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并在国际社会积极倡导新安全观。2002年《中国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的发表标志着中国新安全观的形成。中国新安全观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在内涵上中国新安全观体现了安全的综合性,在目标上它寻求共同安全,在手段上它主张以合作促安全。上海合作组织和东盟地区论坛的良好发展势头,表明中国新安全观对于维护地区安全、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建立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安全观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出席日内瓦裁军会议,首次提出并阐明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新安全观是在客观分析时代背景和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于突破传统安全限制,摒弃冷战思维,构筑新的安全机制,以及为我国的安全战略提供理论指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树立新的安全观是新中国几代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当前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并有新的表现,国际经济旧秩序的负面影响,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加上全球非传统安全威胁增加,特别是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等原因,致使新安全观的建立显得十分必要。我们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新安全观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安全观是对传统安全理论的超越,是当代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新宣言,是新时期下中国发展国家关系的准则。中国新安全观是以中国新安全观核心要义为基础、以国家安全观和亚洲新安全观为支撑的国家安全战略。以国家利益论评析中国新安全观,可以完整、准确、科学地从安全、经济、政治、文化等国家利益的核心方面说明中国国家利益对中国新安全观的需要,深刻揭示中国新安全观的全面性、先进性、时代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能否顺利实现崛起,端视其国家安全能否得到维护,国家战略利益能否得以拓展。中国国际战略的基本布局,应以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为核心,在新安全观的理念指导下,创立和发展国际利害共同体,进一步促进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同时下决心维护陆地和海洋利益,确保战略通道的畅通并积极扩展战略通道。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安全观为国家安全和国际社会走出安全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但也面临着理论和实践上的困境和挑战。本文从安全观念的认同、主权安全的维护、国际机制的参与、“软实力”的构建四个角度提出了完善新安全观的对策思考,确保新安全观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7.
“和”始终不渝地贯穿于中国外交理念和实践中。以毛泽东、周恩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判断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战略性问题,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树立新安全观,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构建和谐世界战略思想。历史在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的和平外交理念也不断得到丰富、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面对纷繁复杂的外交局势在外交理论和治理体系上做出的伟大变革,也是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梦的集中体现,也是世界梦的目标所在。作为当下中国核心外交理念,它必将引领中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科学构建国际秩序新格局,维护世界的持续和平发展。因此,分析研究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具体内涵,并从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全球治理观四重维度进行阐释,有助于探索出一条适合全世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罗琨  黄旭 《河池学院学报》2004,24(3):119-122
冷战结束后,中国积极融入国际体系,中国的国家角色发生了变化,“和平、友好、合作、负责任的地区性大国”是中国对自己角色的定位。在此背景下,中国理性地分析国际环境,调整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形成了“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以新安全观为基础,中国新世纪的安全政策“首先着眼于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同时服务于经济建设,努力确保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尤其是良好的周边环境”,以此达到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深刻分析国际安全环境的新变化 ,总结国际安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从国家安全的含义看 ,它主张的是综合安全 ;从国家安全与他国安全的关系看 ,它强调合作安全和共同安全 ;从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看 ,它认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威胁当前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从维护国际安全的方法看 ,它主张通过对话增进信任 ,通过合作谋求安全 ,相互尊重主权 ,和平解决争端。  相似文献   

11.
多边主义与中国周边安全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战结束后 ,随着国际和地区安全环境的变化 ,中国采取了多边主义的周边战略。本文通过对中国参与的两个周边多边主义案例的考察 ,认为中国参与多边主义机制既是为了维护现实的国家利益 ,也是在通过参与多边主义进程 ,创设以新安全观为代表的国际制度  相似文献   

12.
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依据和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的理念重视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强调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体制和全球新安全观。从实践层面来看,它反映的是世界现实的需要。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相辅相成。和谐世界的理念将引领中国外交,有利于提高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审时度势、高屋建瓴,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情况下,在对外思想方针方面,由新安全观发展为和谐世界,本文旨在阐述二者的内在关联,一方面,和谐世界理念承继了新安全现中和平、发展、合作的精神内核;另一方面,和谐世界理念是对新安全观理念的升华.  相似文献   

14.
恐怖手段和活动是和平时期危及世界和中国安全的一大表现形式和隐患.我党对此高度重视,并从国际责任和我国现代化建设伟大进程出发,以非凡勇气和极大智慧,以新安全观为基础,推陈出新,与时俱进,采取了一系列务实、开放、合作、共赢的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和世界反恐进程.  相似文献   

15.
在90多年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社会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全力倡导并深入践行无产阶级群众观,其价值取向表现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之“服务观”,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之“利益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之“代表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之“人本观”,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之“本色观”。  相似文献   

16.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同时,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沉着应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国际战略思想和新的对外主张,丰富了我国的国际战略思想,发展了中国的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17.
试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实践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第二、三代领导都继承、坚持并发展、超越了前代领导核心的思想。在实践观上,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形成了自己各具特色的思想,它是我们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整个思想文化领域的精神核心,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所建构的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形态是对中国哲学史上丰富的实践观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真正的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18.
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超越了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安全观“零和”、“单赢”的新的冷战思维模式、追求一超独大的绝对安全目标及以维持霸权稳定方式维护国家安全的局限,以非“零和”、互利多赢的多向思维模式理解国家安全,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实现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新安全目标,主张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凸显了与美国利己的、排他性的安全观截然不同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9.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关于中国外交思想的重大理论,即和谐世界理念。在和谐世界理念下中国外交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追求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外交宗旨上更突出"以人为本"、外交风格上更倾向"有所作为"、外交效果上的多层次性更加明显。由此,中国外交战略被和谐世界理念赋予新的内容和特点,对我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以独立自主原则为基本立足点、以国家利益的有效维护为前提、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现代化国际战略思想的发展,不仅吸纳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营养,借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而且融注着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不平凡的领袖魅力。邓小平的现代化国际战略思想及其实践,不仅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进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世界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