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在的传媒格局,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天下共治的时代,也是新老两种媒体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的时代。遗憾的是,有时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的咄咄逼人之势似乎没有还手之力,只有跟进、跟随、跟踪的份儿。近期一些焦点事件,比如官员艳照门事件、郭美美事件以及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等,大都是发之于网络,然后传统媒体跟进报道。由此,有人甚言传统媒体时代已经过去,传统媒体正在沦为新媒体的“他者”。果真如此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处于特有的优势地位,习惯于新闻报道“自说自话”,缺少受众观念。在新媒体冲击之下,传统媒体纷纷自办新媒体。传统媒体人习惯性地认为:作为专业人士,传统媒体人比新媒体从业者更有专业优势、人脉优势。但经过几年的实践,人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本文通过新老媒体人的对话,揭示了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困难以及破解困境的出路,并列举实例,分析传统媒体从“自说自话”到“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是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媒体迫切需要解决的自我革命问题。  相似文献   

3.
朱晓兵 《青年记者》2017,(14):95-96
新媒体时代,无论是广播,还是纸媒,抑或是电视,都感到了巨大的冲击.各种对传统媒体的唱衰论调甚嚣尘上,让人感觉传统媒体已步入发展的“冬季”.面对新媒体对新闻传播领域的强势入侵,传统媒体是否只能坐以待毙?对此,本文从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所面临的困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和劣势比较,传统媒体在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新问题时所误入的歧途,以及传统媒体该如何自强不息走出“冬天”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戴宇菲 《青年记者》2016,(20):27-28
新媒体时代,利用方便快捷的移动网络,人人都可以选取、编辑和发布新闻,参与新闻生产过程,公民新闻由此出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方部分新闻媒体积极做出回应,一改以往中间人的态度,做起了倡导式新闻,以此维持所谓“把关人”地位,我国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角色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有学者认为,未来新闻媒体的角色将处于中立与倡导“相互缠绕、难解难分的混沌状态”.而笔者通过对当下一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分析探究发现,媒体有意识地将倡导式报道与中立报道区分开来,同时扮演双重角色,以此在新闻专业主义得以维护的前提下,实现媒体工作者的职业价值,同时也获得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5.
周斌 《今传媒》2013,(6):66-68
本文阐述了新媒体时代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特点,以李启铭交通肇事案为例,分析了传统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问题,探究了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策略,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媒体报道的效果评估机制,加快媒体及从业人员的角色转变,以扭转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刘辉 《报刊之友》2013,(9):122-123
当前,我们已进入了一个新媒体生机勃勃的传播时代,在这个时代,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力及生命力因新媒体的诞生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制约和质疑,传统媒体是否已走到了末路?新媒体难道将成为传统媒体的终结者?其实不然,每一种传播方式都是与特定时代的技术革命生产相生相伴,他们均有特定的基因优势,同时也存在难以克服的基因缺陷。西安晚报是一家拥有辉煌历史及全国性影响力的传统媒体,西安新闻网是其旗下的新媒体,本文将以两者合作完成的“封面宝宝”评选活动为例,证明一个新媒体时代的推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完全可以取长补短,同生共赢。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中国媒介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迁,不同类型媒介在公共事件中的角色演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本文对2007年至2011年以来的1420起热点公共事件进行了数据搜集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新媒体逐渐挤占了传统媒体“第一落点”的优势,但是传统媒体在新闻生产方面的诸多优势仍不可取代;新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增强,对媒体的关注焦点的引导力超过传统媒体,但传统媒体因信息深刻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在公共事件中的二次传播阶段占据优势;传统媒体相较于新媒体,在影响重大公共政策议程上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政府在公共事件中应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力量,并重视新媒体的参与和运作,在危机管理和舆论引导上打“组合拳”,协调不同媒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Web2.0时代,新媒体形态层出不穷.由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快、渠道广,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突发性事件报道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突发性事件报道中存在的利与弊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新媒体环境下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新对策和新要求,使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在现有的媒介环境下向更客观、更平衡、更有效的方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影响着新闻事件的传播与发展态势。而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产生的博弈,也深刻影响着两者各自的发展,以及整个新闻业未来的趋势。在这场博弈中,到底是新媒体"逼倒"传统媒体?还是传统媒体"调戏"新媒体?亦或是二者虽看似水火不容,竞争激烈,实质却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借鉴,共同发展?面对种种疑问,本文将从浙江温岭"虐童"事件入手,探究全媒体时代新旧媒体的博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如何突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动互联、智能终端、大数据,代表着新媒体时代的三大特征,它们的融合与交织,共同创造了一个复合型信息消费时代.技术赋权和资本驱动的新媒体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不断对传统媒体进行议程设置.如何在“四面楚歌”的窘境中实现破釜沉舟式的突围,传统媒体应从嫁接新媒体基因的服务理念、迎合“据说时代”的数据开发和渗透新媒体逻辑的模式创新这3个方面寻求重生.  相似文献   

