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文章探讨分析住宅建筑中复合功能空间设计。结合国内外的相关住宅设计案例,对住宅建筑中复合空间的概念、设计原理、设计策略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建筑师进行复合功能住宅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展示空间的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在工业化向后工业化发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大量废弃的旧工业建筑,与此同时我国对展示空间的需求不断扩大,针对这种情况,本通过对比工业建筑空间与展示空间的相似性,指出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展示空间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环境和化遗产保护意识,并提出了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展示空间的再利用方式。[编按]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庭院空间的围合与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分析了庭院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就建筑的庭院空间与建筑本身的关系做出了简明分析。概括了中国传统建筑庭院空间的五种基本的围合方式以及两种不同的构成方式.并且总结出即使再复杂的传统建筑空间,都是遵循了上述的基本围合与构成方式。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别墅建筑风格的流派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建筑风格表达的基本程序,强调空间是建筑的本体,建筑是空间组合的艺术,并重点分析了如何运用空间和环境的变化和创新等手法来体现别墅建筑的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5.
网络缓存技术是目前用来提高高校校园网的用户响应速度及相关网络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详细介绍了网络缓存技术在校园网中的构建与实现,及其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并说明了使用网络缓存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徽州民居室内外空间时刻都是以人的行为为尺度,体现着人的本性意志,是自然和社会的人双重意义的物化空间。分析徽州民居传统建筑空间观念,重视空间环境和城市设计,吸取传统建筑空间精华,以人为本,创造现代人性空间。  相似文献   

7.
位于皖中地区的三河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传统民居的建筑空间也自成体系,有着丰富的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刘同兴隆庄建筑空间分析,对三河古镇传统民居建筑空间从具体和抽象的角度进行了解读,从特有的建筑空间关系中总结出三河古镇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戴智敏 《大观周刊》2012,(14):27-27
中国古代建筑空间主要是在以庭院结构为主的横向空间上发展,而西方建筑主要是在以向上的高度空间上发展,对于这种中西古代建筑空间的差异,本文主要从当时的建筑材料、社会观念意识、宗教文化、光的利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这两种不同的建筑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9.
建筑与摄影同属于造型艺术,有人认为建筑摄影是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有相机,就可以很容易地将建筑拍摄下来。其实,作为摄影艺术中的一个门类,建筑摄影也有其独特的规律和技法。建筑摄影易拍难成,要求拍摄者具有厚实的美学基础和娴熟的表现技法,并能充分领会建筑艺术的空间组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建筑室外空间的设计在进行着千变万化。文章就建筑室外空间尺度设计的功能性、存在的不足及其设计存在的价值进行探讨,只有对城市建筑室外空间尺度进行合理的设计,城市空间才会拥有持续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纪念性场所的外部环境空间具有鲜明的主题要求,其景观设计的原则及设计手法与其它城市空间设计不同,营造特定的纪念氛围是设计的第一要务。文章通过对芜湖市烈士陵园环境景观和建筑形体的精心设计,构建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环境空间,赋予烈士陵园特定的纪念氛围和教育意义,创造了庄重而活泼灵动的人性化场所空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城市图书馆的功能属性、形态特征、情感本质等层面切入,分析了建筑共享空间多元化的原因,结合图书馆共享庭空间的建筑设计实例,从人文关怀层面入手,分析、归纳公共图书馆建筑共享空间类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3.
结合居住区规模的不断加大,浅谈住宅区环境、空间的营造以及住宅区内配套工程的配置。从住宅建筑的不断发展,对住宅区环境空间的重新思考,以为人们创造舒适健康的建筑环境,从而使城市环境空间质量更符合人类生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青春电影在闽地区表现出“集聚式”类型生产的特质,这与福建产业政策导向与自然/文化资源吸引有关。闽产青春片将闽地“山、水、岛”相融式自然景观与“坊巷”相依式人文格局再编码,建构出闽地“山-水-情”统一的想象消费空间。闽产青春片创造性地将空间景观与叙事节奏巧妙融合,将“气候叙事”作为“情动”修辞、“船舶叙事”建构起情感疗愈的叙事场所、以“建筑叙事”思维将建筑景观融入叙事机理。自此,闽产青春片成功建立起地域景观与爱情之间的想象空间,通过“记忆-影像-现实”的环形演进策略,承创闽南文化。  相似文献   

15.
共同情感指特定人群基于集体记忆和价值认同对特定事物形成的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文章在梳理图书馆空间及情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图书馆建筑空间的情感功能及大学图书馆共同情感的内涵。根据共同情感研究对于大学图书馆的意义,提出基于空间的大学图书馆共同情感培育策略,主要包括:通过多元表征建构共同情感基础,通过具身认知拓展共同情感,通过强化情感体验固化共同情感。参考文献48。 文章在梳理图书馆空间及情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图书馆建筑空间的情感功能及大学图书馆共同情感的内涵。根据共同情感研究对于大学图书馆的意义,提出基于空间的大学图书馆共同情感培育策略,主要包括:通过多元表征建构共同情感基础,通过具身认知拓展共同情感,通过强化情感体验固化共同情感。参考文献48。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背景、哲学基础和审美观的阐述,论述了在其影响下的复杂、含混,渗透、流动,形象化、个性化的空间思想及拼贴、破碎,层叠、转换和情感化的空间营造手法,并以相应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实例加以说明,最后探讨了这些空间思想和手法对晚期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建筑的影响以及对建筑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空间建筑早期火灾智能探测报警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大空间建筑迅速增多,火灾监控形势日益严峻。近年来,全国大空间建筑如家俱城、大型仓库、大型商场、工业车间等场所火灾频繁,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极为严重。如1997年11月17日,新疆喀什工业品贸易中心大楼火灾,造成15人死亡,21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400万元;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空间:布局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讨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图书馆空间定义;图书馆建筑及外部空间;图书馆内部空间及布局设计;如何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空间。最后给出结论:数字化时代更要重视图书馆空间管理,合理布局公用空间、学习空间、研究空间、服务空间、社交需求空间以及计算机实验室、教室等,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应经常进行图书馆空间布局调整的创新,使图书馆更好地成为读者阅读和馆员服务的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19.
如何通过对原建筑空间形态的重新分隔,以满足读者有效读书的愿望是笔者比较关注的问题。通过对"阅览空间"分隔再造,在满足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创造有美感、情趣和意境的阅读环境,从而达到与使用效率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图书馆网络信息技术、读者、图书馆管理三方面,对图书馆建设中建筑空间的需求进行阐述,同时,也对追求建筑空间变化带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