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过宇 《海外英语》2012,(9):36-38
预制语块作为形式、语法、语义的统一体,具有特定语用功能,适用于交际语言教学。文章通过分析英语演讲的语言特征,提出英语演讲中常用预制语块主要为话语手段语块和社交互动语块。话语手段语块可用于组织演讲语篇,社交互动语块则用于与听众保持良好互动关系。掌握预制语块的语用功能知识能帮助演讲学习者准确、得体地使用英语与听众交流。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语用理论探讨了话语标记语的几个主要特征。话语标记语是在语言中不影响句子真值、只表达态度或步骤意义的语言成分。话语标记语在话语中具有关联性、顺应性及礼貌性三个语用特征。首先,关联理论为话语标记语的存在提供了认知依据。话语标记语的关联性使其在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中可以增加交际双方的认知共性和语境效果。第二,话语标记语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对语境的一种顺应,不仅可帮助说话人构建语篇,同时还可实现不同的语用功能,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第三,话语标记语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能够增强话语的礼貌性,提高话语的礼貌级别。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历时的角度探讨了话语标记语and的语法化,并且分析了话语标记语and的语法化动因。研究发现,语用充实是and语法化的语用因素。  相似文献   

4.
从语法角度看anyway,它是一个副词,但从语用角度来看,在交际过程中,anyway具有连词的功能,能起到话语标记语的作用.探讨anyway在会话互动中的语用功能,分析它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的五种语用功能,即话语明示标记语/语用制约功能(引导或制约听话人对话语的理解);话题转换标记语;话语缓和标记语(减少对会话双方面子的威胁);话语未结束语和话题引发标记语(引发新的话题),能更好地帮助说话人传递话语意图,获得成功的交际.  相似文献   

5.
会话应答结构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会话应答结构模式中,一个邻近对的第二部分可能是结构形态简单的期待应答,也可能是结构形态复杂的不期待应答。文章以话语标记语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会话应答结构模式中的语用表现。话语标记语可以有效减弱不期待应答言语行为的施为用意,同时也指出了某些话语标记语在期待应答中具有增强言语行为施为用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模糊限制语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是一种有趣的语用/话语现象。模糊限制语可以对命题进行修正.可利用语言手段策略达到特殊的交际目的,使言语礼貌、含蓄、语气缓和等。在商务交际中,模糊限制语可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通过使用模糊限制语,能使话语更加得体、委婉、可信、确定或含糊、灵活等,并为他人判断其真值留下空间。  相似文献   

7.
针对英语和汉语中重构性话语标记语频繁使用的情况,基于对所收集语料(主要为学术性文章)的统计分析,本文分别从语法和语用两个方面对英语和汉语中的重构性话语标记语的使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两种语言中重构性话语标记语在语法形式和语用功能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留学生汉语语用失误的归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德华 《现代语文》2006,(3):106-108
国外学者对语用失误的研究开始于英国兰彻斯特大学的Jenny·Thomas等.Jenny·Thomas在1983年发表了《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认为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的语言错误,而是指说话虽然符合语法规则,但表达方式不妥或表达不符合习惯,不够得体的失误.语用失误一般可分为两类: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前者指所使用的话语不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这是涉及语言本身的语用问题;后者指因在交际中不了解谈话双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语言形式选择上的失误,这是涉及社会文化的语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Verschueren提出的元语用意识及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三大元功能基础上,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标记语与其元语用意识之间关系,分析教师元语用意识是如何指导和调控其对话语标记语作出选择的,并具体讨论课堂语境下教师话语标记语人际互动、信息传递及语篇衔接三种元语用功能。研究结果将为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用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话语标记词指的是在口语中经常存在的一类词或者短语,它们不会改变命题内容的真假,但是会影响话语的得体性和交流者的人际关系。本文以英国电视剧《唐顿庄园》作为语料来源,通过仔细研究总结出well的四种语用功能:面子威胁行为缓和语、思考标记语、修正标记语、连贯标记语;并对《唐顿庄园》和中国学生口笔语语料库(SWECCL)中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进行对比,以期从语用功能的角度辨别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话语标记语well方面的不同,使英语学习者能够充分理解与认识话语标记语。  相似文献   

