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科知识》2005,(8S):55-55
自上世纪60年代起,毒品似瘟疫在全球蔓延,吸毒者日见增多,造成的社会问题也日趋加重。根据《2004年国际禁毒报告》,全世界15岁至64岁的人当中有47%的人至少非法使用过一次毒品。在世界4种主要毒品中,滥用大麻的人数最多,2004年全世界约有1.5亿人吸食过大棘合成毒品的滥用人数居第二位,达3800万人。2003年全球鸦片的供应量增至4765吨。全球每年因滥用毒品致死的人数高达20万。  相似文献   

2.
大麻是可导致精神恍惚的毒品原料植物,早有研究显示长期吸食大麻可导致精神疾病。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却显示,大麻中两种主要成分对大脑的影响互相克制,其中一种成分可以导致精神病,而另一种成分或许可用于治疗精神病。  相似文献   

3.
罂粟的自白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近几年,不仅中国,而且世界各国吸毒者越来越多,禁毒成为人类社会一大艰巨的任务。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毒品、远离毒品,从本期起将陆续刊登一些关于毒品、戒毒和禁毒知识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麻毒品开始渗入西藏,文章简要介绍大麻毒品及其毒害性、社会危害性。同时,通过利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仪器对西藏自治区境内查获的几起涉及大麻毒品案件的检材的定性检验,分析大麻毒品的主要成分及其对人体神经系统发生作用的成分。愿广大读者及其青少年朋友能够深刻认识毒品的真正危害,远离毒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5.
何吴明 《百科知识》2021,(20):35-37
近年来,欧洲及北美一些地区逐步放开大麻的种植和商品销售,这个现象引发了很大争议,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相关问题.提到大麻这种植物,人们很容易想到"毒品",其实毒品是一个法律概念,从生理学和医学角度看,可将大麻称为精神药物.精神药物和毒品属于不同领域的概念,有些精神药物(如大麻),在欧洲一些国家(如荷兰)或美国某些州不再被列为禁售的毒品,但其对人体的影响并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老百姓把吸食或注射海洛因等毒品叫做吸毒,而在医生的术语里称药物依赖。吸毒者一旦成瘾,便会产生生理和心理依赖性,不仅有渴望用药的愿望和觅药行为,而且突然停药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导致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且易发生各种疾病,严重者可直接导致死亡。同时使其人格沦丧,道德感与日俱下。妇女吸毒不仅使本人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而且会危及下一代。目前全世界的毒品年产量超过5000吨,且种类繁多,仅国际公约明令禁止的就有200余种。其中又以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和大麻等五种为剧毒。每年非法销售毒品的收入高达4…  相似文献   

7.
申群翼 《今日科苑》2007,(14):193-194
毒品问题是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禁毒工作的新局面如何打开?禁毒人民战争大格局如何建立?是当前禁毒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试图通过对禁毒工作社会化的初步研究,建立禁毒工作社会化机制,为解决毒品问题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刘宁宁 《百科知识》2010,(13):47-49
联合国2009年的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额达到8000亿~1万亿美元,毒品蔓延的范围已扩展到五大洲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全世界吸食各种毒品的人数已高达2亿多,其中17~35周岁的青壮年占78%。  相似文献   

9.
日趋严重的毒品犯罪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的威胁.<中国禁毒白皮书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际毒潮不断侵袭中国,过境贩毒引发的毒品犯罪活动死灰复燃,吸毒人员持续上l升,毒品案件不断增多,危害日益严重,禁毒形势严峻!"近年来我国对俄经贸快速发展,人、财、物流动日益兴旺,我国与俄罗斯漫长的边境线上有二十几个边境口岸各个边境口岸现已成为对俄贸易中一条条重要的"黄金通道",与此同时国际毒贩们也将目光盯向了这里.近几年中俄边境的毒品犯罪问题日益凸显,大案要案频频发生,公安部以及相关部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对此中俄两国禁毒部门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针对中俄边境的毒品犯罪的现状和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从中总结出现阶段毒品犯罪的特点、形势、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以及研究成果.为相关部门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人们谈及毒品,总是会联想到不幸和残酷的画面:殉职的警察、被击毙的毒枭、获刑的毒贩,还有那些因为吸毒而颓废的人和绝望的家庭。人类闻"毒"色变,可恶的毒品已经成为人类的肿瘤,因而禁毒必然成为人类的首要选择,国际禁毒日的出炉,反映了人们对毒品宣战的态度。可是人类打击毒品已过百年,至今毒品依然泛滥,威胁着人类的幸福生活,残酷的现状令人深思,如何才能更好地控制毒品呢?  相似文献   

