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12月10日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上海印刷行业协会和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共同举办《透过水晶球看印刷——车茂丰文集》出版座谈会。来自印刷界、印机界、出版界和教育界的代表 80余人参加了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教授为《文集》题词:“厚积薄发、志存高远”;国家新闻出版署于永湛副署长专门为文集写了序言,对车茂丰先生的人品、文风予以了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为深切悼念王选院士逝世,缅怀他为中国印刷业做出的不朽业绩,学习他的高尚品格,由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印刷及设备工业协会和中国印刷博物馆共同组织的“中国印刷界深切悼念王选院士追思会”于2006年3月9日在中国印刷博物馆召开。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短短的近10年期间,王益同志接连推出了四本文集,文集的格局大体一致,即按出版、印刷、图书发行、出版史研究和国外出版研究等部分分类排列.<三编>主要收集自1997年至2000年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商务印书馆编辑、印刷、发行的<出版周刊>,创刊于1924年1月.1932年1月28日,由于日本侵略军炸毁了商务印书馆在上海闸北的厂房,<出版周刊>被迫中断出版;1932年12月复刊.1937年"七七"事变后,商务印书馆10月迁长沙,将<出版周刊>改名为<出版月刊>,另计期数出版.1941年8月此杂志停刊.  相似文献   

5.
杂志全球化趋势下,版权合作成为时尚 纵观中国期刊200多年的发展史,五四时期,<新青年>杂志和<科学>杂志的创刊使中国杂志发展呈现出第一个高潮;时隔60年,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时代,中国的期刊业再次步入繁荣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读者>、<知音>、<家庭>、<女友>、<故事会>成为中国杂志市场上的主流杂志,但是1993年随着<时尚>杂志的创刊,它以铜版纸全彩色印刷,采用国际开本、充满国际名牌的精美广告和图片,使中国人的眼睛为之一亮.5年之后,<时尚·伊人>与美国著名女性杂志进行版权合作,再次将<时尚>送上了又一个高度,以后版权合作成为了期刊界的口头禅.之前,<世界时装之苑>、<瑞丽>等杂志都是版权合作成功的范例,但不如<时尚>那样在品牌扩张上给期刊界以巨大震撼.  相似文献   

6.
在<方志敏文集>里,我们看到方志敏的早期作品<呕血>、<我的心>、<同情心>以及白话小说<谋事>分别发表在上海<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上面.其实在<觉悟>副刊上还发表了一首方志敏的散文诗<哭声>,这首诗比上述作品发表的还早.  相似文献   

7.
一、小刀会研究开出艺术之花.它走出学者书斋,嬗变为大众欣赏的舞台和电影艺术 上海小刀会研究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所开拓的一个新课题,它由纪念太平天国起义一百周年而始.人们从太平天国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找到了上海小刀会.1951年6月11日,<大公报>发表了署名张乔兰的<小刀会打击法国侵略者>,之后出现大小论文,如王天奖<上海小刀会起义始末>(<历史教学>1953年11月)、罗尔纲<上海起义的小刀会上天王奏>(<历史研究>1955年第6期)和梁任葆<太平天国和上海小刀会关系的商榷>(<历史教学>1957年2月),以后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8.
上海美沪印刷新技术有限公司于近日为马来西亚教育部下属部门的5位官员成功提供了印刷技术培训服务。在13个单元的课程中,涵盖了印刷媒体概论、印刷技术、色彩复制、印刷材料、印刷设备、印前技术、印刷工艺、后加工工艺、印刷管理等内容。授课过程图文并茂.同时借助上海美沪设备展示厅中的全套设备和仪器进行现场讲解和演示。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商业票据印刷机操作员的生产技能与专业知识水准,由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商业票据印刷分会主办,上海新闵太阳机械有限公司、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印刷人才培养基地)等单位联合承办第一期"商业票据印刷工艺及技能培训班"于2006年6月11~17日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举行。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理事长武文祥、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商业票据印刷分会会长邢建民、原北京印刷学院院长、现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田胜立及承办本次培训班的上海新闵太阳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祁和亮、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党委书记朱南勤、副校长滕跃民及、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上海市印刷技术协会、紫光机械有限公司、豹驰集团上海公司、北人富士印刷机械有限公司的代表、专业媒体及来自全国15个省市、35家企业的近70名学员约百人参加了2006年6月11日的开学典礼。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校长陈敬良会见了印刷协会与企业的领导及代表。    相似文献   

