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CAN总线在工业应用中的价值遥步显示出来,除了它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外,还可以与PC机相连并实现工业控制过程的透明化,网络化.本文基于8031单片机,CAN总线驱动82C250构建了串行RS2232和CAN总线的数据通信桥梁,从而实现了R.S232与CAN总线中下住机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介绍了数据传输工作原理,以及硬件电路.  相似文献   

2.
CAN总线是控制器局域网的简称,属于现场总线范畴,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本论文介绍了CAN总线的通信原理与技术规范。并具体分析了以微控制器SJAl000为核心的CAN总线系统通信程序设计的整体思路及其详细设计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在播控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接口标准层出不穷。利用不同通信接口实现播控系统中重要的应用部件的信息通信,熟练掌握播控系统中诸如RS-232、RS-422、RS-485、以太网等多种常用的标准数据接口,以及相关的接口定义和电路特点,是电视台互联互通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史延春  梁军 《今日科苑》2007,(14):94-94
本文在论述CAN总线通信特点的基础上,比较了CAN总线通信与RS485总线通信的性能差异。由分析可见,CAN总线网络除了具有RS-485的一切优点之外,它的数据通信还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强、抗干扰性好和组网方式灵活的优点,因而非常适合于构建复杂现场的实时测控网络。  相似文献   

5.
以AT89C52微处理器核心设计了智能多参数测控系统,通过MAX125对多路参数的采集,采用CAN总线构成数据通信接口。给出了系统硬件结构图、数据采集和CAN总线接口原理图,及CAN总线通信流程与程序核心C语言语句。系统硬件结构简单,通过工业局域网以网络通信的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实现对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电压、电流、距离、速度等多种参数的测量,并可对其中必要的参数进行控制,满足现代测控技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串行通信标准在工业现场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RS-232C、RS-485、USB等串行通信接口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串行通信标准的典型的工业控制应用产品及其在工业现场数据采集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Modbus协议是一个开放性的工业现场总线协议,是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语言,包括软件和硬件两部分。它支持传统的RS-232,RS-422,RS-485,和以太网设备,可以直接对寄存器进行读写操作,所以包括PLC,DCS,智能仪表等都在使用Modbus协议作为它们之间的通讯标准。普通的非智能仪表不支持该协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接口转换电路,即普通仪表可通过该电路作为从站接入Modbus网络。主站可以直接读取其数据,实现对数据的远程采集与集中监控,提高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该协议在降低升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程度,为工业4.0的到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CAN总线技术特点,通过单片机控制CAN控制器SJA1000工作,实现CAN总线通信。并给出了基于CAN总线智能节点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实现了智能节点之间的通信。  相似文献   

9.
曹乐南  霍大勇 《中国科技信息》2006,(11):203-203,192
本文主要介绍了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的方法,设计了单片机与PC机之间RS232标准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给出了单片机与PC机实现串行通信的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虚拟仪器是由软件实现的.其软件开发平台是LabVIEW。VISA是在所有LabVIEW工作平台上控制VISA、GPIB、RS-232以及其他种类仪器的单接口程序库,通过LabVIEW平台中的VISA模块编写控制程序,可以进行仪器控制。本文以串行通信为例.用LabVIEW构建仪器控制进行串行设备通信.在虚拟环境中使用VISA功能模块向串行设备读写数据,缩短了项目开发周期,提高了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1.
王建国  付志豪 《情报科学》2007,25(10):1538-1542
控制器局域网(CAN)是计算机控制局域网的代表之一。由于它的独特优点,正被越来越多的系统所采用。本文对控制器局域网的协议中所包括的敷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对控制器局域网应用节点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2.
朱清祥  聂汉平 《中国科技信息》2007,(18):120-121,123
CAN总线是一种串行通讯协议,适用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底层网络通信。由于标准的CAN协议为同一节点的信息分配固定的优先级,网络控制的实时性得不到保证。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TMS320F2812的增强型CAN模块实现网络监控的方法,通过标志符为CAN总线提供不同的优先级,在确保网络控制实时性的同时兼顾了CAN总线利用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波特率高达1Mb/s的条件下,数据传输稳定、可靠,延迟时间少。  相似文献   

13.
设计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控制器局域网(CAN)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在矿难发生时,通过定位系统可以知道井下工作人员的大概位置,给实施营救过程中带来帮助,在平时的时候也可以作为考勤的功能。通过RFID技术的优势和CAN的稳定性使系统更加可靠、精确。  相似文献   

14.
基于CAN总线的瓦斯监控系统是连接矿井现场的仪表与地面管理计算机的数字化、串行、双向通信的网络系统。该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远程数据测试能力,实现了瓦斯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5.
钟伟武 《大众科技》2013,(4):13-14,22
简单介绍RS-232、RS-422串行接口的传输方式、通讯距离、抗干扰能力、传输速率等技术性能特点,以及专为工业环境设计的多用户MOXA CP-114串行接口的通信卡,在电视自动播出上的应用。快捷、安全、可靠、稳定地将RS-232通信接口转换为RS-422/485通信接口,以提高视频服务器的工作稳定性,确保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  相似文献   

16.
串口通信是指外设和计算机间,通过相应的数据线,按位进行传输数据的一种通讯方式。本文将简要介绍RS-232串口通信,并通过C语言程序实现RS232串行通信。  相似文献   

17.
2015年联合国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了17项全球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和169项具体目标,同时制定了232项指标监测可持续发展进程。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之间以及指标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复杂系统。文章用51个指标和中国的时序列数据,对相应的108个目标构成的关联网络进行定量化评价。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识别出17个关键目标和17项核心指标。17个核心指标可以解释51项指标95%以上的信息量。用此方法构建的核心指标既可大幅减少统计工作量,又可以达到全面监测可持续发展进程的目的。建议在实施《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的初级阶段将17个关键目标列为优先领域,重点突破。同时,通过强化相关目标的正协同效应和防范规避负协同效应,全面提升该落实方案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的通信可靠性,介绍了基于DSP和SJA1000的双滤波冗余CAN总线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中,CAN总线的工作模式为PeliCAN下的双滤波,使从节点既能够与主节点进行点对点通信,又能够接收主节点的广播数据。给出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和SJA1000的初始化与接收,以及发送数据和切换总线的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19.
CAN总线即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特别适合于小型分布式测控系统。本文所述的微机光照控制系统将微机监控技术和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相结合,构成了一种全分散式微机光照控制系统。该系统的功能强,投资少,可靠性高,便于扩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