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什么是"主流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主流媒体"的初期讨论,存在官方和民间、计划和市场、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较大分歧.本文指出,"主流媒体"是一个包含着不同层面内涵的复杂概念,它具有多重功能:首先,"主流媒体"是一个框架性概念;其次,它是一个理想性概念;最后,它还是一个有特定具体内涵的概念.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现在形成了"传统主流媒体"和"新主流媒体"两种"主流媒体"并存的张力结构格局.  相似文献   

2.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界常讲的一句话,也是媒体记者一直在坚守的行为准则.特别是随着微博的兴起,"人人皆媒体".每个人都有话语权,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声,给传统媒体提供了很多不确定的新闻源,记者们在获得新闻源后,便会直奔现场,因为"新闻的力量在于用事实说话,媒体必须谨慎线上线下求证."  相似文献   

3.
"信息疲劳"与传播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在信息接受方面存在"信息疲劳"现象,"定州事件"受关注度调查的相关结果足以证明.如此"敏感"的信息在当今已经变得并不敏感,可见"信息疲劳"有可以利用的一面.通过详细剖析"定州事件",本文指出媒体的及时报道不仅有利于加快问题解决、维护部分公众的切身利益;而且能够维护信息透明、保障全体公众的知情权.最后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出发,提出放宽传播控制能够促使社会管理趋向"善治".  相似文献   

4.
两会报道的微博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既是代表、委员和公众建言献策的议政厅,也是媒体充分显示新闻报道综合实力的重要平台.今年全国两会中,"微博问政"成为时尚.很多代表、委员通过微博晒提案议案,与网友沟通交流.同时,包括新华社在内众多国内主流媒体,都不约而同地通过微博征集两会话题、报道两会内容,使微博成为今年两会征集民意最热媒体和会场内外互动最大亮点,产生良好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5.
微博在中国发展至第三个年头,出现了一些新的、耐人寻味的趋势.其中最引入注目的,莫过于以中央级媒体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的"大举进驻". 2012年7月22日凌晨,人民日报微博在北京大雨之中上线,一周之内连发180余条微博,收获了15万粉丝以及舆论的关注.中央电视台随后也开设了准官方微博"央视新闻"和"央视评论员",加入了已包括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等主流媒体的法人微博阵营.而新华社著名栏目"中国网事"的微博也于2012年发力,从8月31日开始连续报道方大国事件之后,粉丝数由8月底的20万,迅速飙升至150万.新华社总编室主任刘思扬称:中国网事改变了主流媒体对网络报道迟缓而不迅速、表面而不深刻、分散而不集中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2011年春节期间,一起非常值得关注的公共事件,就是微博"打拐".1月25日,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在新浪微博呼吁"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得到了网友热烈回应.一些被拐卖儿童已经被顺利解救. 我们首先关注一下在这起事件中起关键作用的新媒体--微博.在去年著名的浙江"钱云会案"中出现的公民观察团,以微博小试牛刀,公民观察团赴现场考察,充分发挥了公民的监督作用,是媒体促使公民参与的一个范例.而此次的"微博打拐",也是社会力量借助微博,与传统媒体一起救助乞讨儿童的公民行动.  相似文献   

7.
袁卫民 《编辑之友》2010,(11):99-101
2010年9月6日,张纪中版<神雕侠侣>编剧刘毅在其新浪微博上发帖称,包括<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在内的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为此,刘毅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鲁迅大撤退".随着媒体的纷纷跟进,这场所谓的"删鲁":风波被炒得沸沸扬扬.虽然,几家出版社均否认近期对教材中鲁迅篇目删除,"鲁迅大撤退"被证明是一件乌龙事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议程设置和健康传播理论视角,以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人民日报微博作为研究案例,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其议程设置特点,以透视主流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反应.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微博通过议程客体和议程属性的双重设置,塑造了一个客观中立而注重民生的主流媒体形象.同时,人民日报微博通过正反属性显要性,在正面突出成...  相似文献   

9.
背景:从"史上最牛钉子户",到"厦门PX事件",再到"周老虎事件",网友的言论不断闪现在中国的舆论中.这些将自己所见、所闻提供给公众的网民,被称为"公民记者".在今年的抗击南方冰雪灾害、反击西方媒体对拉萨事件的不实报道、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作为一种新兴的舆论力量,"公民记者"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通过网络汇聚,越来越有力地影响着媒体、社会舆论和政府决策.在一些主流媒体看不到或不愿意涉及的领域,"公民记者"的声音甚至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10.
"金庸被去世事件"显然应该成为自媒体繁荣图景下所有媒体的必读案例.2010年底<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和值班编辑因官方微博传播金庸去世假新闻而引咎辞职,这是近年来新闻媒体对传播虚假新闻追责最迅速、最严厉的一次,亦为微博假新闻问责第一案.  相似文献   

