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例1 如图(1) ,在四边形ABCD中 ,AB⊥BC ,AD⊥DC ,∠A=135°,BC=6 ,AD=I23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学生在解这道题时 ,往往急于连接对角线AC或BD ,之后就束手无策了.下面举例介绍求不规则四边形面积的两种方法.一、补形法如例1 可用两种方法 :1 将原题中的图形补添辅助线成图(2) ,有S 四边形ABCD =S△OBC -S△OAD= 12BC·OD-12AD·OD= 12BC2- 12AD2= 12 36-12 =12.2 将原题中的图形补添辅助线成图(3) ,有S 四边形ABCD=S 矩形…  相似文献   

2.
在平面几何问题中,根据基本图形性质寻找证题思路,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本文试就此作一探讨。  如图1,Rt△ACB中,CD⊥AB,则(1)∠1=∠B,∠2=∠A;(2)△ACB∽△ADC∽△BDC;(3)CD2=AD·DB,AC2=AD·AB,BC2=BD·AB;(4)AC2∶BC2=AD∶BD,CD2∶BC2=AD∶AB,AC·BC=CD·AB。这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图形,在解决一些有关线段的问题中,利用如上性质,能较快找到证题思路,达到迅速、简洁解题的目的。  例1-如图2,O为正方…  相似文献   

3.
一、填空题 1.AB是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P.若AP:PB=3:1,,则CD等于 2.如图1,CD是O的直径,AB是弦,AB⊥CD,垂足为E,如果CE=2,AB=8,那么ED=_,O的半径r=_.(江苏省徐州市) 3.如果O的半径为5cm,一条弦长为8 cm,那么这条弦的弦心距为 cm(安徽省) 4.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如果∠A:∠B:∠C=2:3:4,那么∠D= (吉林省) 5.如图 2,BA是半圆O的直径,点C在O上.若∠ABC=50°,则∠A= (吉林省) 6.如图3,AB是O的直径…  相似文献   

4.
重叠原理 设两个同类量A、B,其重叠部分的量为C,则A、B两量的总量V=A+B-C(重叠部分只计一次).有些数学问题用重叠原理来解,显得新颖巧妙,简捷明快.一、直接应用图1例1 如图1,两个半径为1的14圆扇形A′O′B′和AOB叠放在一块,POQO′是正方形,则整个阴影图形的面积是  .(1998年希望杯初一赛题)解:由重叠原理S阴=2S扇AOB-S正方形OPQO′=π-12.例2 如图2,Rt△ABC,∠ACB=90°,D、E点在AB上,AD=AC,BE=BC,则∠DCE的大小是(  ).A…  相似文献   

5.
在解与圆有关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进行 全面考虑,以防漏解. 一、平行弦问题 例 1 在半径为 5cm的圆 O中,弦 AB= 6cm,弦 CD=8cm,且 AB//CD ,求 AB与CD 之间的距离.(1998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题) 分析 本题应考虑两平行弦在圆心的同侧 和异侧两种情况. 解(1)两平行弦AB、CD在圆心O异侧(如图1).连结 OB、OD,过 O作OE⊥AB于E, 并反向延长 OE交 CD于F,则 BE=AB=3, (2)两平行弦AB、CD在圆心O同侧(如图 2).EF=OE-OF=4-3=1(cm). 故…  相似文献   

6.
垂径定理的基本功能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和两段弧相等. 例1 如图1,已知AB为的直径,且AB⊥CD,垂足为M,CD=8,AM=2,则OM=(200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题) 分析… AB⊥CD,CD=8, ∴由垂径定理可知 CM=MD=4AM=2,… 欲求OM,只需求出半径OA的长即可.为构成直角三角形,应连结 OC.设 OA的长为x,则 OM=X-2.于是,在RtOMC中,根据勾股定理列出关于x的方程,得x2=(x-2)2+42.解此方程,得x=5.从而可求得OM=3.解略. 若已知图形中没有垂径定理的基本…  相似文献   

