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费托合成是将煤和天然气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核心技术,是以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和适当反应条件下合成以石蜡烃为主的液体燃料的工艺过程。1923年,德国化学家F.费歇尔和H.托罗普施开发出费托合成技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一技术投入规模生产,迄今已有80年的历史。费托合成通常采用金属催化剂,如铁或钴。催化剂往往被担载在碳或二氧化硅上以优化其活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5):582-583
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所、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合成油科研团队,从理论上阐明了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的关键助剂K对活性相表面结构的调变作用,这对高性能煤制油催化剂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主要合成氧催化剂(传统熔铁催化荆、Fel—xO基催化剂钉基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其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常规浸渍法研制不同碳材料(AC-1,AC-2,AC-3和CNTs)担载纳米钴基催化剂。通过XRD、TEM、XPS、H 2-TPR、N 2-TPD、CO化学吸附、BET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微观结构、氧化还原能力、载体与活性位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测试,并在400~500℃,空速为6000~24000 h-1条件下考察其氨分解催化性能。TEM和CO化学吸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活性炭载体担载纳米钴催化剂,高比表面积载体具有高的钴分散度,其纳米钴颗粒尺寸从小到大的关系为:Co/AC-1Co/CNTsCo/AC-2Co/AC-3。然而氨催化性能大小关系为Co/CNTsCo/AC-1Co/AC-2Co/AC-3。碳纳米管载体催化活性要优于几种不同的活性炭载体。这表明碳纳米管载体也是一种不错的可适用低温下氨分解催化剂的载体,这可能归因于其较高的电子传导性以及给电子性能。  相似文献   

5.
国内速递     
正科技部发布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月20日,科技部发布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研制出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新型钴基电催化剂"名列榜首。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是:研制出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新型钴基电催化剂,开创煤制烯烃新捷径,揭示水稻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机制,提出基于胆  相似文献   

6.
采用低过饱和共沉淀法合成了物质的量比为2,3,4的钴铁水滑石,XRD、TG-DTA和IR分析均表明它们晶形好,纯度高,以其焙烧产物为催化剂研究了乙酸正丁酯催化合成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种焙烧产物都可以催化乙酸正丁酯反应,其中4CoFe效果最好,3CoFe次之,2CoFe第三;以4CoFe为催化剂,在最佳合成条件为酸醇摩尔比为1:2,催化剂用量0.5g,反应时间为2h,催化产率为79.0%。  相似文献   

7.
煤基浆态床合成油品的工业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煤经间接液化合成液体燃料的产业化技术 ,经多年的研发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已形成了实验室的浆态床的费托合成技术。该技术可在 2 2 0— 32 0℃和 1.5— 4 .0MPa的温和条件下操作 ,所开发的ICC IA ,IB和IIA催化剂在实验室得到了广泛的验证 ,解决了浆态床的设计和操作的关键技术问题 ,形成了工业化反应器的设计概念。目前的计划就是在接近工业条件下的中间试验中实现实验室的过程及其单元技术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4种不同取代基的1,3-双(芳基丁二烯基酮)丙烷类新型双共轭链衍生物,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实施了其在可见光诱导Ru(bipy)3Cl2催化条件下发生的[4+4]和[2+2]环加成反应,合成得到了4个四环并五环及4个八环并五环双酮取代化合物.该结果为合成特殊八员环及四员环类药物分子和多共轭有机光电材料化合物,提供了很好的前体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三乙烯二胺是一种高效催化剂,广泛应用于聚氨酯行业、有机合成、农药合成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中。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三乙烯二胺的研究进展,对三乙烯二胺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介绍了废催化剂回收利用的重要意义和现状,然后着重介绍了含贵金属系废催化荆、含钼废催化剂和含钴废催化剂的回收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1.
文章具体介绍了乙酸异戊酯的理化性质,对以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合成乙酸异戊酯的不同催化剂种类及其催化效果做了详细介绍,并对乙酸异戊酯的应用领域及其发展前景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沉淀法制备了不同Ag含量(1%~8%)的Ag/MgO系列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组份含量及制备方法、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乙腈和甲醇选择性合成丙烯腈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和CO2-TPD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浸渍法加入的Ag对MgO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一定提高,而沉淀法制备的Ag/MgO催化剂基本上没有活性.对浸渍法制备的Ag(5%)/MgO催化剂,催化剂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新乡中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变换工段的实际运行情况,通过对钴钼系变换催化剂Q DB-04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及对变换催化剂状态的检查,判断出催化剂的使用情况,为以后催化剂的更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聚乳酸是一种生物可降解性环境友好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包装及涂料等领域,因而催化合成聚乳酸一直是令人关注的热点。文章以丙交酯为原料、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合成聚乳酸,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对丙交酯开环聚合合成聚乳酸的影响,在催化剂用量占单体质量比为0.1%、聚合温度为130℃、聚合时间为20h的条件下,获得高分子量聚乳酸。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和潘秀莲研究员领导的团队颠覆了90多年来煤化工一直沿袭的费托(简称为F-T)路线,创造性的直接采用煤气化产生的合成气(纯化后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一种新型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高选择性的一步反应获得低碳烯烃。该研究成果于3月4日在Science发表,该反应过程已申报中国发明专利和国际PCT专利。这项成果被同行誉为"煤转化领域里程碑式的重大突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介孔材料催化剂的合成原理、合成途径和最佳反应条件。并与传统的催化剂进行了在同样的反应条件下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载钴羟基磷灰石.利用红外光谱法对其进行了表征.抑菌环实验表明:载钴羟基磷灰石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环直径约为17 mm.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检索国际专利数据库,对高温钻井液领域专利态势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该领域国内外主要竞争对手和技术分布,分析了影响高温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发现:水基和油基钻井液是目前主流方向,国外企业更倾向于油基钻井液。此外,最近几年增粘剂专利申请量较大,技术主题为体系及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目前我国对环境友好型、合成基钻井液研发较少。对此,建议我国企业针对自身研究特点,加大自有技术专利的申请力度以尽快形成相应的专利保护网,并通过对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纳米材料添加以及苯环的引入来增加组合的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袁源 《中国科技信息》2007,(17):79-79,81
氧化钛粉体材料因其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用于催化剂、颜料等工业领域。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工作,分别叙述了物理合成法和化学合成法制备氧化钛超细粉体的优、劣势,并预测了今后超细氧化钛粉体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钾对镍—钴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表面状态及电子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罗孟飞 《科技通报》1998,14(2):84-87
用X光电子能谱研究了镍—钴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添加助剂K+后的结构及表面组成,并结合电导率的测定结果与反应性能相关联,考察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助剂K+的掺入对镍—钴尖晶石复合氧化物的电子性能、表面状态均有影响,能使电子激活能降低,元素结合能减小,氧化反应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