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科学家发现疑似"上帝粒子"可能改变人类对宇宙的理解欧洲核子研究中心7月4日在瑞士日内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高能物理跨洲视频会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主管罗尔夫!豪雅在会议上表示,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而这种粒子很可能就是寻找多年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  相似文献   

2.
云凡 《百科知识》2012,(16):4-6
正今年7月4日,位于日内瓦的欧洲原子核能中心向全世界宣布,找到一种新亚原子粒子,这种粒子与之前预言构成质量的"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特征一致。对于物理学家来说,这次发现就像"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相似文献   

3.
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粒子发现后,基础物理学将向何处发展?这是国际物理学界面临的问题。中国科学家提出建造下一代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并适时转为质子对撞机的方案,以期更深入地揭开"上帝粒子"的奥秘,从而找到基础物理学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冯越 《百科知识》2011,(12):15-16
大型强子对撞机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寻找"上帝粒子"。它是由英国人彼得?希格斯等物理学家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基本粒子,在粒子物理学界被称为"希格斯粒子",因为它被认为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所以被称为"上帝粒子”。寻找“上帝粒子”目前已成为整个物理学界研究的中心。科学家为什么要一直寻找它?它的发现对人类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从1994年LHC项目的批准,设计到建造,这项耗资百亿美元的庞大工程终于历经14年,于2008年正式建成。在短短的4年时间后,2012年7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中(ATLAS和CMS)发现了期待已久的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上帝粒子"。"从提出‘上帝粒子’这个理论到现在,将近半个世纪。成千上万的科学家为此而奉献,很多科学家遗憾地离开。我参与研究‘上帝粒子’十几年,  相似文献   

6.
腾讯科技讯据国外媒体报道,2012年7月3日,似乎今天的人们都在为着同一样事件而等待,被喻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让全世界为之疯狂。随着我们越来越接近这个神秘的基本粒子,在探索“上帝粒子”的过程中,一直不缺少关于该粒子的神话、谣言,而对于粒子物理学家而言,这项发现任务仅是至始至终的数学与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7.
《金秋科苑》2013,(15):11-13
2012年7月4日,欧洲原子中心(CERN)今天宣布发现新亚原子粒子,疑似上帝粒子。上帝粒子是当前物质理论中最后一个未被发现的粒子。它的发现,将彻底改变现有的物理学理论体系,并进而揭开充斥在宇宙中的暗物质的神秘本质。霍金曾押过100美元赌注,赌“上帝粒子”无法找到。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14,(6):13-14
正2月23日,霾锁京城,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物理学家聚集于此。当然,他们不是前来商讨"治霾之道",而是围坐在一起,试图给未来的基础物理学发展树立起一个更加清晰的路标。当晚,一场名为"希格斯粒子发现之后:基础物理学向何处发展"的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这场与世界一流物理  相似文献   

9.
从1994年LHC项目的批准,设计到建造,这项耗资百亿美元的庞大工程终于历经14年,于2008年正式建成。在短短的4年时间后,2012年7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中(ATLAS和CMS)发现了期待已久的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上帝粒子"。"从提出‘上帝粒子’这个理论到现在,将近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0.
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粒子决定了一些物质具有的质量,人们在大型粒子对撞机中似乎发现了它的踪迹;但还有一类粒子也很重要,它们是帮我们解开"暗物质之谜"和"物质存在之谜"的一把钥匙,科学家甚至认为,正是这种粒子可以回答——神秘的人,神秘的粒子要解答谁创造了宇宙这个问题,恐怕不得不提到一位古怪的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11.
"上帝粒子"是物理学上一种叫希格斯的粒子的俗称。这种粒子在理论上非常重要,所有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都是靠它获得质量的。2012年7月,欧洲核子中心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发现了疑似希格斯的粒子。经过一年多的后续研究,现在他们越来越确信,新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其评选出的2012年十大科学突破,其中名列榜首的是发现"上帝粒子"。2012年7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两个强子对撞实验项目——ATLAS和CMS均发现一种新的粒子,具有与希格斯玻色子相一致的特性,数据的确定性为5西格玛,即理论物理界可以确认"发现"  相似文献   

13.
经过长达30年的持续研究,粒子物理学领域最有吸引力的研究--被称作“上帝的粒子“的黑格斯玻色子,被日内瓦的研究者在实验室中发现了.……  相似文献   

14.
《百科知识》2014,(11):I0002-I0004
正巴西人说:"上帝花了6天时间创造了世界,第七天创造了里约热内卢。"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在许多人心中,这里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海滨城市之一,拥有阳光、海滩、足球和桑巴,生活悠闲、懒散、恬静。里约热内卢在葡萄牙语里的意思是"一月之河"。相比如此拗口的名字,世人更愿意亲昵地称其为"里约",它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别称——"上帝之城"。  相似文献   

15.
林士旻 《科学大众》2012,(11):18-19
说起"禁果",人们自然会想到《圣经》里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那么,你知道亚当和夏娃偷吃的"禁果"是什么果吗?据有关学者考证和推断,被上帝列为"禁果"的所谓"智慧之果",原来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水果"——无花果。  相似文献   

16.
<正>华人物理学家张首晟等人在2017年7月2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发现"天使粒子"的论文。80年前,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埃托雷·马约拉纳预测,物质世界存在一类没有反粒子的粒子,当时称其为马约拉纳费米子。张首晟把这种粒子称为"天使粒子",源自美国作家丹·布朗的代表作之一《天使与魔鬼》。这部小说描绘了一个惊人的后果,物质世界中正反  相似文献   

17.
<正>"天使粒子"被发现后,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甚至有误传说它就是"准粒子"。事实上,就连科研团队本身,都未曾声称找到"马约拉纳费米子",而是将之称为"马约拉纳费米子模",一字之差,大有文章。以下援引张首晟教授发表在2017年07月27日《人民日报》22版上的署名文章,以正视听。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充满正反对立的世界:有正数必有负数,有存款必有负债,有阴必有阳,有天使也有恶魔。宇宙的最小物质组成部分——基本粒子  相似文献   

18.
马文娟 《西藏科技》2010,(1):36-36,38
近几年的物理教学工作中发现,很多的学生在物理科的解题思路中,往往存在被题目中的一些"表面"条件所误导,而导致解题思路"走岔"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得出,运用一些恰当的"错例",通过对其深入实质地解析,不仅会让学生解题思路更加清晰,而且还会使他们在物理这一开阔的天地里具有开拓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云凡 《百科知识》2013,(22):6-8
今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和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以表彰他们对希格斯玻色子所做的预测。令他们荣获诺贝尔奖的希格斯玻色子是如此之小,以致历时半个世纪之后才得以发现。不过,它对物理学的意义又是如此重大,因而得名“上帝粒子”。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2-I0006
据英国BBC新闻网及《独立报》在线版等媒体7月25日报道,就在刚过去的3天之内,物理界的两大圣殿级实验室——欧洲核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和美国费米实验室(Fermilab),先后宣称或已“瞥见”了希格斯玻色子的蛛丝马迹,即是说著名的“上帝粒子”有可能已现身世间。不过,由于数据尚未足够也未经严格验证,两实验室都不敢言之凿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