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沔阳凹陷油气成藏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沔阳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和油气成藏特征入手,总结了5种油气成藏模式.分析了该区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并由此总结出该区油气成藏分布和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2.
封东晓 《内江科技》2010,30(1):98-98,68
本文利用地震、钻井、测井资料,通过对钱官屯地区构造特征、地层层系及储层物性的深入研究,明确了油气成藏特点,总结了油气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沙四段砂岩油气藏是东营凹陷东部南部缓坡带油气勘探的重要类型之一,由于陈官庄地区储层分布复杂、油气成藏规律不清,长期以来制约着勘探工作的深入。本文通过对该区沙四段砂岩储层分布进行综合研究,确定了研究区构造特征及储层分布规律;通过典型油气藏解剖和输导体系研究,明确了该区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古地形控制了砂岩发育范围,油源是砂岩油气成藏的基础,断裂输导是油气富集成藏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前陆冲断带勘探技术和生烃史恢复等方法,从区域构造分析入手,通过典型油气藏成藏条件分析,探讨了酒泉盆地南缘山前陆冲断带成藏条件和油气富集特征,提出了南缘山前冲断带油气成藏模式,明确了逆冲推覆山前带的油气成藏关键因素。结果认为:酒泉盆地南缘山前陆冲断带成藏条件优越,油气勘探潜力大,有效烃源岩分布、沉积相类型和构造变形差异是本区成藏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5.
塔河油田九区白垩系油气成藏主要受油气源、区域构造格架、储集体及储盖组合、断裂系统等控制。建立了九区内白垩系油气成藏模式,白垩系油气藏形成较晚,具典型次生油气藏的特点。油气主要沿断至下伏古生界油气藏的断裂运移上来。印支-燕山期白垩系已经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油气聚集,后经喜马拉雅山运动,地层发生构造反转,白垩系油气沿亚格列木组及舒善河组底部的砂体作横向运移,油气藏重新调整,在局部的断块-岩性圈闭中油气再次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6.
依据油气成藏理论,只有生、储、盖、运、圈、保各成藏要素在时间、空间上有效配合,油气才能成藏并保存下来。宋站南地区油气成藏受源岩分布的影响源岩区内与非源岩区内油气具有不同的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通过分析该区不同时期的构造特征、断裂演化特征、沉积特征、储油气岩性物性特征、油藏类型及圈闭特征,对该区源岩大量生排烃时期开启的源断裂、砂体与断裂的匹配关系以及能否形成有利的圈闭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宋站南地区中浅层油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7.
陈世清 《内江科技》2013,34(1):139+204
郝现地区是胜利油区沙三中岩性、构造-岩性油藏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其储量大,产能高,新区产能建设效果好。本文通过对该区构造特征综合分析,明确了研究区构造样式以及断层与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通过典型油气藏解剖,明确了该区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古地形控制了砂岩发育范围,断裂输导是油气富集成藏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李友强 《内江科技》2013,34(3):137-138
本文从成藏条件、典型井解剖等多方面对宗巴音凹陷查二段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查二段主要发育构造油藏,同时也发育岩性构造及构造岩性油藏。油气成藏主要受构造控制,其次有利沉积相带控制油气富集程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碳、氧、钕等同位素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综述了碳、氧、钕等同位素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这些应用包括:分析油气成藏特征,分析CO2成因和油气演化阶段,研究原油的成熟度,对天然气的成因进行分类及判断其成熟度,研究油气成藏史、油气运移及油田油源。  相似文献   

10.
