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现新闻尤其是有思想深度的新闻,需要记的新闻敏感。而新闻敏感从哪里来?应该来自于记的职业经验积累,更重要的是来自于记的思想。可以说,记的思想决定着其对新闻的敏感程度。有的记新闻敏感性强,而有的记新闻敏感性弱,这其中的差别主要在于思想的差别,即在于记有没有思想或说有没有思想的深度。有思想深度的记,他对新闻就敏感,别人发现不了的新闻他就能够及时发现,或说在他人眼里不是新闻的新闻,在他的眼里就成为了很好的新闻。同样,在有的记眼里是新闻的新闻,在有思想的记眼里或许就算不上什么新闻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就社会分工而言,新闻是一种职业。而对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则有职业型记和事业型记的分别。新闻需要事业型记。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实践活动中,一部分记手头老有写不完的稿子,显得很“富有”,而另一部分记却老在埋怨没东西可写,这种差异体现了一种新闻捕捉能力的高低差别,实质上就是新闻敏感强弱之别。  相似文献   

4.
马良柱 《视听界》2002,(5):36-36
长期以来,人们对记的考察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其思想素质及新闻敏感性和新闻作品的写作,拍摄技巧等方面,而往往容易忽视其性格特征,笔在20年多的新闻采编及10多年的新闻管理工作初中中,深感两种性格十分有碍记的成长,一是过于腼腆。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人往往性能内向,言事极少,且很少主动与人交谈。因此作为个人在上大学选择新闻学专业时,在选择记职业时要充分考虑这一问题,而高校新闻院系的新闻教育也有较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新闻媒体在播报新闻、特别是播报突发性事件新闻时,经常出现不交代具体时间的“XXX(书记、市长、领导或记)第一时间赶到第一现场”、“到记发稿时……”、“截至记发稿时……”这类语言形式。对这种语言形式,笔有点武断地认为:大为不妥,不该使用。  相似文献   

6.
新闻采访是产生新闻的基本手段,是记最基本的职业活动。从每一条新闻产生的过程来看,都必须经过采访、写作与制作这两道工序。因此,有采访才会有新闻,新闻是记采访活动的结晶。记在采访中,之所以能同采访对象面对面地融洽交谈,甚至是心灵上的沟通,最终获取新闻素材,既取决于记对采访对象的认识和了解,更取决于记正确运用公关人  相似文献   

7.
新闻敏感,在西方又叫新闻眼、新闻鼻、第六感官,我国的新闻学大辞典上解释说,它是记、编辑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闻记是船头的了望,训练有素的记会从蛛丝马迹中“嗅”出新闻的味道来。《大众日报》9月20日一版刊发的消息《黄河兰考段生产堤决口》.就是作以高度敏感的新闻嗅觉抓住的好新闻。9月19日,作在一次会议上获知黄河兰考段生产堤9月18日决口的消息,马上意识到这件事虽然发生  相似文献   

9.
雅典奥运会,举世一目,万名新闻记置身其中。奥运会的“第二战场”展开了一场新闻大战。虽然看不见硝烟,却同样惊心动魄。本刊特约李建华记,回顾了他在雅典十多天酸甜苦辣的亲身经历。以飨读。  相似文献   

10.
提到新闻发布,人们经常遇到一些耳熟能详的概念,这就是新闻发布会——政府、企业或大型社会组织就重大事项向社会公布消息、发表意见并接受记提问的信息发布活动。以新闻发言人公布事件和意见为主,称作新闻发布会;以记提问、新闻发言人回答为主要内容的,称作记招待会。对即将举行的活动、会议、各种计划或将要发生的事变提前向记透露某些信息,叫做媒体吹风会或背景吹风会。由国内外高层首脑或杰出知名人士接见记,应邀发表简短讲话、回答记提问,称作媒体见面会。从广义上理解,可把这几种形式通称为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1.
记者招待会与新闻发布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萌 《新闻记者》2004,(4):43-44
近来,我国北京、上海、四川、广东、云南、安徽等地纷纷推出新闻发言人制度。人们对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也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但对于同样具有新闻发布性质的记者招待会,人们却极少述及,甚至普遍存在将记者招待会与新闻发布会相混淆的情况(如2003年7月《新闻记  相似文献   

12.
准确、生动的新闻报道从哪里来?当然要从现实生活中来,要从新闻现场挖掘出来。记怎样发现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呢?答案并不神秘,优秀的记有一双像侦察员一样敏锐的眼睛,这双眼睛比一般人更勤于观察,更善于观察。正是有了这样一双眼睛,记才能不断发  相似文献   

13.
报道新闻事实,反映引导舆论,进行舆论监督等都是新闻媒介的重要职能。在进行新闻采访与写作、分析判断社会动态、对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新闻批评的过程中,新闻媒介能否做到客观、公平、公正,除了受到客观条件、新闻体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就是记的社会责任感,它体现为新闻记报道的新闻要对自己负责、对媒介负责、对社会公众负责。  相似文献   

14.
“用生命书写新闻”的海南日报记甘远志,39岁在采访途中殉职,做了1000多天记,发表了1000多篇报道。他说:“新闻,是跑出来的。”“我在东方采访”,这是甘远志留给同事吕岩的最后遗言。  相似文献   

15.
陈江苹 《视听纵横》2002,(3):105-105
新闻批评是指新闻记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社会丑恶现象。目前新闻界在进行批评报道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已经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和倾向。记如何加强对自身角色的认识和把握,已经成为新闻批评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袁良 《军事记者》2002,(10):9-10
我喜爱“军事新闻记成长的摇篮“——《军事记》,我更盼望愿意借助这个“摇篮”走好新闻成才路的人们喜爱《军事记》,而且是真心实意喜爱她。  相似文献   

17.
胡健 《传媒观察》2006,(5):29-30
近年来,记变得不那么受人尊敬了,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防火、防盗、防记”这样令人汗颜的说法。一些曾经对自己的职业引以为豪的记,现在也自嘲为“新闻打工仔”、“新闻民工”。而他们的收入也同他们的名声一样,打了不小的折扣。  相似文献   

18.
所谓新闻发言人即“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新闻发布人员。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的提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记谈新闻的作用,常用“探寻事实真相”描述。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对照一些报道看就会警醒:事实不等于真相。[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新闻敏感,有人称为新闻“鼻”,也有人叫它新闻“眼”,是一种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记迅速、正确地判断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对于读的利害关系及其社会价值的一种能力。记的新闻敏感离不开政治敏感。没有政治敏感的记,无法发掘出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记的政治敏感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其新闻敏感的强弱,新闻敏感不是天生的,它可以通过不断提高政治敏感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