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贺麟先生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现代新儒家的杰出代表,他建立了“新心学”理论体系,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哲学,并以此为指针全面融会中西文化,谋求“儒家思想的新开展”.其中,他对儒家礼教作了极富创意的新阐释,对于人们在今天理解和发挥儒家的道德精神,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其主要内容包括:从本质着眼检讨儒家礼教;以历史的观点和现代的视角,揭示五伦说与三纲说的真精神和道德价值,指出其历史局限性并做出理论补充;吸收基督教的精华以充实儒家礼教.  相似文献   

2.
贺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教育家、翻译家。贺麟学贯中西,在中国哲学方面也有极高造诣,早在20世纪40年代,贺麟就建立了“新心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思潮中声名卓著的重镇,被尊为现代新儒学八大家之一。  相似文献   

3.
"性"是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牟宗三以天论性,确立了儒家道德形上学的超越本体;即心说性,奠定了儒家道德形上学的内在根据;贯通性与天道,沟通主客,打通天人,完成了儒家道德形上学的哲学重构。牟宗三对儒家道德形上学的诠释,为儒家思想的现代转型开创了一条生生不息之途。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陈来先生著作《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基本观点的叙述,来展示先生自八十年代以来对于现代中国哲学的研究成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生对现代中国哲学的深入研究和独到把握,以及对于理性与价值、现代化与民族性、文化创新与文化认同等问题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陈来先生著作《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基本观点的叙述,来展示先生自八十年代以来对于现代中国哲学的研究成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生对现代中国哲学的深入研究和独到把握,以及对于理性与价值、现代化与民族性、文化创新与文化认同等问题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6.
在康德的哲学中,“物自身”是一个价值意味的概念,部分新儒家接受了这一概念,并将之与作传统儒家哲学中的“本心”、“本仁”等概念汇通思考,最终力图证明道德的形上学的成立,从而实现其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应台湾大学哲学系沈清松和傅佩荣两教授之约,为《哲学杂志》第25期“台湾哲学”专辑而撰写的。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当代新儒家代表牟宗三建立其道德理想主义哲学体系的背景、目标以及特点;第二部分论述了牟氏在建立其哲学体系过程中对康德哲学的融摄、即吸取和批评;第三部分评述了牟氏会通中西哲学的导向及其得失,认为由于牟先生的儒家文化中心主义立场,妨碍了他对康德哲学的理解与吸取。因此作者最后提出,新儒家哲学要得到继承发展,只有克服儒家文化中心主义心态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8.
德感生活是儒家生活哲学的定名。道德理性构成了中国传统生活哲学的轴心与本质要害,因此从这意义上说,儒家德感生活观念是中国哲学的主流或模型。然而在现代的情镜中,儒家德感生活的固有弊端限制了其现代开展。冯友兰先生在《新世训》中关于理性与道德的各自区分,对传统道德观念进入崭新生活世界——德感生活的现代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留学美国期间,基督教精神不仅以感性的方式潜入贺麟的日常生活,而且以理性的方式渗入他的理智生活,这给他的"新心学"注入一股活的动力,为他的"新心学"构思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在他对"太极三义"、"心即理"的解说背后和对儒者气象的诠释背后,都隐含着基督教精神的影子。贺麟理解的基督教精神潜移默化地沁入到他的心学之思的内部,成为"新心学"的一个内在向度,这使"新心学"呈现出与其他现代新儒学相当不同的宗教哲学特征,使他在思考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话题时多了一个宗教化向度。  相似文献   

10.
新儒家论先哲忧患意识与中国人文精神庞世烨“忧患意识”是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首先由徐复观提出①。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被新儒家学者所普遍接受和采用。本文试图从先秦圣哲的忧患意识与中国人文精神形成和确立的关系,来介绍现代新儒家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诸矛盾现象背后有其深刻的形而上学基础,这就是近代理性主义哲学。对现代性批判的彻底性要求导致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形而上学基础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两大根基——抽象本体和抽象的人进行批判,颠覆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进而走向哲学革命,最终创立以实践作为其哲学根本观点的"新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对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批判是其哲学革命出场的现实路径,而其哲学革命则是其现代性批判彻底化的哲学结论。  相似文献   