7.
勾股定理及其过定理是几何中十分重要的两个定理,它们在解题中应用比较广泛.现举几例说明它们在几何解题中的综合运用.一判断三角形形状例1如图1,在△ABC中,AD是高,且AD2=BD·CD.求证:△ABC为直角三角形.证明在△ABD和△ACD中,由勾股定理得AB2=BD2+AD2,AC2=AD2+CD2AB2+AC2=BD2+2AD2+CD2.AD2=BD·CD,AB2+AC2=(BD+CD).即AB2+AC2=BC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ABC为直角三角形.二求角度例2如图2,ABBC,CDA…  相似文献   

8.
若一个周长为2p的多边形有半径为r的内切圆,则其面积 S=Pr.(1) 该结论.只要根据n边形面积等于以多边形的边为边,内切圆圆心为第三个顶点的n个三角形面积和即可证得.(证明略) 这一简单的关系倍受各级命题者的青睐,拟了不少与之相关的考题,信手拈来几例,便可见其一斑.例1(安庆市1998年初中毕业试题)如图1,已知梯形 ABCD中,AB // CD.AB: CD= 2: 5,∠ABC=90°,E是BC边上一点,若把△CDE沿折痕DE向上翻折.C点恰好与A点重合.又已知DE=155,求内切于以C、D、A…  相似文献   

9.
一、定义法例1 (1998年上海初二数学竞赛试题)在图(1)中 ,已知AB=AC=AD ,如果∠DAC是∠CAB的k倍 ,那么∠DBC是∠BDC的()倍.分析 :由AB=AC=AD ,联想到圆的定义 ,可知B ,C ,D三点都在以A为圆心 ,AB长为半径的圆上(如图) ,借助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 ,可使问题迎刃而解.显然 ,∠DAC=2∠DBC ,∠CAB=2∠BDC ,故选(A)二、判别式法例3 已知a,b,c是实数 ,且b +c=8,bc=a2 -12a +52 ,求a +2b +3c的值.解 :由b +c=8得c=8 -b,将其代入b…  相似文献   

10.
三角形内心性质及其应用云南天然气化工厂中学徐云贵设△ABC的边AB=c,BC=a,CA=b,内心是I,外接回半径是R,内切圆半径是r,∠A、∠B、∠C的平分线分别交BC、CA、AB于D、E、F,则边角关系有如下的性质:证明:先证(3).如图1,过I作...  相似文献   

11.
“三线合一”指的是《几何》第二册第67页上的一个推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这是等腰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运用时应作如下理解:如图1,△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在下列三个条件中:(1)∠BAD=∠CAD;(2)AD⊥BC;(3)BD=DC,满足其中任意一个条件时,都能立刻推出其余两个成立.下面举例说明它的应用.一、证明线段相等例1如图2,△ABC中,D、E在BC边上,AB=AC,AD=AE.求证:BD=CE.证明作AF⊥BC于F,则由“三线合…  相似文献   

12.
勾股定理是几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定理,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应用它,不仅可以解竞赛计算题,而且可以解竞赛证明题.例1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和2,则斜边上的高为()(A);(B)(C);(D).(1995年昆明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解如图1,在Rt△ABC中,∠ACB=90°,AC=1,BC=2,例2在△ABC中,∠C=90°,∠A=15°,AB=10,则△ABC的面积为()(A)10;(B)10;(C)12.5;(D)15.(1993年吉林省初中数学竞赛试题)解如图2,作…  相似文献   

13.
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中有两种基本图形:“A”型图(图1)和“X”型图(图2).它们都是由DE∥BC而构成比例线段,在解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谈谈相似三角形中的“A”型图的“X”型图在解题中的应用.图形特征:DE截△ABC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且DE∥BC,由DE∥BC得  ADAE=DBEC=ABAC,ADAB=DEBC=AEAC.证题方法:以平行线为桥梁,寻找或构造“A”型图和“X”型图,探求解题思种.例1 已知:如图3,在△ABC中,DE∥BC,BE与CD相交于点O,AO与DE、BC…  相似文献   

14.
全等三角形是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定义,可得如下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于某些几何竞赛题,考虑构造全等三角形来利用上述性质,可使其解答巧妙、简捷.例1如图1,△ABC中,AB=5,AC=3,则BC边上的中线AD的长l的取值范围是()(A)1<l<4;(B)3<l<5;(C)2<l<3;(D)0<l<5.(1997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二试题)解延长AD到E,使DE=AD,连BE,那么AE=2l.BD=CD,1=2,ED=AD,△BDE△…  相似文献   

