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针对学术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性质认识前后出现理论上的强烈反差的现象,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分为生产性、分配性,消费性三种性质不同的类型,认定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总体上说是分配性转移,并着重分析了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及其引发的矛盾,还提出了走出分配性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职业教育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详细论述了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一系列政策性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3.
张琳 《考试周刊》2012,(61):174-175
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重要作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后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树立为农村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做好企业主导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岗位培训,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中的跟踪性培训。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论述了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政府和职业教育机构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系列政策性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在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作用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而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作用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则充满着“活力”,转移速度增快,转移规模增大。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以1978年为界,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分为建国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初期至2004年两个阶段,在产权理论的框架下予以分析,并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几点结论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制于各种经济、社会、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其内在特点,经济贫困、劳动力素质低、传统文化与民俗风俗以及非农产业落后是制约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应以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为核心,以当地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节约型非农产业为载体,以农村劳动力的近域转移(本土化就业)为重点,并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  相似文献   

7.
如何有效有序地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目前我省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关键问题。然而,农村劳动力会以何种方式转移、转向何处就业,与各产业的发展情况密切相关。文章运用岭回归分析方法,对近十几年来安徽的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一二三产业的发展都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民的就业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对于安徽省来说,发展经济仍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功能及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农村职业教育应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需求的能力不足.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为此,拓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积极展现其化民、安民、育民和富民功能;同时构建和选择具有较好适宜性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华东六省一市为样本,采集面板数据,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对职业教育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教育与华东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双向互动关系,即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从长远看也会促进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对策: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职业教育投入,通过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促进其向城镇转移及市民化进程;提倡通过多主体协作机制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更好地应对劳动力转移后的多元化需求等。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现状解析 安徽是一个中部农业大省,也是农业劳动力输出大省,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农民就业问题十分突出.当前,劳务经济已成为安徽省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起到了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的重要作用,已成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据省农调队资料,近年来,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11.
造成我国出现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主要有:农村劳动力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劳动力素质和农村经济建设任务要求的不适应、城乡收入差距大、农业效益低、乡镇企业发展缓慢难以吸纳农村多余劳动力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双面作用,一方面有助于农民观念的更新、收入的增加、发展的促进,另一方面也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农田耕种后继乏人、土地实际利用率有所下降、农产品结构单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应通过提高农业产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来调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实质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因此,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城镇化的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尤其是无序的转移,则会引发一系列城市建设的新问题。南宁市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应坚持城乡统筹原则,立足当前,规划长远,通过发挥返乡创业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完善市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发展县域产业,扩大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空间,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等措施,助推南宁市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矛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在促进农民增收、构建和谐社会、加速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可置疑的作用。然而,我国自2004年全面实施有组织地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项目以来,傍生了诸多问题和矛盾,分析和解决矛盾,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农村务农和外出务工的农民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时期历史赋予职业教育的神圣使命。文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基本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对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加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着严峻考验。文章论述了大力发展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都发生在我国社会经济变革、工业化快速扩张的时期,其主流都指向城镇及其非农产业,其主要动因都是因为农村的普遍贫困和城乡收入的拉大.从被转移的对象、转移的流向、转移的性质以及对个人的影响等方面来看,二者又具有差异性.通过这种异同比较,为我们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认识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局限性和艰巨性,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蒋国平 《高教论坛》2005,(5):191-192,F0003
本文阐述了2004年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指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对于劳动者职业技能、收入、生活满意度、城市融入、就业稳定性与满意度以及培训与创业意愿的影响展开实证研究.探析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作用机理,提出加强政府扶持、引导与宣传;鼓励行业协会、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等多元化主体参与到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举,促进城市融入;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提升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提升转移劳动力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动性和参与意愿;加强转移劳动力终身教育机制的构建等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现代技能开发》2010,(4):115-115
教育部今年继续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要求各地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3000万人次,其中技能性培训不少于1200万人次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峰 《中国成人教育》2007,(10):189-190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农民工素质相对较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要建立城乡衔接的培训体系,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