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放大学继基于Internet的"在线校园"之后,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移动校园"的探索与研究渐受重视。本文分析了开放大学"移动校园"的需求、特点和可行性,并通过上海电视大学"移动校园"构建探索的实践,提出了开放大学"移动校园"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办好“开放大学”,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是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任务之一。文章从广播电视大学的历史渊源、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背景、国家开放大学精神的构建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广播电视大学向国家开放大学平稳过渡中的校园精神建设。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技术》2015,(3):69-75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乘法。移动互联网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是集合二者优势的"升级版本"。移动校园具有典型的移动互联网特征,但又具有其独特的"私密、社区、共生"的生态特性。文章结合黑龙江大学移动校园的建设案例,针对校园特征与互联网模式的移动校园进行分析,定位了移动校园的功能及用户需求,提出了"应用驱动,开放共赢"的建设理念,并描绘出移动校园的生态链模式。  相似文献   

4.
英国开放大学从筹建到发展成熟的经验,为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是基于开放办学理念,提高办学的灵活性;二是探索学分认证制度;三是本土化“课程组”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模式;四是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建设,探索建立终身学习“立交桥”;五是建立健全法规以保障广东开放大学的运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以国家开放大学成立之初的前提背景下,提出开放教育传统招生宣传手段的不足。结合基层电大招生工作的实践经验,探索“移动终端”、“户外广告”、“互联网媒介”等各种新的媒介宣传手段的可行性,为开创招生工作新局面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6.
方兵  杨成 《电大教学》2013,(6):88-94
“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是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必由之路,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是高校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结合I-时代的背景与特征.分别从国家宏观政策和现有研究基础层面,论证了加强I-时代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紧迫性.随后重点围绕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进行深入阐述。依次论述了I-时代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内容分类及特征、构建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结合当前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兴起.对I-时代的开放大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以期能为我国开放大学的数字资源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国内有关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结合开放教育校园文化的特点,通过探索构建了以虚拟网络环境为平台、实体校园活动为载体“虚实结合”的校园文化模式,旨在为增强开放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国家开放大学品牌影响力和系统凝聚力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
以“5+l”开放大学的正式挂牌为标志,中国开放大学建设进入了快车道,这些开放大学试点学校经过2—3年多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各自的建设模式与办学特色,为其他省级开放大学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根据山西开放大学建设的实践,梳理“5+1”开放大学建设模式,在此基础上探究适合山西开放大学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国家开放大学被确定为“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单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开放大学承担着参与“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全新历史使命。本文将解析英美开放大学招生开放成功经验和国家开放大学招生工作环节,探索国家开放大学的“招生开放”。  相似文献   

10.
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发布标志着新一轮大学英语改革拉开了序幕。文章认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这次改革的核心.提出了新的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应以课堂教学与在校园网上运行的英语教学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主要发展方向。并对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观点,以探索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大学英语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1.
结合云计算、移动学习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根据开放大学的实际需求,界定了开放大学教学信息化的内涵,分析了当前学校教学信息化的现状和不足,提出建设基于“云·端”服务的开放大学综合网络学习平台,并以福建开放大学为例,从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手段(包括系统建设、教务工作、学习、考试等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创新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阐述如何应用此平台促进开放大学教学信息化的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中所提出的“国家开放大学支持联盟”的发展战略,从组织联盟概念的辨析出发,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系统梳理了电大历史上已有的外部支持体系运行所取得的经验与成绩;在高校联盟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中,与其他高校联盟进行横向比较。进而分析“国家开放大学支持联盟”构建的特点与优势所在,探究联盟的组织模式和核心理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国家开放大学组织结构变革中外部支持体系的运作建议。期望通过上述研究。从“国家开放大学支持联盟”理论体系架构及实现途径上,做出有益探索,对高校发展的外部支持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2004年9月27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主任吴建平与英特尔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保罗·欧德宁宣布在中国推出英特尔-CERNET“中国无线大学计划”。作为整体计划核心的“赛尔无线校园项目”由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具体实施,将促进国内100所大学对于移动计算和无线技术的应用。在经过长达8个月的技术准备和实证网测试后,赛尔无线校园项目推出了完善的无线网络建设方案,该方案突破了校园无线网的传统模式,为校园构建一个无线的科研应用平台和一个移动的服务平台,使无线网络承载更多的教学应用成为可能。无线的“科研”平台—…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教育生态学理念,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的过程赋予了开放大学的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内涵与要求。这一内涵与要求折射出当前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自主创新、职业精神、合作意识、科研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开放大学应该建立系统内外全面培训机制,打造开放式校园氛围,加强教师合作与交流,提升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从而实现开放大学教师生态式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华南师范大学基于移动服务开放平台共建智慧校园展开研究。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移动应用平台IMU的定位、目标及基础。阐述了平台开放的各类资源,其中重点对统一身份认证接口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平台接入的方式和流程。研究表明华南师范大学移动应用平台在开放共建的理念下,开放其接口和资源,吸引了众多开放者加入,成功打造了一个开放、合作、共赢的智慧校园生态圈。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工作的日益推进,各省对开放大学建设的研究也不断升温。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提出了“社会化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其中学习服务社会化是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本文从开放大学建设中学习过程支持服务社会化的理论依据、实践探索两个层面出发,对开放大学实现“社会化导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的实践成绩。  相似文献   

17.
2010年5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角度,首次提出“办好开放大学”,目前,以电大开放教育为依托、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目的的开放大学建设思路基本形成,开放大学5+1试点已经启动,但开放大学应如何定位?作为开放大学建设的核心内容,“专业与课程体系”应如何建设?本文围绕开放大学专业与课程体系设置展开,通过比较国外开放大学专业与课程体系设置的模式,分析我国开放大学的建设背景,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指导下,对开放大学的专业与课程体系设置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英国的产业大学——使人人都参与终身学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的“产业大学”一词,其英文表达法为“University for Industry”。现国内教育界对应将该词译为“产业大学”还是“企业大学”说法不一。由英国教育与就业部拟定的University for Industry计划书中所提到的这种大学,将按照向社会提供教育及相关产品、可以向公共部门或私营企业融资、可以为其产品寻求委托代理人、有投入、有产出……的方式进行运作。这种大学,不同于以往那种仅在校园里教书育人的做法,而是将其作为一种产业,将向全社会开放并提供相应的产品与服务。基于此,本刊特选用“产业大学”这一译法。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清华大学移动平台"At Tsinghua"的负责人,李贺武现在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是:思考应用创新中的理论依据。在大学移动平台刚兴起时,他接受本刊采访时说,"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学的移动平台基本上还处于传统互联网应用移植的阶段,没有把移动的‘灵魂’释放出来。"这之后,他一直在尝试:重新思考什么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创新的应用。他认为,"校园是创新极好的平台,但是前提是心态一定要开放,开放之后你会看到很多惊喜。"《中国教育网络》:您认为当前校园中进行互联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华南师范大学基于移动服务开放平台共建智慧校园展开研究.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移动应用平台IMU的定位、目标及基础.阐述了平台开放的各类资源,其中重点对统一身份认证接口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平台接入的方式和流程.研究表明华南师范大学移动应用平台在开放共建的理念下,开放其接口和资源,吸引了众多开放者加入,成功打造了一个开放、合作、共赢的智慧校园生态圈.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