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1)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x,y)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对于图 1 中的任何一个点P,都可以用惟一的有序实 数对(x,y)来表示;反过来,任何一个有序实数对(x,y),都可以确定惟一的点P. 例10AB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 置如图 2所示,已知∠ABC=60°,AB=3,则 D 点的坐标为_. (2000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题) 分析 为求D点的坐标,过D作DE⊥ x轴于E,作DF⊥y轴于F,则OE的长为点D 的横坐标,OF的长为点D的纵坐标. 由图 2可知 OC=5.在 RtDCE…  相似文献   

16.
初中平面几何中关于证明线段等积式的问题 ,是常见的一种题型 ,它是教学的一个重点.现举例介绍八种常用方法.一、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例1 如图(1) ,AD是△ABC的∠A的平分线 ,交BC于D点 ,求证AB·DC=BD·AC.AB2∶AC2=PB∶PC.四、利用射影定理例4 如图(4) ,△ABC中 ,AB=AC ,以AB为直径作圆交BC于D ,O是圆心 ,DM是⊙O的切线交AC于M ,求证DC2 =AC·CM.思路分析 :证明△ADC是Rt△ ,并且DM⊥AC ,就可利用射影定理证得结论.五、利用圆幂定理例5 如图(5…  相似文献   

17.
1不等式“(a—b)2≥0”直接在解题中应用 [例1]如图1所示,电阻 r1≠ r2,当 S断开时, a、 b两点间的总电阻力 R1;当 S闭合时,a、b两点间的总电阻力R2.则有: (A)R1>R2. (B)R1<R2. (C)R1=R2.(D)无法确定. 解:当S断开时,r1与r2先串联后再相互并联,R1当 S闭合时,r1与r2先并联后再串联, R2=作 R1、R2的差:故有R1>R2,答案为A.2不等式“(a—b)2≥0”经变形为a2+b2≥2ab后再加以应用 [例2]如图2所示,一根长4m的木杆,下端用…  相似文献   

18.
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常常可以根据题目特征,联想有关定理或命题,适当地构造几何图形,巧妙地运用几何知识和方法,化抽象为形象,借助直观启发思维,达到另辟蹊径,巧解难题的目的。通常将这种方法称为“构造图形法”。一、利用勾股定理构造图形例:已知z、y、z、r均为正数,且x2+y2=z2,z=x2求证:xy=rz证:考虑题设特点,构造Rt△ABC(如图1),使BC=x,AC=y,则AB=z;又作CDAB于D,由射影定理x2=BC2=AB·BD=z,又由题设x2=z,故CD=r,从而S△ABC=xy…  相似文献   

19.
一、在例题解法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某些例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 ,给出多种解法 ;变通思路 ,发散思维。例1、如图 ,点P是△ABC内的一点 ,连结AP、BP,已知∠1=30°,∠2=25°,∠C=70°求∠APB的度数。(1)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图1)延长AP交BC于点D,则∠APB是△BDP的外角 ,因此∠APB=∠2+∠PDB,∠PDB=∠1+∠C ,所以∠APB=∠2+∠1+∠C。解法一 :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图1) ,延长AP交BC于点D。∵∠PDB=∠1 +∠C,∠APB=∠2…  相似文献   

20.
g-u线与一个新定理的再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1]得到一个新定理:定理1 如图1,△ABC各角顶点与对边三等分点的连线中,相邻两条连线分别交于P、Q、R,则△PQR∽△ABC,且相似比为1∶5.这个定理类似莫莱定理,文[2]将它推广为:定理2 如图1,△ABC各角顶点与对边n等分点的连线中,相邻两条连线分别交于P、Q、R,则△PQR∽△ABC,且相似比为(n-2)∶(2n-1)..BCDFEOPT图2AABQPRC图1定理1与2同属离散型,本文将再推广为连续型———定理3,特仿文[3],先作如下规定:定义1 如图2,在△ABC中,B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