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努乌梁海是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因境内有唐努山而得名。它位于科布多和乌里雅苏台的北部,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从战略上讲,是外蒙古的北方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里历史上是中国的领土,唐朝时是突厥族分布区,归  相似文献   

2.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汉起,我国就在这里设置行政机构,加以管辖。1865年春,浩罕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军侵入新疆,并于1867年悍然宣布成立“哲德沙尔汗国”,在全疆各重镇驻扎了四万多名由洋枪洋炮武装起来的侵略军。为了达到肢解我国领土新疆的目的,沙俄乘机于1871年占领我国伊犁地区,后来,沙俄和英国又公开承认阿古柏政权。 从1876年夏始,左宗棠、刘锦棠为首的西征军经过一年半的浴血奋战,收复了辽阔的天山南北。接着,协助曾纪泽收回伊犁。之后,又筹建甘肃新疆省,至1884年,新疆正式成了我国的一个行政省区。那么,刘锦棠在上述过程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这就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問題解答     
什麽是‘政治避难’?我国憲法第九十九条规定给予‘任何由於擁護正义事业、参加和平运动、进行科学工作而受到迫害的外国人’以居留的权利,是否就是‘政治避难’? 一个国家的领土是该国最高管辖权行使的范围,任何国家的司法管辖权都不能到其他国家的领土上行使,所以当一個人因觸犯其本国或所在國的法律,受该国司法当局的追缉而逃往另一国的领土时,其本国或所在国的司法當局就无权跟随追入这一国家搜捕;否则就是对这一国家的主权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乌梁海”的函意“乌梁海”原非单指族名,也是指地域的名称,系指:欠加尔湖以南以西,叶尼赛河、鄂毕河上游及其以东,额尔齐斯河的下游一带;以及阿勒泰山、唐努山、萨彦岑各山脉的山谷地带和河谷地区,历史上曾把这一大片地方统称之为“乌梁海”,同时把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也称之为“乌梁海人”。“乌梁海”是蒙古语,为“森林”之意,“乌梁海人”即为“森林之人”的意思了。蒙古人也称呼这部分人为“槐因亦儿坚”,“槐因”为“林木”之意,“亦儿坚”为“百姓”的意思,亦即称他们为“林木中百姓”。因之,“乌梁海”一词是具有地域名称和族别名称双重函意的。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语第二册《阿房宫赋》一对其中的“几世几年,剽掠其人”一句作了这样的注解:“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的‘人’,与此相同。”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五册《阿房富赋》一文有以下句子:“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课本注:“人,民。唐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的‘人’,与此相同。”阅读细心的同学提问道:文中  相似文献   

7.
問題解答     
问:印度文字的拼音方法传入我国,對于我国研究反切和四(?)的影响如何? (福建南安二中) 答:印度的古文——梵文是随着佛教佛经而传入中國的,是一种拼音的複音节的屈折语。梵文的拼音法,给中国以影响,搞了反切法。雖然有人以为反切本出于中国,未受梵文拼音学理的影响,以為雙声叠韻就是反切所自出。其實反切虽与雙声叠韻的原理有關係,(如‘东、总翁切’,‘德’与‘东’是双声,即二字声母相同;‘東’与‘翁’是叠韻,即二字韻母相同)但把二字拼合為一音之法,實自梵文中学來。反切这名詞的(?)用,已不知起于何人,但东汉时就開始行用,可以断言。如杜林‘苍颉训诂’、郭顯卿字旨,许慎、高诱‘淮南鴻烈注’、郑立‘翚经音’、嚴虔‘通俗文’诸书。都已经有反切,因此隋唐以來一直多以魏秘书孫炎(叔然)的‘爾雅音义’书为反切之祖,不確。‘反’是反覆,也寫作‘翻’,‘切’是切摩,反切是用二字反覆切摩而成一音(李汝珍‘音鑑’反切总论),这显然是受梵文拼音的影响。但反切又决不是拼音,因为它不用固定的声母韻母的字母,到唐守温三十六字母,(唐末沙門守温的三十六字母等于三十六个声母)郑憔七音略以为就是出于(?)经的四十二字母。刘复在守温三十六字母排列法之研究一文中也肯定了守温字母是從梵文中增减而來的。三十六字母雖然‘唐以前未有言之者’(钱大  相似文献   

8.
五年級古代希腊奴隸社會史的學習以‘馬其頓統治下的希腊’这一題目而結束。关於這个題目的各課,其複雜性和重要性,在於學生由此要初次學習城邦時代內奴隸社會的危机及危机暫時克服的历史。教员在準备这些課時,應當仔細研究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中所指出的奴隸社會發展的特點。弗·恩格斯在其‘自然辯证法’一書中對於奴隸社會的說明具有异常重要的意義:‘那裹奴隸制度是生產的统治形式,那里的勞動便  相似文献   

