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天之所培者,人虽倾之,不可殛也.天之所覆者,人虽栽之,不可殖也.嗟汝准噶尔,何狙诈相延以世而为贼也?强食弱,众凌寡,血人于牙,而蔑知悛易也.云兴黄教,敬佛菩萨,其心乃如夜叉、罗刹之以人为食也.故罪深恶极,自作之孽,难逭活也.  相似文献   

2.
清人陈尚古著录、茅坤第三子茅镳所作《祁禹传》,一直被认为是一部失传的百回巨著。通过文献的考辨可知,其书并未佚失,而是改名为《天缘奇遇》并被收入明代通俗类书之中。探索这一公案的关键在于破解作者利用自己姓名所设之隐谜:茅镳只是茅坤第三子茅贡(后改名国绶)的托名,他因自己姓"茅"之音同于"毛",名"贡"源于《禹贡》,从而利用《百家姓》"祁毛禹狄"的熟语,为小说主人公赋名"祁禹",并以此二字谐音"奇遇";又据《诗经》"德如毛"之句,为祁禹拟字"子",再据《诗经》"车鸾镳"之句,为自己拟"笔名"为"镳"字"右鸾"。此书创作原型当为作者长兄茅翁积,故创作时间应在万历十年(1582)茅翁积瘐死狱中后不久。其创作命意亦源于长兄放浪声伎从而被人构诬以死的悲剧,作品表层的艳遇书写之下,凸显的是茅家试图摆脱茅翁积事件评价窘境的姿态;而其纵情声色的描写对晚明小说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曲折地反映了晚明社会中欲望与伦常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硕人之美     
从《诗经》中描写的美女,我们可以看到周代人的审美观。在众多美女图中堪称经典的是《卫风.硕人》,反映出周代崇尚身材高大健康之美,这与周代的社会制度和当时的社会现状有关,也与周代生育人口的需要有关。庄姜还具有女子贤德之美,《硕人》虽未直接称颂庄姜的贤德,却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映出庄姜深具美贤之名。《硕人》之美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美人不是人     
什么样的人算美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标准。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标准。情人眼里出西施,这说明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标准。《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若凝脂,领如蝤蛴,齿若瓠犀,螓  相似文献   

5.
《诗经·卫风·考槃》只有三章十二句: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考槃在阿,硕人之?.独寐寤歌,永矢弗过.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这是一篇很费解的诗,主要有五说.其一,《诗序》说:"《考槃》,刺庄公也.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退而穷处."孔颖达申述其意曰:"作《考槃》诗者,刺庄公也,  相似文献   

6.
美人不是人     
什么样的人算美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标准,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标准。"情人眼里出西施",这说明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标准。《诗经·卫风·硕人》里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若瓠犀,螓首蛾眉",意思是手指如初生的茅草  相似文献   

7.
先来看下面的例子:①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魏风·硕人》)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红楼梦》)③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元代薛昂夫散曲《正宫·塞鸿  相似文献   

8.
分道扬镳     
刘继兴 《初中生》2013,(19):14-15
悦读提示:我们常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合不来了,然后分手,我们称之为分道扬镳。镳指马嚼子,扬镳即为驱马前行。分道指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传》中有个故事,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孝文帝是北魏第六位国君。他在任时,进行了一系列"文治"政策,大大促进了各民族大融合,是  相似文献   

9.
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工程,也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本硕博各学段思政课教学的主导,其作用发挥对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从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理念、一体化教学、一体化科研、一体化考评角度出发开拓实践路径,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作用,推动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女性美丽的形貌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重要的审美对象,因而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对女子美貌的描写和赞美,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非常丰富的语词是用来写女子之美的。如:“窈窕淑女”“静女其姝”“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今夕何夕,见此粲者”等。而且,《诗经》中还出现了许多精美的比喻,如:“有女如玉”“颜如舜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后者开了以“桃花”喻人面的先河。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当数《卫风·硕人》中的一段描写:“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是古代文学…  相似文献   