10.
第四届国际印刷技术展上海展品评析世界六大印刷展览之一的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是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印刷展览。以北京、上海为龙头的我国印刷器材设备,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与上届相比,上海展品有了很大改观,引起参观同行的极大兴趣。业内人士认为,上海展品...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学生对印刷出版学科的理解,加深对信息时代印刷技术与出版传播业发展的认识,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也为营造浓郁的学术气氛,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为一年级的新生安排了系列学术讲座,邀请学校及行业的教授、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传道、授业、解惑.日前,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的周舜培教授和上海中华印刷有限公司的潘晓东总经理分别为传播学、编辑出版学和印刷技术、数字印刷、电子出版、包装工程等专业的学生讲课.  相似文献   

12.
在’99上海国际印前印刷技术及设备器材展开幕之际,上海市印刷协会、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华东印刷工业信息站联合举办了为期3天的“展望21世纪印刷技术交流会”。上海美沪印刷新技术有限公司莫春锦总经理代表美国印刷、出版及纸品加工技术供应商协会(NPES)总裁戴尔蒙坦先生宣讲了“21世纪的印刷”,周国勤先生代表NPES大中国区经理周亚平先生作“美国出版印刷和包装印刷业的现状和发展”的报告。现就有关美国出版印刷业的情况,扼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4年8月3~4日,由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江苏省印刷技术协会、浙江省印刷技术协会主办的"长三角印刷业发展高峰论坛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来自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浙江省新闻出版局的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江、浙、沪三地知名的印刷厂家及印刷机材生产供应商代表200余人参加了历时二天、内容丰富的研讨和参观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报业重镇上海,早在100多年前,新诞生的中文报纸就在竞争中成长起来.1872年,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为打开销路,每份报纸售价8文铜钱,而另一份办了十多年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的售价是30文.因内容和售价等方面不如<申报>,降价后亏损严重,<上海新报>在<申报>创刊5个月后停刊.此后20年间,<申报>独占上海报纸市场,并逐渐扩展到江浙及国内其他城市.  相似文献   

15.
数字式印刷,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提高而兴起的又一次印刷技术革命。1993年,Indigo跨国公司在以色列生产并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式彩色一体化印刷机,E—Print1000型。它引进了印刷技术的新概念,不用制版,不用胶片,不用打样,没有传统印刷的水墨平衡过程,可直接将文字、图形的电子文件印刷成彩色图像。它于1995年底由北京昆仑电子印刷技术公司最先引进国内。数字式印刷技术的出现,在国际国内印刷界引起了轰动,也成了我国印刷界同仁密切关注的焦点。下面就人们普遍关心的数字式印刷技术和它的市场适用性及投资成本等问题谈一…  相似文献   

16.
<出版生涯七十年>一书,是王仿子先生继前几年先后出版<王仿子出版文集>及其续编之后的又一部力作,现在作为出版博物馆(筹)出版史资料丛书,由上海百家出版社出版,为我国现当代出版史增添了一份厚重、鲜活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1931年6月到1933年2月,瞿秋白、杨之华夫妇经由冯雪峰介绍,隐居在上海南市紫霞路68号谢家.谢家即谢旦如、钱云锦夫妇家.在这期间,瞿秋白撰写和翻译了大量的各种文章,包括较有系统地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艺理论与苏俄文学作品,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无产阶级文学奠基者之一.杨之华也开始学习翻译(这些译稿经过瞿秋自修改,现已收入<瞿秋白文集>),并"破例"创作了几万字小说<豆腐阿姐>等.更重要的是瞿秋白、杨之华夫妇与鲁迅夫妇的交往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相似文献   

18.
丹扉,本名郑锦先,资深作家.1926年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曾任语文教师、记者、仕女杂志总编辑、世界女记者作家协会理事.她的作品包括<幽默智慧语录>、<男人在我掌心>、<八千里路尘与土>、<丹扉大陆行>、<微雨轻尘集>、<丹扉幽默文集>、<叮当集>等30余部.早年的她,在作品里经常将自己的3个女儿比喻为"猫",大家都戏称之为"三猫之母",如今她也退休成云游四海的老猫.  相似文献   

19.
再谈D.A.M.     
笔者在香港<印艺学会月刊>第197期(2000年5月)上曾发表一稿,后<中国包装报>曾予转载.但为了进一步引起国内出版及印刷业界的重视,特借上海<出版与印刷>的专栏,再谈D.A.M..  相似文献   

20.
《出版与印刷》2009,(4):51-51
为加快推进上海印刷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选拔具有国际印刷行业竞争力的优秀技能型人才,促进上海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引导行业职工树立岗位成才的良好氛围。日前,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依托市印刷行业协会、上海新闻出版教育培训中心、市新闻出版工会、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柔性版印刷分会以及上海轻印刷行业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2009上海印刷行业职工技术登高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