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宾结构“V+O”扩展成“V+N+的+O”有两种情况:一种是“V+O”的自然扩展式;另一种是“V+O”的强制性扩展式。本文分别对这两种扩展式进行了多角度分析。首先说明了“V+N+的+O”的句法特点及句法功能;接着分析出自然扩展式“V+N+的+O”充当中的“V”与“N+的+O”的语义关系,充当的语义角色为:准客事、受事、成事、位事和使事等;然后进一步分析了“N”与“V+O”的语义结构关系为:V+N属+的+O、V+N施+的+O、V+N受+的+O、V+N对+的+O、V+N自+的+O和V+N使+的+O,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此结构可能产生的歧义问题。  相似文献   

2.
蔡国妹 《闽江学院学报》2005,26(3):93-95,111
语义结构歧义指的是一个语言片段中表层句法结构相同而深层语义结构关系不同的歧义样式。歧义研究重在探讨歧义的制约和分化。在“除了 N1,N2 最/也 V N3”这种语义结构歧义格式中,N1既可以是V的施事者,又可以是V的受事。在制约格式歧义的因素中,N1、V共同视为一个制约格式歧义的变项,N3为另一个变项。根据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法,我们把这一歧义格式分化为必然歧义格式和两种单义格式,并对各变项的语义特征作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V+A+N”格式为切入点,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形式与意义两个层面展开对歧义格式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V+A+N”格式是一个潜在歧义结构。在该格式实例化过程中,若A既可指向V,又可指向N,潜在的歧义得以保持,成为真歧义结构。能够进入真歧义结构的V、A和N有着一定的条件。真歧义结构“V+A+N”可作两种意义理解。人们在认知理解这一格式的不同实例时,选择意义的优先顺序是不同的。在这一过程中,语义、语用两方面的标准在无形中制约着人们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N1+在+NPL+V+N2”可以分化为十个歧义类例。“在+NPL”可以专指N1、可以专指N2、也可以兼指N1和N2、还可以在某些语用场景下专指N2或兼指N1和N2。“在+NPL”指向N1时,表示的是N1的定点位置,它们之间的语义关系不受V的影响;“在+NPL”指向N2时,可以表示N2的起点、终点或定点,这主要决定于V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5.
李美妍 《现代语文》2009,(10):43-45
关于“V+个+N”结构中“个”不表示任何实际的量的情况,本文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从句法方面考察了“V+个+N”结构中“个”进入“V+N”结构的条件及“V+个+N”结构的句法特点。  相似文献   

6.
童晓峰 《学语文》2014,(3):62-63
一、述补结构 在N1+V1+(N2)+V2+(N3)这个格式中,有一些句子是以V2P为目的补语的,即在句法上,目的补语V2P内部是由一个表示目的的功能范畴Purp扩展的,在汉语中,功能范畴Purp常常可以语音实现为“来∕去”,  相似文献   

7.
“看+把+N/Pron+V/A+的”格式是一种常见的口语表达法,“N/Pron”指可以进入这种格式的名词或代词,“V/A”指可以进入这种格式的动词或形容词(为行文方便,下文简称“看”格式)。如: 1)小张笑道:行行,看把您急的,我这就去让小陈放他走。 2)老二,你也老大不小了,还这个样子,成什么话,看把这小孩子吓的。  相似文献   

