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博作为全球首家上市的中文社交媒体,是我国当前活跃度最高的一家社交网络新闻媒体."微博改变世界,围观改变中国"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传递了一种传播和服务的价值理念、营销理念.微博平台对所有人开放,使得民众可以随时将所见、所闻发布到微博上,微博的时效性是任何新闻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新闻媒体也意识到,微博是传播和营销的良好平台,另一方面,微博作为一个社会化、公开化的媒体平台,对于记者来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透过微博可以发布即时新闻信息、评论观点;此外,通过互动能够及时了解到民众的观点、需求,使新闻信息能够更符合大众的需求,拉近公众与新闻媒体之间的距离.本文基于传播学中的5W模式对记者微博现象进行评述,指出记者微博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记者微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谷悦 《新闻世界》2012,(10):93-94
记者微博不仅仅视为信息记录和交流的工具,其微博言论还彰显着权威性,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正是这样使记者与网民之间的微博互动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针对微博使用的既有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用户在自我揭露的程度及效果方面存在差异.当前,微博正成为国内记者提升行业知名度的重要平台.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透过对记者微博个人资料的内容分析,考量记者这一群体在自我表露方面的性别差异及其与微博关系建立广度的关联.研究发现,较之女性记者,男性记者更倾向于在微博个人资料中呈现个人化的信息,受到其他微博用户关注的程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4.
张娟 《采.写.编》2018,(1):187-188
微博作为一种即时分享和交流平台,更能表达出使用者每时每刻的思想和最新动态,服务于专业媒体的记者也纷纷介入微博,成为微博世界中的一个活跃群体.本文从新闻实践角度,阐述了记者在微博发布信息时应该遵守纪律,以及避免微博传播谣言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闻爱好者》2011,(13):121
本刊讯(记者董方晓实习生李铁亮)2011年6月26日~30日,首届河南省县级台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会在商城县举行,144件广播作品、201件电视作品分获各大奖项的一、二、三等奖。  相似文献   

6.
“免费午餐”是今年最风生水起的微博慈善项目。发起者记者邓飞,靠活动组织过程中的透明,赢得了公众的信任。自“免费午餐”微博传播开来以后,一位上海卖猪肉的摊主,每天以他儿子的名义把开张营业的第一笔营业额拿出来捐赠,数额不大,但是没有间断。“这样的例子说都说不完,太多了。”邓飞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相似文献   

7.
2011年11月1日22点53分,一新浪微博名为“记者刘子瑜”的新快报记者发出一条求证微博:“刚刚听闻浙江绿城地产申请破产……真的假的啊?  相似文献   

8.
2009年11月1日,因为暴雪,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部分航班的乘客被困在机舱,李开复在现场利用笔记本和手机上网,向新浪微博发布了事件的进展过程.16个小时内,李开复共发表了12条微博,留言超过了1914条.这印证了一个预言:在微博时代,第一个赶到现场的可能不再是记者,而是那些随时随地记录的人.  相似文献   

9.
不折不扣的"微博控" 2009年8月28日,当新浪微博以测试版的姿态上线时,谁都没想到,微博会具有如此强大的爆发力和传播内涵.在新技术面前,我一直属于后知后觉的一种人.今年3月,在<天府早报>和<新快报>两个朋友的极力劝说下,我注册开通了新浪微博.那时候,两会代表委员纷纷开通微博听取民声,网上正在讨论"微博问政"的话题.很快,我发现,这种新的传播技术和沟通方式对于记者来说,是多么重要、便捷.  相似文献   

10.
刘炎迅 《中国新闻周刊》2011,(6):28-28,30-32
寻找彭文乐 “2011年,和儿童拐卖打一仗。在微博上整合公安媒体和民间志愿者资源,合力围歼人贩子,让我们并肩,我们赢。”这是邓飞在微博里的最新签名。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3,(21):1-8
本研究探讨了以微博为例的互联网使用对记者社会资本的影响,通过数据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和强/弱关系假设,考察了295名记者通过微博链接网络形成的社会资本情况,对记者之间的强弱联系与不同类型社会资本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从个体网层面来看,记者在职业群体微博链接网络中的强联系大多为紧密型社会资本,而弱联系大多为跨越型社会资本;将社会资本操作化为网络规模资本和中间位置资本后,经验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使用对记者在职业群体中建立社会网络、增加社会资本具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剑桥 《今传媒》2013,(1):98-100
如今,微博已然成为一个全新的媒介形态,这种信息个性化、个人化的生产传播方式,促使专业媒体记者纷纷介入微博,成为微博世界中的一个活跃群体。记者微博为记者提供了另一个传播的渠道和表达的空间,记者以新闻从业人员的身份出现在两种不同的媒介中,其间存在的差异和张力,使得记者微博具有了进行深入探究的可能性。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个案研究的方法,分析我国报纸记者使用微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辰瑶 《现代传播》2013,35(1):45-50
记者发微博已经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其对新闻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是新闻学界和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但是现有的讨论多基于人们对明星记者微博和与某些热点事件相关的记者微博的观察,而对其他情况下的记者微博现象缺乏总体观照。本文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具有差异性的新闻生产者群体在日常语境下的微博使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与回应记者微博与新闻实践的可能关系。本文的意义在于提出一种观察记者微博的新视角,丰富对记者微博现象的理解,并避免对这类现象过度想象。  相似文献   

14.
微博的兴起正在深刻改变着新闻的生产方式和传播形式,一片叫好的声音背后,却也深深地隐藏着负面效应。对此,张志安副教授就媒体组织和记者微博之间的关系和规范,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郑慧 《新闻世界》2013,(8):178-180
自媒体时代,记者从微博获取新闻源、发布新闻,并通过微博原创或转发新闻。本文从微博用户数据、典型个例、记者微博的专业优势等方面展开分析,重点阐述了记者微博的社会责任问题,以期更多记者微博的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6.
记者微博如何引导舆论——对记者微博传播的六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是一个开放度较高的交流平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博发布或获取信息.笔者发现,记者微博上有很多不同于常规媒体渠道的内幕性信息,且因有记者作为明确、专业的信源,上面的信息可信度较高,所以影响力大而且粉丝众多.  相似文献   

17.
何星烨 《声屏世界》2011,(12):17-18
微博以传播速度快、多媒体语境下的信息分享、易操作性和传受之间的互动性强等传播优势推动着社会大事件的走向。具有强烈自媒体属性的微博、在改变着公众的媒体习惯和信息传播的模式,成为社会化媒体中最为即时性、用户最活跃的信息传播平台。①笔者搜索网友在新浪微博发布的有关“7·23”甬温线铁路事故的微博。并抽取微博中影响电视媒体报道进程的相关学者微博。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月22日—1月29日,江西省"两会"在南昌召开。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两会",江西首次安排了省直新闻单位官方微博的记者作为"两会"注册记者入会报道,由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江西日报》、江西广播电视台等官方微博22  相似文献   

19.
微博编辑部     
潘石屹是微博的先行者和鼓吹者,他曾感慨那些不上微博的记者已与世隔绝,基本要被淘汰了.  相似文献   

20.
许婧 《东南传播》2012,(4):72-73
随着微博的广泛运用,媒体记者的新闻实践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方面,微博频繁地被记者运用,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功勋卓著;另一方面,由于记者对微博的使用失当,微博假新闻、纠纷屡见不鲜。针对记者不当使用微博的现象,国外媒体陆续颁布条例规范,而中国至今仍未有正式规范出台。本文在中国新闻传播的语境下,主要考察媒体记者对微博的使用情况,分析不当使用微博的案例,拟提出若干条使用规范,旨在为中国媒体记者正确使用微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