11.
辩证说微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月24日,笔者和同事在都江堰感怀古人治水壮举,写下一条微博:"造福、造就天府之国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疏导思维的杰出代表……"微博客是什么?一度对其有偏见,"微博就是一群话痨在口口相传垃圾信息".很快就纠正了,"碎碎念、碎碎片,微博就是超级碎片信息交换平台、全民社交平台、超级社会化媒体平台".门槛那么低,会发短信就会发微博;传播那么快、动员功能那么强,3秒上传、30秒扩散、30分钟可能就有人上街聚集了.所以,今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由6300多万剧增至近2亿,增幅超过200%,普及率由不足14%飞升至4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李娜 《今传媒》2016,(11):43-45
2010年被业界称为是微博元年,国内外许多重大突发事件都是最先发端于微博,并快速扩散形成热点舆论.一时间,微博成为一种引导社会舆论的革命性力量,任何公众关注的话题、事件一旦在微博曝光,便会引发讨论和关注,网民通过跟帖、发帖等方式放大其舆论影响.近两年,随着越来越多自媒体的出现,微博的话语权逐渐被削弱,不少传统主流媒体的官方微博处于尴尬的生存境地——坐拥上百万粉丝,关注度却寥寥无几,舆论引导力明显下降.微博尤其是传统媒体官微,虽有百万粉丝,但信息传播效力却明显下降.笔者以为,自我身份的认同危机成为影响微博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即产品or媒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别选取了2017-2019年的三个社会热点事件为研究案例。通过研究新京报微博针对这三个事件做出的相关报道,来探究融媒体发展过程中,新京报作为主流媒体,通过微博这一新媒体平台以怎样的传播方式进行舆论引导,增强主流媒体公信力。微博作为公布事件进展,反映受众意见,使主流舆论与大众思想进行碰撞与融合的平台,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与社会影响力。本研究通过对相关内容进行内容分析,来发掘新京报微博对于热点事件报道的内容与形式上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14.
最近,"张悟本事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养生专家",接连被央视和多家媒体曝光,"张悟本神话"迅速破灭.而就在两个月前,各大媒体还在大肆宣扬张悟本的养生理论,张悟本从一个针织厂的下岗职工,迅速蹿升为"中国食疗第一人",也是由媒体追捧起来的.张悟本食疗神话的产生和破灭,说明了当代社会的一个有趣现象,那就是"成也媒体,败也媒体".  相似文献   

15.
在微博时代,信息的传播已经打破了时间上的局限,其信息发布与新闻事件的进展几乎是同步进行,这是因为:一方面,民众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反应越来越迅速,另一方面,传统主流媒体的反应似乎相对滞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高主流媒体对舆论的调控和引导能力,已是当务之急。微博时代的舆论什么是舆论?舆论就是社会公众对某个特定问题发表的意见,并且期望这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世界》2013,(10):1-1
传统主流媒体办官方微博,应力戒三样东西:1、动摇。有了自媒体这个舆论场后,传统主流媒体能否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体现国家责任、坚持冷静客观真实的报道原则,变得更加重要。传统主流媒体的官方微博要把负责态度、客观信息、理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建设性能力,带入微博平台。  相似文献   

17.
张子晗 《东南传播》2015,(2):124-126
本文以兰州局部自来水苯超标事件作为突发事件案例,选取主流媒体官方微博在该事件发生后五天内的全体相关微博作为分析样本,发现主流媒体官方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议程设置大大被其他话语主题消解,且缺少主动性。在建构突发议程的过程中,不同主流官微平台之间缺少跨单位、跨平台合作。民众越发依赖社交平台、谣言甚嚣尘上的今天,这些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将为今后突发事件中社交平台领域的主流媒体应急信息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微博时代,信息的传播打破了时间上的局限,其信息发布与新闻事件的进展几乎是同步进行,一方面,民众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反应越来越迅速,而另一方面,传统主流媒体的反应似乎相对滞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高主流媒体对舆论的调控和引导能力,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来,"封口费"延绵不绝,就像一条魔影缠在媒体左右.它严重削弱了媒体的公信力,损害了媒体的形象.本文从媒介生态环境入手,分析了"封口费"产生的社会土壤,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不为"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13年以来新闻乌龙事件频发,每年媒体都会评出"XX年十大反转新闻".当一个事件被曝出后网友似乎都在搜集信息,以待事件反转来"打脸"新闻曝光者.本文通过对"罗尔诈捐门"事件以及2017年(1月—8月)部分网络热点事件中反转新闻案例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来分析反转新闻的传播路径、成因及其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