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历史上的商人资本和一般商人资本一样,具有共同的特征。但是,由于我国封建王权的强大和封建土地所有权的稳固,因而它又具有一般商人资本所没有的特征。这些特征就是王权与资本结合,形成官府型的商人资本;地权与资本结合,形成地主型的商人资本。这种结合,使中国的商人资本具有很大的封建性,从而削弱了它在封建经济解体过程中应有的历史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2.
清代上海会馆公所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前,上海的会馆公所基本上属于封建商业社团性质.鸦片战后,已初步具有向近代产业社团组织转化的诸多因素.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其区域性色彩逐渐淡化,日益发展成为带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商团体组织,对抵制外国侵略、促进上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会馆公所的区域性、排他性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上海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上海众多帮派势力的存在,成为近代上海阴暗面之一.20年代后,会馆公所为同业公会所取代,最终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绝对地租的理论,去掉资本主义性质,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现阶段征收绝对地租费用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结果之一是……它一方面使土地所有权从统治和从属的关系下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又使作为劳动条件下的土地同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所有者完全分离……。”(《资本论》第三卷,第693页)因此,“土地的资本主义耕种”是以“执行职能的资本和土地所有权的分离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经济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早期改良派提出“以商立国”来代替“以农为本”作为立国之本,提升了工商业的社会伦理地位;将“义利”关系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联系起来,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振兴民族经济的根本途径;反对官僚垄断,主张对民族工商业实行“厚商护商”的政策。早期改良派的经济伦理思想与传统的封建经济伦理思想有本质的区别,它已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5.
我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封建社会延续的时间比西欧长。在封建社会时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比西欧高。但是,西欧成了资本主义的故乡,我国继封建社会之后,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封建社会实行土地买卖,封建土地所有权是不稳定的;西欧封建土地占有的等级结构,妨碍了土地买卖,土地所有权是相对稳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制度的基础。中西封建土地制度的这一差别,必然影响到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这种影响形成一种综合力量,作用于农、工、商业,使中西封建社会发展的道路和速度很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资本主义是从封建社会内部、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它经历了孕育、萌芽、发展的历史过程。 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在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下,资本主义还未形成一定的势力,而是经过孕育而萌生的最初形态。 运城盐池有悠久的生产潞盐历史,它也经历了资本主义孕育、萌芽和缓慢发展的过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富农问题,“是在中国具体的历史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个特殊问题.中国的富农,一般具有很重的封建和半封建剥削的性质,而这种富农经济在全国农业经济中又不占主要地位,这两点都不同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富农.”富农问题是和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联系在一起的.富农问题处理得得当与否,对于根据地内的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以及其他各方面工作的顺利进行都有密切关联.由于这个时期的有关富  相似文献   

8.
清政府对蒙古政策的调整和新政的实施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对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通过蒙古封建王公实施间接的统治,这样既维护了蒙古封建统治者的传统特权,又实现了清政府对蒙古地区的有效控制。蒙古地区是当时清王朝可靠的后方和维持其大一统的重要的稳定因素。鸦片战争以后,整个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下,蒙古的封建王公贵族虽然仍旧是清政府对蒙古地区统治的支柱,但同时他们也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相勾结,或者成为外国侵略者拉拢和收买的对象。在外来  相似文献   

9.
关于宋代的形势户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内部总是存在一个享有封建特权的阶层,然而这个阶层的封建特权、经济地位以及和其他阶层的关系等,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呈现着极其复杂的差别。在宋代,享有封建特权的地主阶层通称形势户。形势户是宋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依照宋代法律条文并结合历史实际研究这一问题,会有助于揭露当时封建统治的黑暗和了解宋代政治、经济诸问题。本文试图就宋代形势户应包括的人户以及他们享有的封建特权  相似文献   

10.
一提起小农经济,人们很容易想到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法国大革命对封建土地所有制进行了改造,采取的是分期付款、分散土地的方式,“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这样农民获得的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地,造成法国小农经济的发达。那么,法国的这种小农经济等同于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吗?首先明确,法国的小农经济不是封建经济,而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确切地说,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富农经济。其具有的资本主义因素是十分明显的,即采用了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劳动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粮和经济作物的需要量较以往有明显的增长,于是在永佃…  相似文献   