11.
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时代,传统媒体逐步被新媒体所取代,新兴传播媒体变为更主动的新闻线索的发现者、亮点事件的设定者和热议评论的发布者。本文将以草根媒体为代表的Twitter新媒体微型博客技术作为研究对象,解析概念以及阐述其特性与影响。  相似文献   

12.
媒介的本质是“不同主体之闻关系的建构者”,“联接力”是媒介的本质力量.大众传播时代,传统媒体因其垄断信息传播渠道而成为不同主体之间关系的“间接建构者”,从而扮演着媒体的角色.作为新媒体出现的互联网“传”“联”之力兼具,正在颠覆期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主导的以信息“播撒”为特征的“大众传播时代”,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关系的直接建构者”,并几乎全面替代了传统媒体作为“关系建构者”的媒体角色.本文通过对中国新旧媒体20余年来博弈轨迹的深描与分析,认为“不是传播力的强弱而是‘联接力’的有无”才是决定新旧媒体盛衰转折的关键.在互联社会,传统媒体转型的根本路径大体有两条:要么增强产品的吸引力,成为优质内容的供给者;要么回归媒介的本质,成为具有独特价值的互联者.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媒体迅速发展,其对舆论的影响也在提升.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机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传统媒体环境下的中心决定论转变为新媒体时代的无中心循环论.传统媒体的舆论由上层定调,通过庞大的宣传系统形成舆论,是典型的“中心决定论”模式.新媒体的传播无序、多向,媒体内容也较为多元化,舆论的形成是“无中心循环论”模式.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舆论形成机制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4.
传统媒体的自我救赎和新媒体的催发,致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必将相生相伴,一个媒体大融合的时代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5.
姚政邑  何洁 《编辑之友》2015,(11):56-60
文章从媒介发展的历史规律、物质与非物质形态、技术适用场合等方面论证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广告价值重新进行评估:依靠"内容为王"的生产优势,传播优质广告信息;依托实体化接触方式,有效传达广告信息;发挥公信力优势为,广告主品牌建设服务.新媒体崛起从一些方面促进了传统媒体广告的变革,形成了促进传统媒体发展的助力.在新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将不断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形成有益于企业和市场的广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人人都是麦克风”,“每个人都可能是报道者”的自媒体时代,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地市级晚报如何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掘自身特点,取新媒体所长,与其融合,让传统媒体的新闻价值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发挥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建好用好智库,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传统媒体在受到一次次冲击后,寻求自我转型、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一种有效途径。媒体智库建设要注重人才队伍建设,注重调查研究,注重开放合作。  相似文献   

18.
高宪春 《当代传播》2011,(6):50-51,57
本文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舆情事件发展特点,形成了舆情事件发展中的三个互动图示.舆情事件的发生以个体为激发点,新媒体为中心策源地,因此缩短了形成时间,加快了舆情事件发生的频率,使其影响范围也有扩大趋势等.本文根据新媒体环境的特点,构建了舆情事件发展的三个“互动模式”图示,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图示、“网上网下的互动”...  相似文献   

19.
曹林 《青年记者》2012,(21):14-15
“纸媒何时消亡”是一个隔段时间就会被提起的议题,也许“消亡”尚很遥远,但传统媒体(不只是纸媒)在新媒体冲击下影响力日渐衰微,却是一个现实的命题.传统媒体遭遇的生存危机,来自两方面力量的夹击,一方面是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带来的冲击,更快的传播速度、更自由的表达、更符合受众信息消费习惯的传播平台,这种技术变革所带来的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弥补的;一方面是传统媒体自身“传统优势”的丧失,新的并不总是好的,传统也有传统的优势,可传统媒体不争气,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未能很好地坚守好自身的传统优势,将话语权和传播权拱手相让.  相似文献   

20.
在微博舆情新形态下,主持人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之间游走延伸出了“意见领袖”这一全新的角色定位.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喉舌”,在面对社会公共舆论事件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行动空间.在微博舆情时代,如何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如何体察“微舆情”,反馈“微互动”,敏锐鉴别信息真伪,积极引导舆论走向,使微博与传统媒体形成良性互动,引导微博舆论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播音员主持人能力培养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