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初,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节目成功开播,创造了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的奇迹.随着"南京零距离"的走红,其倡导的"民生新闻"理念也在全国获得广泛响应,各省市电视台纷纷开办类似栏目.栏目运作如何坚持自身长处,同时不断发展创新?主创人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地电视台纷纷创办了一批以民生新闻为主要内容的"零距离"栏目,但是随着节目形态的演进以及观众口味、欣赏习惯的变化,"零距离"栏目也开始面临种种困境,进一步发展遇到瓶颈.如何创新,越过平台期,实现新的飞越和突破,是目前各类"零距离"栏目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形成的"时政优先,主题先行"的基本模式和风格,使时政新闻播报形式老套,节目编排僵化,新闻内容趋同,形式创新不足.这与时政新闻栏目承担的引导主流舆论、唱响主旋律的使命和责任不相匹配.因此,地方电视台创新时政新闻栏目,使之既让党和政府放心、又让人民群众满意,达到既叫好又叫座的目的,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10亿人帮您寻找!"这是浙江卫视"寻找王"栏目的招牌口号.这个栏目从8月26日开播以来,相继播出了寻子、寻妻、寻父、寻友等富有情感色彩的节目,也播出了寻医问药、追回大学通知书等服务性节目,还播出了警方通缉令等重要情报信息等.……  相似文献   

5.
张治国 《今传媒》2007,(4):37-37
2006年中央电视台科教文频道"百家讲坛"栏目推出了许多深受观众喜爱的节目,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作为这个节目的忠实观众,几乎期期不落.  相似文献   

6.
彭涛  陈月异 《传媒》2016,(13):39-41
从2005年兰州电视台创办的《一把手上电视》栏目中所展现的问政雏形,到2011年武汉电视台首度推出的"电视问政"栏目的问政小高潮,再到2012年国内各地争相模仿武汉电视台而掀起的问政大高潮,经过几年的发展,"电视问政"节目已经以不同的形式与版本在各地出现.分析"电视问政"节目中由符号所体现出的显隐性权力及其惩戒性特征,对促进"电视问政"节目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3年5月,随着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试播,"媒体广场"栏目正式诞生,从最初附着在早间新闻中的简要报摘,到今天节目形态完整、内容丰富的新闻栏目,"媒体广场"正逐步走向成熟,成为国内电视传媒权威的读报节目.  相似文献   

8.
湖北荆门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的一档夜间谈话类直播节目--"象山夜话",历时六载,收听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广播界的一个名牌栏目,当地听众把收听"象山夜话"节目当成了每天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李长乐 《今传媒》2007,(3):28-29
"变形计"是湖南卫视继"超级女声"后重点推出的一档大型生活角色互换节目,以纪录片加真人秀模式推出.这个号称接棒"超级女声"的栏目以乎要为湖南卫视正名:湖南电视人并不只是做娱乐很在行,而且做理性节目、有教育意义的节目也很在行,借此摘下湖南卫视"娱乐至上"、"娱乐至尊"的帽子.  相似文献   

10.
申天红 《今传媒》2007,(7):53-54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鉴宝"栏目是一档介绍民间收藏的节目,最早是作为经济频道"艺术品投资"栏目2002年元旦期间的特别节目奉献给观众的,播出以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当时就成为经济频道的收视冠军.  相似文献   

11.
"华豫之门"是河南卫视2004年开播的一档文化知识类周播栏目,至今已近五个年头,其间虽历经几次改版但表现平平,直至2008年10月26日将栏目定位于文物品鉴,同时又在节目理念与节目形态上作了新的调整之后,收视率才大幅攀升.  相似文献   

12.
从"纸包子事件"试看"新闻民工"的生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于今年7月曝出的"纸包子事件",可以说是近年来新闻界的奇耻大辱,以致于转载此新闻的北京电视台卫视频道《直播北京》节目、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全球资讯榜》等栏目也跟着"吃药",事后纷纷向公众道歉.  相似文献   