11.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社会的重大变革。欧洲发生文艺复兴运动,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7、18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继承了前一时期的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在社会巨变的大潮中,欧洲政治思想领域出现了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在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开辟了道路。在北美英属殖民地,建立了新兴的美国。这一时期的政治民主化斗争主要表现为资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反对专制王权和封建特权的斗争,结果推翻了各国的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得以确立。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美国、德意志、意大利、俄国和日本等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斗争享有了政治权利,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12.
关于资本主义绝对地租的概念,在不少同志看来,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长期以来,学术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解释: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存在的条件是“农业部门的有机构成低于工业部门”;直接来源是“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我们认为,对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直接来源的这种归纳,是不够妥当的。它混淆了绝对地租一般和绝对地租特殊这两个概念,将绝对地租特殊的条件和直接来源误认为绝对地租一般的条件和来源。何谓绝对地租一般?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告诉我们,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历史前提和基础。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就是取得地租。因而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不论是好地坏地,都要索取一定数额的地租,否则,他宁愿坐视土地荒芜,也不会将它白白地交人耕种。我们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所  相似文献   

13.
自耕农是占有土地和相当的生产工具并自己从事耕种的农民。自耕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支柱之一。自耕农的经济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封建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于自耕农的土地,国家和自耕农本人都不能行使“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因此,自耕农土地的所有权具有双重性质:有国有的性质,也有私有的成分。  相似文献   

14.
1911年资产阶级所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政府,但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也就根本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下的农村的阶级关系.相反,辛亥革命后,中国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农村的经济状况更为恶化了,不但原有的地主封建势力未被触动,又增加了一批新的军阀、官僚地主.这种军阀利用政治特权大量掠夺土地的状况,就构成了"五四"前夕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组成部分,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些介绍,以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第一,新中国头30年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在新中国的头30年,我国取得了民族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了大陆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铲除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统治的根基,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使中国从此结束了蒙受屈辱、战乱频仍、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黑暗历史.  相似文献   

16.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社会的重大变革。欧洲发生文艺复兴运动,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7、18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继承了前一时期的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在社会巨变的大潮中,欧洲政治思想领域出现了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在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开辟了道路。在北美英属殖民地,建立了新兴的美国。这一时期的政治民主化斗争主要表现为资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反对专制王权和封建特权的斗争,结果推翻了各国的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得以确立。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美国、德意志、意大利、俄国和日本等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斗争享有了政治权利。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 封建专制高度发展与资本主义因素萌芽的明代文学(一三六八——一六四三)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文学概况一、社会背景:(一)元末农民大起义,胜利果实被夺取。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明初恢复社会经济的政策。农业和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的开始局部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研究上古世界希腊地区诸城邦的历史时,往往会发现一种相互矛盾的经济现象。一方面,从公元前8—6世纪古风时代起,希腊各个阶层的人就疯狂地追求财富,乞求金钱降临,整个社会弥漫着拜金意识;另一方面,希腊人却自愿放弃有利可图的职业,将其拱手让给外邦人、侨居者和释放奴隶,他们不是亲自管理自己的手工场,而是委托给代理人,有了钱不用于积累,不扩大再生产,而是埋到地下或者购买奢侈的消费品。这种独特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古代社会生产目的使然。从经济活动行为来看,上古世界的国家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以从事土地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国家(或城邦),工商业经济不发达(此处的工商业经济是指二-一种经济活动行为,而不是指经济性质,下同),埃及、斯巴达等属之;其二是工商业经济比较发达,或者走上以工商业立国道路的国家(或城邦),罗马、希腊地区的雅典、科林斯等属之。尽管两类国家的经济活动方式或称经济活动行为不同,但其基本经济规律都相同,都受古代奴隶制生产方式的制约I虽然古代存在商业、手工业、金融业等行业,但社会产品无以转化为商品,没有形成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性质比较起来,两个不同社会形态中存在的经济现象是貌似而神非。  相似文献   

19.
一自东汉魏晋以来,士族豪门势力日益发展,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加强他们的统治力量,采取维护士族豪门地主利益的九品官人之法——九品中正制。他们在占有大量土地、控制着多数农民的基础上,发展了这一制度,从而使这些豪门大族成为世代相承的门阀势力。他们不但利用其种种世袭的封建特权,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形成武断乡曲的地方特殊势力;更重要的是他们之中很多人成为封建政权中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20.
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总是以海外扩张为先导,独占特权公司在这种扩张活动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形式各异、规模不等的众多公司中,英国东印度公司可算一个代表。它所独具的特性就是集经济、政治权力于一身,逐渐从比较单一的商业机构转化为占有大片土地,包揽财、政、军、法大权的殖民统治机构。本文对东印度公司的相关史实进行探讨,进而为世界历史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史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