11.
凡人锦言     
凡人锦言一个人,只有在奋斗中,在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真正价值。(阜平县龙门庄乡色岭口小学齐俊平)忍人之不能冠,达人之不能达。(深泽县法院恕云)的光流逝,多国组楼,Rff自学,有能充实我的生活,使宪署孽华不再虚厦。(永年县职教中...  相似文献   

12.
撋 谟谠硕瘮,然而,现代医学对此有了更新的认识,认为撋谟谀栽硕瘮,因为人的衰老首先是从大脑开始的.  相似文献   

13.
凡是千古不磨的民间传说,其中必定蕴藏着地域文化的精华与智慧.饱受洪涝之苦的历史事实,导致许逊降服孽龙的民间传说在鄱阳湖流域长期讲述.水体涨落激发的生态敏感与自然敬畏,使水患在人们的想象中化作一条兴风作浪的孽龙,孽龙最后的束手就擒反映了赣人战胜自然灾害的强烈愿望.江西为人杰地灵之邦,涌现过许多彪炳千古的人物,但最终竟然是许逊这位外省籍人士赢得了民间百姓的永远纪念,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伏波安澜在水患频仍的江西乃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许逊的“铁柱镇蛟”实际上是启迪人们植树造林,用扎入地下的草木根须来涵蓄水源保育土壤,其谶语“天下大乱,此地无忧”意为广种树木之后,江西将具有旱涝保收的地区竞争优势,而“北沙高过肩,城里出神仙”则指出“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救”.总而言之,许逊传说提示与自然博弈应怀敬畏、尊重与怜惜之心,以自然力量相互制约方为正道.  相似文献   

14.
活跃于仁宗延祐年间的虞集、杨载、范heng、揭傒斯四人,并称“元诗四大家”。他们主张宗唐复古,讲究技法严谨与字体炼,烙守中和之通,追求雅正之风,因而成为有元一代诗歌创作的典范,代表了元诗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5.
<正>我有一哥们级老爸,名曰"小胖"。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无潘安之貌美,更无关公之体硕。矮小木讷,不善言辞,憨态可掬,却总让人又爱又恨。一红灯笼高高挂,鞭炮"啪啪"响,这就是过年。此时,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金志仁对《诗经·卫风·硕人》描写美人之比喻的“求疵”进行了商榷,认为根本无“疵”可言,而恰恰是开启了后世博喻写美人的先河,是中国优秀文学艺术传统的具体体现。此外,通过重温陈望道先生关于“譬喻”的界定,进一步强调了比喻的核心问题乃在于本体与喻体的“类似点”,而不是别的,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求疵”之说,肯定了《硕人》美人之喻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谯楼鼓声记     
正居卧龙街之黄土曲北,鼓出郡谯。声自西南来,腾腾沈沈②,如莫知其所在。呜呼!鸣霜叫月,浮空摩远,敲寒击热,察公儆③私;若哀者,若怨者,若烦冤者,若木然寡情者,徒能煎人肺肠,枯人毛发,催名而逐利。吊寒人,惋孤娥,戚戚焉。天涯之薄宦,岭海之放臣,岩窦之枯禅④,沙塞之穷戍,江湖之游女,以至茕孽⑤背灯之泣,畸幽玩剑之愤,壮侠抚肉之叹,迨于悲鸦苦犬、愁困蚓,且鸣号不能已。呜呼!鼓声之凄感极矣。岁庚戌五月十八日丙夜,闻之以为记。将虫  相似文献   

18.
揭示课题是小学思想品德课(简称“思品课”)课堂教学的开端,如果教师能用新颖而有效的方法揭示课题,不仅能很自然地导入新课教学,而且能创设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向,诱发其学习欲望,让学生满怀激情地学习新知识。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我们常采用如下几种揭题方法。一、谈话揭题谈话揭题就是教师运用谈话的方式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如教学《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教师先作如下谈话:“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缺点、错误,因而会受到周围的人的批评。这虽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是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今…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12):30-33,56
石碚大义灭亲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日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叫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砖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泱,所自邪也。  相似文献   

20.
煤矿的瓦斯爆炸是我国近年来发生频率最高、人员财产损失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根据笔者所收集的不完全资料,仅2001年上半年,全国大小煤矿就发生各种类型事故1279起,死亡2710人,其中主要是瓦斯所造之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