11.
国家禁毒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公安部禁毒局局长杨凤瑞在北京表示,我国禁毒斗争在堵截毒品入境、打击毒品犯罪、治理海洛因危害、遏制新型毒品蔓延和防止化学品流失等5个方面任务繁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吸毒  相似文献   

12.
毒品与艾滋病是全世界的社会问题。"远离毒品热爱生命,预防艾滋珍惜生活"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理想国度。但近年来毒品和艾滋问题并没有减少,自2007年以来我国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持续增长且幅度较快,案件数从2007年的3.8万件增加到2013年的9.5万件,年均增长16.3%。[1]期间共用注射器吸毒也是传染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并且随着物流运输和信息网络而高速发展,世界各地"禁毒防艾"愈发的重要,它是影响我们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摇头丸、K粉、冰毒等人工合成的毒品称为新型毒品,它们与传统的海洛因、大麻和可卡因等有较大的区别,具有较强的中枢神经兴奋和抑制作用,而且对人伤害更隐蔽。  相似文献   

14.
大麻造汽车     
说起大麻,人们首先想到它是毒品,可不久的将来,它就要“合法上路”了。全球首辆生物复合材料电动汽车Kestrel即将投产,其“生物”部分主要由大麻构成。Kestrel是一款由大麻纤维和树脂材料构成的三门掀背式电动轿车。“大麻在提供与暴力纤维相同强度的同时,还拥有难以置信的轻重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禁毒人民战争的大力开展,贩卖及运输毒品案件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犯罪分子变得更加狡猾,犯罪手段更加高明、隐蔽。同时出现了一批新的毒品交易及运输方式,如物流、快递、网络等,即使在破获案件的过程中缴获了毒品,但由于人货分离、上线下线分离、犯罪嫌疑人丢货保人等手法的出现及效仿,如果嫌疑人拒不交代犯罪事实,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就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这也成为此类案件侦破和诉讼中的一个难点。笔者结合我市近两年来破获的几起贩卖运、输毒品案件,对微量生物检材DNA检验技术在毒品案件的应用进行了思考及分析。  相似文献   

16.
蝶警 秘鲁有一支扫毒队,意外地在一次扫毒行动中发现了一种白色小蝴蝶喜欢吮吸毒品植物上的汁液,并且凡是被它吸食后的植物会很快干枯死亡.据此,秘鲁政府出资聘请生物学家与警方合作,大量繁殖和放养这种白蝶.毒品植物即使种在很偏僻的地方,这种特殊的"警察"也能"闻味而至",庞大的警蝶队伍让毒枭们难以对付.……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一篇关于"最新毒情预警"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热传。文中提到,有一款名叫"咔哇潮饮"的饮料在酒吧、KTV和夜总会热销,人喝了可以连续"嗨"三个晚上,效果和K粉一样。湖南、广西、宁波、贵阳等多地公安官微也都发布通报,提醒大家不要饮用类似"咔哇潮饮"的咔哇饮料。湖南公安在线(湖南省公安厅官微)发布的禁毒预警信息称,经公安机关毒品实验室对咔哇饮料的检验和分析,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18.
广闻博见     
毒品快速检测仪英国《新科学家》周刊说,英国科扎特公司发明一种快速扫描仪,它只需提取少量的唾液样品,即可在12分钟之内检测出大麻、可卡因、迷幻药、海洛因和安非他明等7种毒品的微量成分,其灵敏度达到了几个纳克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如今,手机短信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但是,如果说手机短信对人类智商造成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吸食大麻对人类智商的危害,你会相信吗?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分析了青少年吸毒的原因:一是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导致孩子形成不良性格和行为,为孩子偏离正常发展轨道、走上歧途埋下隐患;二是毒品预防教育的空缺和毒品亚文化的影响,让一部分青少年形成了对毒品的偏差认知,产生了对毒品的认同和接纳心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的五点启示:青少年父母是毒品预防教育的首要对象;毒品预防教育要从"小"抓起;充分重视与发挥中小学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中的作用;健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保障机制;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让孩子远离毒品亚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