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东亚政策是遏制并孤立中国,扶持日本,并与远东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军事同盟,所有国家的利益都要服从于美国的政策和利益。英国为维护大英帝国的根本利益及继续充当一流国家,在东亚与美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抗争,英美分歧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朝镁鲜问题上。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美国的东亚政策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西奥多.罗斯福政府在东亚政策上重日轻华,首要的目标是维持与日本的和平友好关系,甚至不惜以牺牲中国的利益为代价。而继任的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政府力图扶持中国对抗日本,对日政策是竞争大于合作。虽然两者东亚政策的侧重点不同,但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均势政策来维护美国的东亚利益。  相似文献   

3.
作为在东亚地区有着重大的现实利益的域外国家,美国是影响东亚地区合作进程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在构建东亚一体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美国在东亚的利益关注点之所在.可以说,与美国关系的好坏关系东亚合作进程的成败.本文试图对美国在东亚的利益及对东亚一体化的态度与对策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史苑撷英     
美国对东亚国际事件(1895-1903年)的政策美国外交中的“东北亚”政策形成于甲午战争前后。随着在东北亚方向的利益的演变,美国制订了不同的东北亚政策。从此到日俄战争,美国遵循的原则是“机会主义”的,被海约翰概括成“门户开放”主义。美国的政策决策者为了实现其所理解的国家利益,根据该区域国家以及竞争者的反应烈度,做出的政策反应是:1.倾向日本挑战中  相似文献   

5.
在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活动中,美军观察组(又称“迪克西使团“)访问延安无疑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共产党与美国政府正式接触的开始。因此。通过对美军延安观察组活动的思考,进而深入研究抗战后期美国对华政策和中共与美国关系的发展变化都将大有裨益。 一、利益驱动: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动因之思考 利益是各个国家国际交往和制定外交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外交政策的调整往往取决于国际局势的变迁对国家利益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从很大程度上说,是美国国家利益在东亚,尤其在中国面临种种挑战和“机遇”的结果。 美国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当时中国权力机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对外贸易政策理论认为资本主义无论推行何种贸易政策都与其国家利益息息相关。自由贸易的本质是“资本的自由”,是服务于垄断资本的幌子;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本质是为了维护国家自身利益。中关建交以来,美国对华推行的贸易保护政策从未间歇并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全球经济环境背景以及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要求决定了其对华推行何种贸易政策。因此,中国应从改变对外贸易战略、积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等多元途径探讨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美国对台政策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调整。美国对台政策的变化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并主要受到美中关系与美国在合利益的影响和制约。在进一步改善美中关系的同时淡化美国在台利益是中国目前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从国家利益视角看“一边倒”外交政策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主义的国家利益原则是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首先是美国 的反华政策严重损害了新中国的国家利益,其次是与苏联结盟有利于新中国国家利益的 实现。任何外交政策的制定都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一边倒”决策是在当 时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做出的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依据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和1979年美国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美国对华从法理层面上开始正式形成和实施“双轨制”政策,一轨指向中国大陆,一轨指向中国台湾;一轨看重战略安全与军事领域的协调,一轨强化经贸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一轨聚焦实惠与效用为特征的现实主义政策效果,一轨注重道义与精神追求为特色的理想主义政策成效。而且还是错综复杂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同步实施的。表面上看该政策似乎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和扩展美国的国家战略性利益,但是,由于其自身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外加具体实施中的伸缩空间受限严重,从根本上来看,最终与美国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根本性国家利益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合作进程日渐加速,东亚也被称为“一个按新地区主义理论分析的最激动人心的地方”而日益为世人所瞩目。冷战后韩国的东亚区域合作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发展时期,通过考察其,运行轨迹,可以管窥其区域合作政策之特点:浓郁的中等强国外交色彩;政策重心在东北亚。而制约韩国东亚区域合作政策的因素有:朝鲜半岛南北分裂局面;美国在东亚的利益;东亚区域内的历史问题以及韩国自身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如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吉尔平所指出,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运动都会涉及政治与经济两方面的动机。为应对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中国和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已开始进行合作,其潜在动机是使东亚地区在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中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一起形成"三足鼎立"、"三分天下"的平衡局面。对中国而言,东亚合作对中国有着巨大的战略利益。本文拟对中国参与东亚合作具有的战略意义、有利条件和已取得的初步成果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安全观是一个国家对外关系的基石,它决定国家利益和战略走向。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中国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就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国防政策是积极防御,有效反击外敌侵略;建立有利于己的安全环境是中国政府始终如一的方针,也是处理与美国及其他大国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纷纭复杂的外交政策问题以国家利益为焦点便可以变得有条有理,只有用国家利益的概念才能解释国家及其政府的行为。本文通过对国家利益这一概念的界定,分析美国国家利益确定的依据,最后阐述美国国家利益与美国对外政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东亚区域合作在经济、政治和安全等方面取得较快发展,东亚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奥巴马政府执政后,认识到加强与东亚地区的联系对于恢复和发展美国国内经济,维护美国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平衡中国日益扩大的地区影响,防止美国被边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奥巴马政府希望通过参与东亚区域合作,推动TPP谈判,加强双边同盟关系的政策以达到参与、重塑、主导东亚区域合作进程的目的。奥巴马政府对东亚区域合作政策的调整削弱了区域合作的向心力,增加合作机制的复杂性,激化了地区矛盾,将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上帝选民情结以及大国的文化使命感,使美国将其文化政策与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地向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侵蚀和文化扩张。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文化渗透行为主要表现为:利用大众文化传播、学术交流活动、经贸往来等手段对华进行文化渗透和施加文化影响,以期实现对中国的和平演变并继续维护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本刊2012年8月上期(总第303期)刊载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和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985工程"特聘教授郭玉贵的文章《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影响(一)》。该文论述了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对我国政治和文化方面国家利益的影响。本期刊登的系列文章之二则侧重关注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对中国产生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刊2012年8月上期(总第303期)刊载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和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985工程”特聘教授郭玉贵的文章《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影响(一)》。该文论述了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对我国政治和文化方面国家利益的影响。本期刊登的系列文章之二则侧重关注吸引更多美国学生来华留学对中国产生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促使中日韩美在东亚地区为了自身的利益进行了新一轮的关系调整,但是这个调整过程充满曲折,最终美国利用天安号事件和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等巩固了美国在东亚的的领导地位,而中国外交在近年来的东亚紧张局势中处于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19.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国家的核心利益.中美建交三十多年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表现出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使得中美关系变得扑朔迷离.理性分析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取向,不仅有助于正确认识中美之间的矛盾分歧,更有助于解决我国统一所面临的困境.从均势思维、实用主义手法和现实利益考量等角度入手,研究得出美国的国家利...  相似文献   

20.
《宜宾学院学报》2021,(1):15-22
自由国际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一方面,美国主要依靠自身实力来实现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它强调其民主价值理念的宣扬和灌输,以此推进国家利益的实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美国自由国际主义外交理念经历了威尔逊时期、冷战时期以及后冷战时期三个阶段,它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形式上的差异,但本质从未改变。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在对外政策的各个领域都进行了调整,但特朗普并没有放弃美国民主的输出,对外政策也未回到孤立主义的窠臼,实际上是对美国国家利益的简单化处理。因此,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政策本质上并未违背自由国际主义,只是其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