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孝道思想是屯堡人文化心理的重要内容,它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佛歌、孝歌、丧葬仪式及地戏、花灯等民俗文化活动来展示。在自明初至今600多年的文化传承中,屯堡人孝道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儒学精神和宗族情怀,不仅促进了屯堡文化的发展,而且也维系着屯堡族群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2.
孝道思想是屯堡人文化心理的重要内容,它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佛歌、孝歌、丧葬仪式及地戏、花灯等民俗文化活动来展示。在自明初至今600多年的文化传承中,屯堡人孝道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儒学精神和宗族情怀,不仅促进了屯堡文化的发展,而且也维系着屯堡族群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3.
在黔中屯堡,清明祭祖具有次数之多、人员之众和规模之大的特点.作为宗族血亲的物化形式,清明祭祖在屯堡社区具有伦理道德教化、彰显历史记忆和增强族群凝聚力方面的重要价值.进而成为强化屯堡族群认同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认同观念是社会经验的产物,自我/本族依靠对差异性的感知以区别他人/他族,通过认同行为加强对自我/本族的认可。个人的身份认同是多元的,在不同的情境中能够进行不同的身份认同转换。对贵州省平坝区天龙屯堡郑氏宗族的考察发现,字辈谱在屯堡人的身份认同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别从血缘、历史记忆、亲属称谓构筑起宗族、族群以及成员三个维度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5.
贵州的"屯堡文化"是"屯堡人"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屯堡人"是明代洪武年间"调北征南"、"调北填南"的军屯、民屯和商屯的后裔。以今天贵州的安顺、平坝为中心,聚族而居近30万屯堡人,其中,天龙屯堡是整个屯堡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之一。天龙镇位于平坝县西南,距县城13千米,总面积65.02平方千米,人口2.175万人,辖11个行政村。该地区位优越、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居住在贵州天龙屯堡群落的"屯堡人",勤于耕读,善事工商,有独特的生活习俗,穿明代汉  相似文献   

6.
屯堡乡土小说主要以屯堡文化为背景,通过对屯堡人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人情风俗的描写,反映他们的文化观念、心理情感以及集体性格。屯堡乡土小说创作展示了屯堡文化的自觉、屯堡民俗文化"常"与"变"以及屯堡乡村文化精英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为个案,在田野调研的基础上,从人类学的视角,描述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的仪式过程,探讨"上大众坟"隆重之因及其功能,认为这一活动是屯堡人凝聚族群记忆、强化族群认同,建构屯堡文化的标识符号之一,是屯堡社区稳定和谐的又一因子.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为个案,在田野调研的基础上,从人类学的视角,描述屯堡人清明"上大众坟"的仪式过程,探讨"上大众坟"隆重之因及其功能,认为这一活动是屯堡人凝聚族群记忆、强化族群认同,建构屯堡文化的标识符号之一,是屯堡社区稳定和谐的又一因子。  相似文献   

9.
在屯堡学的建构过程中,应当把隐藏在屯堡背后的卫所突出出来,设定具有超出特定区域的共性议题,以促进屯堡文化研究的地域超越.在屯堡研究的时间维度上,一方面还需进行深入的溯源性研究,另一方面则要进行复杂的历时性区分.基础工作方面,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进行系统性的资料发掘与整理,以适应或突破新资料出现为特征的专门学问产生模式,也是屯堡学建构中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8月2日,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许涛、省教育厅长副厅长蔡志君等一行五人,在学院党委书记李彦西、院长李建军的陪同下,对天龙屯堡、云峰屯堡进行考察。在考察中,郝平副部长对安顺屯堡文化的研究、开发,特别旅游商品的开发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思路。学院党委书记李彦西、院长李建军就安顺学院"升本"以来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结合屯堡文化的研究、保  相似文献   

11.
建筑是文化的固化形态,是文化的外在显现.屯堡建筑是屯堡文化的载体之一,其功能在60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以最初的军事功能和居住功能为主,到军事功能弱化、文化认同功能显现,到现在的旅游功能凸显的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在屯堡文化事象中,无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还是提倡"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的中国传统伦理哲学思想都得到很好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屯堡文化不仅与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密切联系,而且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着浓厚的哲学意识,具有丰厚的哲学底蕴。  相似文献   

13.
"言旨话"是以四字格习熟短语为背景、隐去短语的末字而用前面相关之语替代末字来表义的一种具有新奇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它实际上是明朝初期从北方地区和江淮地区带到安顺来的"藏词式歇后语",之前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其结构趋于定型化,取材趋于多样化,运用趋于广泛化。目前,它在北方地区和江淮地区已基本销声匿迹,在安顺周边屯堡村寨依然使用,但使用不平衡。"言旨话"是屯堡文化的一个事象,表现出屯堡人崇古、求奇求雅、族群认同等心理及"近取诸身"的观物取象方式。  相似文献   

14.
大屯契约文书,见证清至民国安顺屯堡社区民间契约的规范化,体现清代“屯田”在屯戍制解体后成为高税田,而从永佃权到"一田两主"的顶田契约及其他杂契,作为藏于民间私家的乡村档案,对明清以来到20世纪50年代的安顺屯堡村落,尤其是废除屯戍制度后的安顺屯堡村寨的赋税、地租、生产力、生产关系、土地交换、家庭遗产继承、乡亲寨邻的人际关系等情况提供了研究的资料,对国内专家学者对研究屯田制度及其解体后的安顺屯堡村寨的研究以及中国契约文化、民俗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较为难得的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5.
曾国藩创建湘军对于近代军阀制度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从"军阀"分析的视角探讨湘军组织的原则、方式和中枢,深入揭示了湘军组织聚合性与离散性相互交错的特点。这一组织制度因其封建性、宗法性和落后性而最终实现了对自身和中央集权的否定,为近代军阀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制度诱因。  相似文献   

16.
墨家科技思想以独立的外在自然作为科学活动的对象,注重实践经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人道主义与科学精神相结合,在其学者与工匠两种知识传统的背景下进行科学实践,展现了中国古代科学另一种发展路径。然而,墨家"兼爱"与血缘宗法社会的人情心理不相容,"尚贤"主张是对传统宗法等级思想的否定,"非攻"军事思想得不到认可,这些都使墨家科技思想走向衰微。墨家科技思想所富含的科学精神可为我国当代科学文化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7.
屯堡文化在安顺“旅游兴市”中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屯堡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屯堡文化与安顺自然旅游资源的配置及产品组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将屯堡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放在安顺“旅游兴市”战略中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实现安顺“旅游兴市”的战略目标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理论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贵州安顺天龙屯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屯堡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对地戏的影响较为明显。为了全面研究旅游开发前后屯堡地戏发生的变化,主要从地戏表演地点、表演时间、表演程序、表演目的、参与群众、面具工艺等6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