13.
重庆电视台"拍案说法"为促进节目的传播实效,对栏目生产进行流程化设计,并结合早已成熟的成本核算及量化考核等措施,实施栏目"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于洋  殷晓峰 《传媒》2021,(22):49-52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紧抓时代主题,聚焦社会热点,拓展节目形态,革新节目传播策略,开启了节日晚会高质量、多元化、全覆盖的新探索.本文从精神内涵创新、节目形态与艺术表达创新、节目传播策略与文化产业创新三个维度对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进行详细分析、总结经验,并展望未来文化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黄枫 《今传媒》2007,(10):4-5
肖东坡,中央电视台"乡约"栏目主持人兼制片人.1994年进入山东电视台,1997年到央视"乡村季风"栏目担任记者、主持人至今.作品曾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2002年获得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惟一的电视作品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金奖提名,中国电影电视神农奖金奖(两项),全国对农节目奖一等奖(三项).2001年,所主持的"乡村季风"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  相似文献   

16.
李爱晖 《传媒》2004,(6):48-49
近年来,随着电视频道日渐增加,自办节目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栏目层出不穷,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态,栏目之间的竞争日趋惨烈:如定位雷同、针对同一收视群体的栏目有的多达上十个;在同一频道内,定位彼此覆盖的栏目在邻近时段播出的有的还有三个之多;甚至不少栏目完全是对办得好的其他电视台栏目的完整"复制".缺乏创新,缺少特色,缺乏竞争力成为许多栏目的通病.如何使节目从争奇斗艳的百花之中脱颖而出,集观众的千般宠爱于一身,成为了栏目化节目痛心疾首的头等大事.在此,我认为类型化发展可以成为栏目化节目生存发展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广电运营正在由栏目化阶段跨入频道化阶段。该阶段突出特点是以品牌栏目为龙头,整合一系列符合专业频道要求的类型化栏目。包括品牌栏目在内的所有栏目都将面临改造、升级、重塑的课题。因而,品牌建设显得愈发重要。"限娱令"提出,要综合调控引进节目形态的总体数量、题材内容、类别比例等,防止集中引进同一地区、同一类型、同一内容的节目形态;杜绝格调低下和内容庸俗,防止跟风、抄袭、模仿境外或他台的节目类型。这对于指导我国广电学习借鉴境外优秀节目形态,开阔眼界、更新观念、拓宽市场,会起到积极作用。"限娱令"还提出,广电总局每年将评出十大创新创优栏目和十大优秀栏目予以表彰,对在导向、内容、格调、形式等方面具有引导性、示范性、创新性的节目以及节目制作人、主持人予以表彰。这是鼓励创新、保护原创、维护品牌、避免跟风的重要举措,也是举办全国健康品牌栏目和金牌主持人评选的政策背景。  相似文献   

18.
作为电视法制节目而异军突起的典范<今日说法>栏目自1999年1月2日开播以来,以"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为宗旨,将节目定位为"切入新闻事件、百姓参与、法学专家点评",目的在于普法,推动立法和监督执法,已经成为央视法制类节目中的王牌栏目.  相似文献   

19.
如今媒体时常有一些"秀""才"栏目——推出一些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人物,让他们上场"秀"一把特殊"才能".尤其是电视台,借助可观赏性优势,各种"秀""才"节目层出不穷.这类节目,大多具有新奇的特点,因而吸引了众多观众,如年初以来风靡一时的刘谦的魔术节目,还有一些民间武功高手,练就独门绝技的江湖奇人,等等,收视率自然不错.  相似文献   

20.
电视谈话节目的"个性化生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婷 《现代传播》2003,(4):133-135
从 199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创办中国最早的电视谈话节目《东方直播室》起 ,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至今已走过了近 8个年头 ,这期间 ,不乏一批具有成熟品格 ,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栏目 ,但是 ,对于整体上仍处在发展阶段的中国电视谈话节目来说 ,目前面临的一个主要困境就是各台谈话节目彼此间模仿抄袭过于严重 ,缺乏创新 ,缺乏个性。那么在电视频道、电视栏目不断增加时 ,该怎样找寻和拓展电视谈话节目的生存空间 ?如何才能提高谈话节目的市场竞争力 ?又该如何利用媒介优势展示话语的魅力 ?一、找准“分众时代”的栏目定位消费时代 ,人们对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