9.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实施"立陶"战略,开展了"构建‘立陶创特’实验模式,创立‘现代育才新学’"的校本课题研究,寻找到了:一是立陶扎根的支撑点,即理论武装;二是理论武装的切入点,即陶学"三进";三是陶学"三进"的落脚点,即创陶立人。  相似文献   

10.
一雅克萨战役是在清朝政府一再抗议和警告沙俄侵犯我国黑龙江地区的情况下发生的。十五世纪末,沙俄殖民者在乌拉尔山麓建立了西伯利亚第一个殖民地,从此向东方扩张领土,其扩张之速,殊为可惊。1636年沙俄殖民者才听说外兴安岭以南有黑龙江之名,以后他们逐渐探知“江岸居民,甚为殷富,沿岸各地,天产尤丰”,因之更加垂涎三尺。从1643年起沙俄政府先后派遣以波雅科夫、哈巴罗夫、斯捷潘诺夫、切尔尼果夫等为首的“远征军”侵入了黑龙江地区。他们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甚至嗾使士兵吃人肉,“把父母的身体搭成烤架烧烤孩子”。  相似文献   

11.
<正> 三十年代中华书局编印的《辞海》(以下简称老版)在解释“道一”时释文如下:“唐高僧,姓马氏,人称马大师,亦曰马祖……后至虙州龚公山。”七九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印的《辞海》(以下简称新版),关于“马祖”条的释文如下:“唐佛教禅宗高僧,名道一,本姓马,故后世也称‘马祖’或‘马祖道一’,汉州什邡县人,师事怀让。曾在佛迹岭(今福建建阳)、龚公山(今江西南康)等处传授禅法。”  相似文献   

12.
《历史学习》2005,(2):30-48
一、选择题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2.19世纪下半期,沙俄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 领土,是通过下列不平等条约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中俄建立贸易圈是十九世纪中期沙俄迫使清政府开放西部通商之时,在新疆伊犁、塔尔巴哈台两地建立的特权贸易居留地.从1853年建成到1919年解体,沙俄趁外强入侵中国之机,威逼清延签订<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中俄天津条约>、<伊犁条约>等各种不平等条约,逼进新疆大门.通过建立贸易圈、进行贸易扩张和领土蚕食,严重侵害了我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影响了新疆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对杜牧《阿房宫赋》里“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句中“人”的解释是这样的:“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的‘人’,与此相同。”这样的解释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既然是避李世民的讳,杜牧为  相似文献   

15.
课本第 15页《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表中提到的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公方里”领土是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第 16页《俄国侵吞我国北方领土示意图》中说“沙俄通过 1860年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的中国领土四十四万多平公方里”。中国这么大的一块领土被割占究竟是通过一个还是两个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第二条规定 :“中俄两国未经划定的西部疆界 ,今后应顺山岭的走向、大河的流向及中国常驻卡伦路线而行 ,即从沙宾达巴哈界牌起 ,往西直到斋桑湖 ,再由此往西南到特穆尔图淖尔 ,南至浩…  相似文献   

16.
雅克萨之战     
清朝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和二十五年(一六八六年),中国军民为反击沙俄侵犯祖国东北领土、蹂躏我国人民,进行了著名的雅克萨之战。清朝军民在自己国土上抗击沙俄侵略者的雅克萨战争,是一场正义的、自卫的、反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美国领土的扩张、印第安人的悲惨遭遇、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废奴运动、林肯、南北战争、《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南北战争的意义。 2.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 ①美国独立后领土由北美大西洋沿岸发展到太平洋沿岸,美国领土迅速扩张的过程,是驱赶、屠杀印第安人的过程,也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迅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的教师。为了强化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教育作用,四十五中高二(2)班日前召开了“向爸爸妈妈请教一条人生格言”的主题班会。四十八名学生在会上谈了爸爸、妈妈教给自己的一条人生格言和自己的思考。戴筠同学说:“爸爸告诉我:‘人和社会的关系是奉献,不是索取。一个人闪光的生活就是对祖国的奉献。’”赵洁说:“我爸爸告诉我,‘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我爸爸嘱咐我要多读书,他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最不会支配时间,所以爸爸送给我四句话:‘勤劳的人珍惜时间,有志气的人赢得时间,懒惰的人浪费时间,无知的人消耗时间。’”  相似文献   

19.
在2002年6月版的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上册第13页中 ,对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是用一表格形式列出的 ,表格中在俄国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前面列出了两个条约 ,即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而新教材中对这两个条约的签订情况及内容却没有详细表述 ,学生容易误解为中俄《北京条约》也具体规定沙俄割占了我国西北边界的领土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么我国西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到底是怎样被俄国割占的呢?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俄国伪装中立…  相似文献   

20.
张盖伦 《大学生》2014,(1):23-26
“亲爱的‘概率’课同学,老师的领土目前长这形状……各位看我的领土,请记住这形状,在要灭人家国赶尽杀绝之前,先点一下领土看领主名字。请大家勿犯欺师灭祖的滔天罪孽……偶尔被老师吃几块地……就甭计较了~”2013年9月30日,叶丙成发出了这样一条微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