12.
张载心学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知论需做进一步分析。张载的知有三种类型:闻见之知、德行所知、诚明所知;分为两种不同的路径:一种是知识“知”,一种是道德“知”。笔者明确分析了三知的涵义及其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被称为是现代哲学的一场“哥白尼式”革命。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主要体现于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哲学思潮的发展中,它们以各自不同的轨迹开始并完成了这一转向。两大思潮的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转向语言学,以意义理论为核心,强调了语言的本体论地位。这种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虽然有不科学的方面,但它为哲学研究开拓了新的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古典哲学是东西方文化的共同财富,然而在概念及其特征上却鲜有人定义。贺麟先生从价值论立场出发,对古典哲学进行了深入的阐释,特别就中西古典哲学的关系、古典哲学与现代哲学的关系、研习古典哲学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贺麟先生的阐释既彰显了古典哲学历久弥新的历史价值,又突出了其作为哲学典范的基本特征。借鉴贺麟先生,以古典哲学的视野审视今天的哲学发展,无疑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体验:教育哲学新的生长点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体验”是最为重要的哲学范畴。以存在论的视野,从体验的存在论特征、体验的存在论价值和当下的精神状况三个方面论述体验的存在论意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强调指出教育在理念和实践层面都放逐和遗忘了个体体验,而使受教育者受制于机械论和目的论。体验在当下的时代精神状况下的教育学价值正在于它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厚重的历史感觉。教育必须回归到人的体验上来。体验论是教育哲学的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6.
历史地分析建构主义的哲学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认识论 ,其观点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哲学根源。本文按照历史的顺序 ,分析了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及其哲学根源 ,以求从哲学的高度进一步了解其思想的历史传承与发展。因为目前 ,建构主义的“以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建构为核心”的学习观 ,还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论思想 ,已逐渐渗透到与教育有关的各个学科领域。这对我国探索“以培养创造性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具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有着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资源,时代的变化时而把他们的这个思想推到前沿,时而使他们的另外一个思想成为时代精神的体现。从总体上看,思想资源的丰富和与时俱进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一直没有失去它的当代性。马克思恩格斯拥有适应当今时代需要的丰富的哲学思想资源,但是新的、具有当代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还有待于人们去建立。这样的哲学在今天无疑是能够为人类摆脱当前的困境作出巨大贡献因而最具有当代性特点的哲学。这是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真正所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近来我国哲学界讨论的重要热点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直接影响到对马克思哲学本性的准确理解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合理建构,必将对我国哲学研究产生全面、深远的影响。文章对目前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部分讨论文章和著作进行了研究,在概括、整理其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试图对这场讨论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9.
哲学的存在方式成为一个必须探讨的问题,而追问“哲学在哪里”即是对哲学存在方式的具体考量。文章首先从三个层面分析了哲学存在于充满哲学个性的哲学家、一定的文化生态和现实生活“之中”;在此基础上,从七个层面上揭示了马克思哲学的个性特质,强调马克思哲学本质上是“生活哲学”;最后指出,研究马克思哲学必须以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哲学个性为前提,以避免误读马克思哲学。  相似文献   

20.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of instru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re is a long history connecting philosophyand learning that dates at least back toPlato's dialogues and includes suchdistinguished modern scholars as Dewey, Piaget,and Vygotsky. More recently the discussion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ilosophy andlearning has arisen in the context ofconstructivism. Given the long history andprominence of this discussion, it is perhapsworthwhile to revisit foundational concernslinking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and learningtheory, and to explore what implications mayexist for the design of instruction. Theargument presented herein is that there are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ofinstruction, and, further, that they are poorlyunderstood and not applied consistent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