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前哨》2004,(5):59-59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2005年上海地铁运营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在各种“地铁媒体”上的广告销售额将达到2亿元人民币,这是日前“上海地铁乘客导乘信息服务系统”开通仪式上传来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封面上没有倾城佳丽的万般风情、绝代风华,也不见成功人士的意气风发和潇洒风度,取而代之的是线条简约、气韵生动的大写意水墨国画,计白当黑,意境高迈,但,这丝毫不影响一本期发行量10万册、年广告经营额逾数千万元的杂志随东航波音日夜穿梭于五大洲航线,为航机上不同肤色的地球村村民提供醇香悠长、回味无穷的纯正东方“精神咖啡”,她,就是被中外乘客誉为“东方上空的鹰”的《东方航空》杂志。一夜成名誉满京华虽说《东方航空》杂志自1988年创刊以来已取得了期发量10万册、年广告额达数千万元的经营业绩,但除了坐飞机的乘客外,应该说各地的读者甚至出  相似文献   

3.
有时不得不佩服一些都市类媒体,常能“抓”住一些冲突性极强、极富故事性的新闻。四川某报3月28日报道的一条新闻光标题就足以迷死你:女孩拒给老人让座遭男乘客钞票抽脸。说青岛某辆公交车上,一个坐在老幼病残孕专座上的年轻女孩不给70多岁的残疾老人让座,被旁边一愤怒的中年男子用100元的钞票抽脸,边抽边骂:“你让座,100元钱就是你的,让不让?让不让……”周围乘客一致叫好。报道称这件事在网上引起激烈争议,并摆出“挺抽派”和“反抽派”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一位空中小姐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当飞机即将起飞时,她用两种方法劝说乘客们系好安全带。她对一些乘客说:“请系好安全带,否则会给你带来不幸。”她对另一些乘客说:“请系好安全带,这会使你更舒服些。”两种劝说,产生了两种效果。前一种劝说,应者渺渺;有的乘客甚至顶撞她:“请别唬人。”后一种劝说,大多数乘客都服从了。  相似文献   

5.
一个多月来,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好多.5月8日,佳木斯市“最美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勇救学生,双腿截肢;5月29日,杭州“最美司机”吴斌在生命的最后76秒,拯救24名乘客:6月3日,广州“托举哥”周冲勇救女童;6月5日,广州“凌志哥”救助路人;6月10日,深圳“最美的哥”李东英捡到500万元如数归还;6月11日,肇庆“托举哥”邓雄飞复制周冲的义举……  相似文献   

6.
京沪穗媒体沸沸扬扬的“机票将上涨5%”新闻,随着民航总局一席“否认”,航空公司和乘客们倒抽了一 闲聊者,闲扯也,指的是没有一定中心地谈无关紧要的话,不过也不完全是,闲谈中扯出“金点子”的也不 在少数。前不久,上海一家报纸记者在徐家汇等车过程中,和乘客们聊天时,发现“六百”门前竟设置了十多个车站,乘客们疲于奔命,记者据此上下“求索”,写出了“车站设置应合理分流”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重 视,有关部门调整了车站,秩序大为改观。可见,闲聊中,也是能够写出举足轻重具有广泛影响的好新闻的,关键必须以事实为准…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广州不少公交路线上都会播放一些商业广告,乘客们多是“充耳不闻”。但日前,北京就有乘客因此状告公交公司和当地工商部门。广州市工商局广告处负责人对此表示,由于法规没有明确规定,执法部门无权要求公交公司停播广告,此问题一直处于法规“空白地带”。  相似文献   

8.
一包中草药     
繁忙紧张的荷兰鹿特丹机场,出入的乘客如水流淌,数名安检员例行检查乘客的行囊:“下一位,下位,下……”  相似文献   

9.
一则报道波音747 SP型飞机在我国民航开始使用的新华社电讯,是这样写的: “一架大型宽体客机波音747 SP型飞机二十四日开始在中国民航的国内航班飞行。上午九时四十五分,这架飞机满载二百多名中外乘客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飞行一小时二十分,到达上海。下午一时二十七分这架飞机载着上海的乘客返回北京;下午四时五十五分,又从北京起飞,经过二小时三十分到达广州,当晚九时三十分再从广州返回北京。”(见一九八○年三月二十六日的报纸) 在这短短一百五十多字的一段报道中,就有几处语病:(一)“上海的乘客”这种说法有歧义。既可理解为搭机的上海市民,也可理解为从上海搭机的中外乘客。“载着上海的乘客”应当删去。(二)有两处涉及飞机起飞和到达时间的  相似文献   