8.
一层偏正结构的内部歧义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对现代汉语中的一层偏正结构的内部歧义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此类结构的主要歧义格式,探讨此类歧义结构的构成原因。首先介绍了歧义的定义和目前大致的研究状况,其次,对一层偏正结构“N1+的+N2”类格式由于隐性语法关系不明和其它原因产生的歧义进行分析。再次,对“V+N”、“N+N”类格式的歧义结构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以歧义实例为切入点,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深入探讨了一层偏正结构的内部歧义现象。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的“(N)+V得+NP+VP”句在语义平面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文章将从“(N)+V得+NP+VP”句的基本语义结构、“(N)+V得+VP+VP”句各部分的语义关系、“(N)+V得+NT+VP”句的语义结构模式对这类句式作一语义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V+的+N”是一种组合式偏正结构,同时又是一种很容易产生歧义现象的结构,本试图在语义平面上从分析动词和名词的性质入手,分析这种组合式偏正结构易于产生歧义的原因,同时分析了消除歧义的方法及歧义现象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语义结构歧义指的是一个语言片段中表层句法结构相同而深层语义结构关系不同的歧义样式。歧义研究重在探讨歧义的制约和分化。在“N1 N2”这种语义结构歧义格式中我们主要分析偏正结构内部的两种歧义格式:S1“N1 N2”(玩具工厂)和S2“N1′ N2′”(华侨商店)。S1中N1既可以表示N2的用途,也可以表示N2的材料。S2中N-′既可以表示N2′中动词性成分的施事者,又可以表示N2′中动词性成分的施与对象。特定的句式及内部组成部分都是制约歧义产生的重要因素,根据句式变换和语义特征分析,我们可以分化为必然产生歧义的格式与单义句式。  相似文献   

12.
A+V+O结构层次的分析,不应该孤立地就A+V+O的结构论A十V+O结构,而应该把它放在更高一级的语言单位——句子里来考察。对状语性质的认识,是正确分析A+V+0结构层次的关键。状语是修饰、限制述语及其连带成分宾语的,所以在通常情况下,A+V+O结构层次作A+(V+O)切分。只有在特殊条件下,即助动词作状语,单音节词在单音节动词前作状语(程度副词“很”、“十分”、“非常”作状语和单音节形容词作述语者除外),动词述语与宾语之间有逗号或冒号隔开时,A+V+O结构层次才作(A+V)+O切分。  相似文献   

13.
协同副词语义指向及歧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副词的语义指向有前指单项、前指多项、后指单项、后指多项、双指多项五种情况。因为语义存在多指的可能,含有协同副词的句子有时会产生歧义,它主要表现在三种格式中:N1(受事)+N2(施事)+协同副词+VP2N1(施事)+介词+N2(施事/受事)+协同副词+V+N3(受事);N1+使令动词+N2+协同副词+VP。  相似文献   

14.
"想+N(P)+V"格式是"想+V(P)+N"格式的转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名词和动词都能够自由地进入"想+N(P)+V"格式,它会受到结构、音节、感情色彩、功能指向等诸多语法条件的制约。文章探讨了进入"想+N(P)+V"格式的语法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在+NP+V+N”是汉语中一种颇有研究价值的句式。本文从“在+NP+V+N”句式诸构成因素相互关系的角度切入,根据N的移动情况对“在+NP+V+N”句式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考察了N与NP的关系,V与NP的关系,指出各构成因素在语义特征上的对照性及句式内部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6.
"VV/V-V+结果补语"格式源流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法研究者普遍认为,动词重叠后面不能带结果补语。实际上,“VV/V—V+结果补语”格式明末清初白话作品使用较多,其余一些明清白话小说中也可见到这种用法。“V—V+结果补语”格式似乎“五四”以前就被淘汰了,“VV+结果补语”格式则被上海话、绍兴话、昆明话等现代汉语方言所继承,在现当代的一些文艺作品中,也不时可以见到这种格式,近年来这种格式的使用有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结构与语义的一致性决定了探索歧义还应从狭义句法入手。"V+了+T+的+N"结构的歧义在于该表述对应着两种句法生成的可能。T可以是其前动词性成分的附加语,也可以是其后名词性成分的修饰语。不同语义的生成全在于T在句法推导的初始结构的不同位置。  相似文献   

18.
动词的数量特征、名词的时间性是决定“V T (的) N”格式中“T”的语义指向的关键因素,章根据“T”,的语义指向将该格式分析为A:“V ←T (的) N”及B:“V T→ (的) N”两种类型,并着重讨论了将A式分析为述补关系带宾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中,“(N)+V得+NP+VP”句屡见不鲜,文章主要从(N)+V得+NP+VP句的缺省现象、焦点问题及其与语境的关系三个方面时此类句式进行语用分析。  相似文献   

20.
“N就是N”不是歧义格式,而是歧义字段。“N就是N”的两种切分结果的区别表现在格式意义不同、语表形式不同、转换方式不同、出现频率不同。因此,可以利用句法信息、语境知识、出现频率等来对此作出正确的切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