11.
论文论述王小妮在大陆女性诗歌版图中的作用、意义,和区别于其他女诗人的独异之处。着重分析她“平凡心”境界;两种心理图式:直觉、语感和由此产生的不露痕迹的家常口语所形成的特有的诗歌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与显性性别词语相比,揭示隐性性别词语背后所隐藏的性别意识问题,或许更能深刻地描画一个民族的性别文化观。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将汉日隐性性别词语作为一个独立的考察对象加以探讨。旨在从文化史学角度揭示男权意识和妇女歧视问题如何通过隐性方式潜入词语之中,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汉日两种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同时对其差异和成因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依据语言对象的本质特点与当下教学的新语境,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应着力于系统工程的构建:突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实施"五步制教学法",实行潜显课堂交融的"开放式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完善考试评价环节,创建并实施现代汉语课程的"复循环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英语和汉语在运用各种衔接手段创建语篇的连贯关系上有着较大差异。英语注重“形合”,倾向于采用显性的衔接手段;而汉语注重“意合”,较多地采用隐性的衔接方式。因此,译者在汉译英时应当注意二者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才能译出流利通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言学读本》集合了认知语言学各个研究领域自肇始至今的代表性理论和观点、研究方法和理论应用。作为基础性文献,《认知语言学读本》是一本相当好的基础性教材,对认知语言学初学者及研究人员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属性。语言模糊性不但不会影响交际,而且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模糊语言表达会比精确语言更得体、生动、委婉,更意味深长,从而使得自然语言更具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从汉英语言对比的角度探讨翻译仍是翻译研究中极为重要的途径之一。汉语意合和英语形合的特征具有深层民族心理和哲学思维方面的成因;由于汉语重意合,语法呈隐性,重以神驭形,而英语重形合,语法呈显性,重以形驭神,在汉英翻译中须对汉语的意合句句内和句间的隐含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进而转换成显性的形合句,以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符合翻译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聋人手语脑功能成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本研究采用功能性磁共振脑成像 (fMRI)技术 ,首次以中国手语作为实验材料 ,通过外显手语和内隐手语刺激的比较 ,探查中国手语在聋人左、右半球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情况。研究的结果表明 :( 1 )手语与有声语言的绝大多数功能区是叠合的 ,与正常人和美国手语的研究结果相似 ,聋人的视觉性语言优势半球也是在左半球。语言的半球单侧化现象以及语言大脑功能定位区很少受语言模式特征的影响。 ( 2 )聋人手语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语言加工和视觉空间认知 ,语言加工模块与空间认知加工模块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共享成分 ,这为跨模块可塑性理论提供了实证依据。 ( 3 )研究进一步表明 ,手语是一种有助于促进聋人大脑语言区活动的刺激 ,倡导在聋教中采用“双语教育”和强调中国手语的语言地位  相似文献   

19.
Language does not only play an active part in all processes of comprehension, recognition and learning, it is also essential for specific religious learning processes. Religious experiences and tradition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 linguistic forms, and religious education has come to realise the necessity for an appropriate sensibility in religious language. Yet whil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religion or tradition have been widely discussed and developed, the use of religious language with regard to the learning subjects remains a significant, if not unknown, variable. What do we actually know about the religious language of students? How do we systematically assess their linguistic competence? By presenting selected results regarding the God-talk of German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his paper shows how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a corpus linguistic approach can provide access to the use of religious language. As such, the paper first aims to initiate a paradigm shift from looking at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content to exploring the language use of learners. Second, it aims to present a research framework that offers possibilities for further comparable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well beyond the original German speaking context.  相似文献   

20.
官科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1):134-135
在外交活动中人们经常会使用语用含糊这一语言策略,通过含糊的语言形式传达某种言外之力。顺应论指出语言使用者应当顺应语境做出恰当的语言选择,这为理解语用含糊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外交活动中的各种语用含糊策略顺应了交际语境,体现了使用者高度的政治智慧和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