10.
宋洁 《今传媒》2016,(9):46-47
伴随着中国民用航空领域的快速发展,搭载飞机出行,也变得越来越“平民化”。但相比之下,我国民航乘客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安全隐患时有发生,提升乘客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迫在眉睫。为此,本文客观地从我国民航乘客安全意识新闻的报道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对提升我国民航乘客安全意识新闻报道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明地过日子美术馆里,“请勿触摸展品”的牌子下,伸手摸展品的参观者不断;音乐会上,听众的BP机叫声此伏彼起;在电影院看电影,一些看客嗑瓜子儿的声音伴随始终……商店里,售货员把找顾客的一把硬币“啪”的一声全拍在柜台上;公共汽车上,总有坐一站的乘客用百元...  相似文献   

12.
看了李素丽的先进事迹,我不禁为她用心去工作所折服,她说:“用力去做只能达到称职,用心去做才能达到优秀。普通平凡的事情要往好里做,是没有止境的。”为此,李素丽用心去做工作的准则是“礼貌待客要热心,照顾乘客要细心,帮助乘客要诚心,热情服务要恒心”。正是这普通的“心法”温暖了无数个乘客的心,使北京公交汽车售票员这一“对内代表首都,对外代表中国”的特殊职业在阳光下展现得绚丽多彩,也使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变得崇高而又伟大。李素丽的事迹很多,说也说不完,但她传奇般地把车内一小偷制服却被北京人传为美谈。一次车内一…  相似文献   

13.
最近,报上对公共汽车“招手即停”的经营方式大加赞赏,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些称赞的话说过了头,如有的人说乘客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只要招手示意,公共汽车就可以停下来,任乘客上下车。这样说就缺乏分析了。诚然,在农村的公路上,公共汽车随时随地停下来,让乘客上下,不会给其它方面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前些时,某报刊登了一篇关于整顿小公共汽车的消息。消息称:通过整顿,“小公共”运营混乱的状况有所好转。就在刊发这个消息的当天下午,我到北京东郊郎家园站去乘到通县方向的公共汽车。还未走近公共汽车站牌,就看见五六辆“小公共”在马路周围横冲直撞,围追堵截,围着侯车的乘客转圈圈,有好几次将乘客排好的队伍冲散。与此同时,“小公共”的喇叭  相似文献   

15.
讲理和讲礼     
我曾经在公共汽车上见到一位乘客与售票员争执。乘客携一巨大行李,售票员便让他再加买一张票。乘客不肯,以为这是无理收费。售票员理直气壮地答道:大件行李也要买票,报上都说了。对方一听,即刻乖乖地补了一张。显然,报上说的是某项规定。不言规定而强调报纸,是因为传媒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性常常等同子法规。“报上都这么说了”,“这是报上讲的”,已经成为老百姓惯用语。这不足为怪。谁让我们曾经历过不要法律只听传达(文件)、只有指示的年代呢?当时,报纸就是文件,学文件即是读报,  相似文献   

16.
“受众是上帝”质疑刘章西近年来,“顾客是上帝”、“乘客是上帝”之类的提法颇为盛行。或许是受此影响,有的传媒也提出了“受众是上帝”的口号。为了迎合受众,有的传媒主张少讲指导性,多讲趣味性,甚至把“可读性”、“趣味性”作为择稿的首选标准,淡化新闻宣传的党...  相似文献   

17.
一场争论发生在太原市的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个年轻人摇头晃脑地对身旁的人说:“人民日报记者王艾生真混,人家多住房他也管。”身旁的那个人答话:“多占住房不合理,我看记者揭发得对。”那个年轻人正要反驳,又一位乘客风趣地说:“记者‘投资’几张稿纸,省直机关的处长就退出多占住房四千多平方米,等于新盖一百几十套住房,经济效益真高啊!”话声刚落,乘客们哄然大笑。笑者中就有王艾生。他是人民日报驻山西  相似文献   

18.
2月18日凌晨0点左右,在南京火车西站,有14名乘客因列车比正常到站时间晚点近三个小时而拒绝下车,向铁路方面讨说法。双方协商近5个小时,铁路方面向14名乘客每人支付了200元的误餐费和交通费,并派专车把所有的乘客送回家中。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世纪钟声即将敲晌之际,昆明铁路局昆明客运段61/62次车队,提出了“跨世纪的人开跨世纪的车”的口号。他们与人为本,严格管理,多元化服务,千方百计为乘客服务好,努力使车厢成为深受旅客满意的“乘客之家”。在他们的努力下,该车队1996年荣获“全国铁路进京、进沪、进穗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第一名”光荣称号;1998年荣获“铁路红旗列车”光荣称号以及“全国铁路示范列车”荣誉称号;1999年9月16日,他们又光荣地获得了“全国铁路示范点列车称号”。成为铁路战线上一只凌空翱翔的雄鹰。  相似文献   

20.
称人用“个”,也可用“位”;“位”是敬称,不能用“位”来称自己。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然而生活中偶可遇到用“位”称自己的现象。例如在饭馆里或公共电汽车上,售货员或售票员问:“几位?”顾客或乘客顺口回答:“两位!”这“两位”中包括自己,能这样说吗?总是有点儿不妥当吧。如果说这大概是由于接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