音员主持人业务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有志于电视播音事业的同行经过不懈努力,播音质量和理论研究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随着时代发展,新闻类节目播出形式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播出形式从之前的"播"新闻逐渐也有了"说"新闻、"评"新闻等类型,本文仅就"播"与"说"两种新闻播报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