王少冰 《内江科技》2011,32(3):141+6-141,6
流体能量动态特征是油气成藏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油藏开发与油气成藏在流体动态、能量传递、流体性质及储层特征等方面都有诸多的共性,是学科交叉的基础。通过阶段油藏开发理论和研究思路研究油气成藏,建立新的学科生长点。也可从油藏的成藏规律与油田开发的相似性,论证油田开发的新思路,为油田的中后期开发开辟了开发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地震等多学科理论及资料,针对研究区地质条件,对各主控断层的泥岩削刮、岩性配置、断裂带泥质含量和断面压力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深入分析了各主控断层的垂、侧向封闭特征,阐明了主控断层的封闭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结合断层封闭性评价结果,综合评价了断层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该成果对断层及油气成藏等有关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铮 《中国科技纵横》2014,(14):176-177
从沾化南部地区馆下段勘探实践出发,对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中仓储层的油气成藏提出了几点认识。认为未沟通烃源岩的油源断层同样具有疏导油气的能力,仓储层内存在的岩性变化为岩性油藏发育提供可能,在井位部署中,应注意断层顺、反向遮挡对油藏最大含油高度的影响,最后总结了馆下段仓储层的三种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从构造特征、油源条件、储盖层特征和圈闭条件等方面对塔河油田托甫台地区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区油源条件充足,储盖组合理想,运移及保存条件均有利于油气成藏,奥陶系中统一间房组是其主要油气产层。  相似文献   

14.
邵水利 《内江科技》2010,30(1):106-107
基于现有的地质、地震、测井及部分地球化学资料等基础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对垦东北部斜坡带的上第三系馆陶组的石油地质条件进行综合研究,揭示了垦东北部斜坡带油气成藏机理,总结了控制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为该区域的油气的勘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史翠娥 《内江科技》2013,34(4):159-160
孔店组是潍北凹陷的主力油层,利用孔店组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分布特征,探讨孔店组油藏油气充注期次,结合孔店组油藏特征和成藏条件分析,总结了潍北凹陷孔店组油藏成藏模式:孔店组油藏至少存在两期油气充注历史,主要发育近源自生自储成藏模式、近源下生上储成藏模式、远源阶梯状输导成藏模式和新生古储成藏模式等四种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6.
碳酸盐岩储集层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层.以碳酸盐岩为含油气层的油气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产量达到总产量的60%以上.全球碳酸盐岩油气田发现相对减少,而我国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发现正方兴未艾.本文研究了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条件以及勘探方法后,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勘探区块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条件,并提出相应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7.
汪延富 《内江科技》2008,29(3):53-54
输导体系是沟通烃源岩与圈闭的物质通道,是衡量圈闭有效性的重要标准,断层是输导体系中重要一环,在油气成藏过程中,即是油气纵向输导和横向运移的通道,又可封堵油气聚集成藏,是一个具有输导和封堵双重属性的矛盾统一体。本文就断层对垦东地区油气成藏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关利军  李喜胜  李永林 《内江科技》2011,32(10):138+153-138,153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研究区位于其核心部位本文通过对研究区沉积、断层以及异常压力的研究,认清了成藏机理探讨了沉积、断层的通道以及封闭的双重作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并利用密度测井及孔隙度资料对盆地下部的压力场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找出了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以指导下一步的勘探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9.
吴平 《内江科技》2013,(12):81-81,80
胜利油田孤东红柳地区主要含油层段为新近系馆陶组,具有典型的网毯式成藏特点。馆陶组下段块状砂岩层厚度大、分布广、物性和连通性好,即所称的"毯"。孤东红柳地区是孤南洼陷油气向垦东凸起运移的必经之路,长期活动的垦东断层连通了古近系烃源岩和"毯"是油气运移的网。本文运用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孤东油田红柳地区馆陶组成藏条件,为老区挖潜提供了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以地化录井技术为主要分析手段,结合测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白音昆地凹陷T块烃源岩进行定量评价,并分析该地区油气运聚成藏规律。研究表明:T块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沙海组二段的中至上部、九佛堂组上部,巨厚的暗色泥岩是有利的烃源岩,是油气成藏的先决条件;同时形成有利的圈闭条件,是油气成藏的富集保障;断层、裂缝的发育是油气侧向上运移的重要条件;油气显示主要集中在沙海组二段下部、九佛堂组中部,且自西向东,自上而下,油气逐渐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