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同来源污泥对小青菜产量及重金属镉、铬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盆栽方式种植小青菜,分别施入不同来源、不同数量的污泥作为有机肥料,连续种植4季.结果表明,污泥的施用能显著的提高小青菜的产量.小青菜硝酸盐含量和重金属镉、铬的积累随着污泥施用量和施用次数的增加而呈逐渐上升趋势.按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每人每日进食蔬菜400g计算,在个别供试的高重金属含量的污泥处理中,每日可能的镉、铬摄取量达到甚至超出联合国国际农粮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ADI标准值.因此,从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角度考虑,必须研究制定污泥农用规则.  相似文献   

2.
以洛阳市涧西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研究对象,对污泥中的部分重金属含量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污泥中的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丰富;污泥中镉、汞、镍和铜含量较高,超过我国污泥土地利用的相关标准施用限值,去除超标重金属后的污泥可用于园林绿化和土地改良等场合。  相似文献   

3.
城市污水污泥产量巨大且污泥成分复杂.若污泥处理处置不当,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目前,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难题.本文介绍了城市污水厂污泥来源与组成、污泥危害、污泥处理与资源化的基本方法、处理技术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进而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污泥处理和处置的建议,使污泥的产生、处理、处置和环境保护之间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在植物生长时期进行合理的肥料施用是蔬菜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其中肥料种类对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产生直接影响.研究通过在生菜种植过程中施加不同类型肥料,探究其对生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氮施肥条件下,施用菌肥可以显著促进生菜的萌发出苗,并对产量和品质产生积极影响.与化肥相比,施用菌肥鲜质量增加8.01%,达到232.20 g/株,同时含Vc量提高79.16%,含硝酸盐量降低10.65%.因此建议将菌肥作为叶菜类蔬菜种植肥料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5.
为了快速培养出能同时去除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氮的微氧颗粒污泥,采用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接种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研究了微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以及稳定运行条件下供氧量对处理效果和污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h,微氧颗粒污泥的成功培养仅需1个月;供氧速率在2.83.2gO2/d,COD,NH3-N和总氮(T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91%,85%和81%,脱氮速率达1.7gN/d,出水水质最佳;成熟的微氧颗粒污泥粒径集中在0.453.2gO2/d,COD,NH3-N和总氮(T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91%,85%和81%,脱氮速率达1.7gN/d,出水水质最佳;成熟的微氧颗粒污泥粒径集中在0.452mm,当供氧速率低于2.3gO2/d时,颗粒污泥结构致密,供氧速率在2.32mm,当供氧速率低于2.3gO2/d时,颗粒污泥结构致密,供氧速率在2.33.2gO2/d时,污泥性能稳定,供氧速率增加到3.2gO2/d时,污泥沉降性能下降,并出现颗粒解体和丝状菌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6.
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的副产品,城市污水污泥产量巨大且成分复杂,如何避免二次污染和合理利用污泥中的有效成分,已成为世界热点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的污泥处理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以惠州为例.对惠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状况进行了调查,以梅湖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污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污泥的特征,讨论了污水处理厂出厂污泥采用农用、卫生填埋、焚烧等方式进行处置的可行性.结合惠州的城市特点、发展水平和总体规划,提出以农用为主,其他方面为辅的资源化利用方式是适合惠州市城市污水污泥的最佳处置方法,并建议应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两方面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商品有机肥与NPK化肥平衡配合施用在莴苣作物上的应用效果,作者于2004年根据莴苣作物需肥规律、当地莴苣的产量水平与菜农的施肥习惯,进行了汇仁高效有机肥和NPK化肥的平衡配套施肥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汇仁高效有机肥的施用,可在减少化学氮肥一半用量情况下,莴苣产量增加1.4%~10.8%;莴苣茎部的Vc含量增加,硝酸盐含量降低;纯收入增加6.34%~10.18%。并且推荐在莴苣作物上,以667m2基施150kg汇仁高效有机肥,配施纯氮13.7kg、五氧化二磷4.5kg、氧化钾13.5kg的化学肥料,纯收益最高;施用肥料的N、P2O5、K2O比例以1∶0.51∶左右较好。  相似文献   

8.
中小型城市污水厂污泥重金属含量低、产量小。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花生壳废物资源与污泥混合。采用高温好氧堆肥技术,探讨一种适合中小型污水厂污泥处理高效、低能耗的堆肥工艺。堆肥成品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GB/T23486—2009))各项参数,适用于园林绿化中的中性和碱性土壤。  相似文献   

9.
化肥与水体的富营养化江苏无锡县中学(214154)费泽坤1909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实现了人工合成氨后,人们开始施用化肥来保持土壤的肥沃和农作物的增产.二次大战后,世界各国的化肥用量剧增.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77年~1978年全世界化肥总产量,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化学法对污泥进行处理,以污泥脱水率和污泥中重金属离子去除率为指标,对比了硫酸和柠檬酸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硫酸和柠檬酸对城市污水中污泥的处理程度和侧重点不同,处理效果各有优势。柠檬酸能够有效的将污泥中的重金属离子汞与铅脱除,硫酸能够除去污泥中大部分的重金属离子而对上述两种金属离子的脱除效率偏低。本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分段处理工艺,取得了可以适用于城市污水中污泥处理较好效果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但是,受城市污水处理建设发展水平和认识程度的限制,面对污泥处理处置实际工程的需要和国际上诸多技术产品的优势局面,管理体系及技术支撑等领域已经呈现出不适应的趋势.而且,管理体系的欠缺、系统研究的缺乏和技术体系的紊乱等,已经给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造成了许多困难问题.本文将对污泥处理处置以及技术线路的不同认识等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从当前污泥处理和处置在环境和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阐明了研究污泥减量技术的紧迫性.根据污泥减量技术的原理,将污泥减量技术主要分为溶胞法和生物法.介绍了生物法中的解偶联技术的原理及解偶联剂在污泥减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安徽省沿淮地区稻麦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实现养地增产的效果。方法:采取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KB)、100%化肥(CF)、20%有机肥+80%化肥(CF20)、40%有机肥+60%化肥(CF40)和100%有机肥(OM100)5个处理,分析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小麦产量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适当的有机肥替代化肥可提高小麦产量,其中以CF20处理产量最高,达7850.85 kg/hm~2。与单施化肥处理组相比,有机肥替代化肥蔗糖酶活性增加5.57%~9.59%(P0.05)。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有机肥替代化肥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其中以CF40处理土壤MBC和OM100处理土壤MBN含量最高。结论:有机肥替代20%化肥处理,增加小麦产量,优化产量构成因素,改变土壤酶活性,增加微生物量碳氮。  相似文献   

14.
国内化肥农药的减量投入是否会影响粮食增产和农民经营性收入,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实现农业生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为此,分别以回归模拟所得的粮食作物理论单产和农民经营净收入为被解释变量,采用1999—2018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平衡面板数据,利用普通标准误和聚类标准误两种方法分别对化肥和农药增产、增收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化肥和农药施用对农作物产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化肥施用虽然对农民经营性收入影响为正,但不够显著;农药施用则对农民经营性收入表现为显著的负面影响。由此得出化肥农药施用增产不增收的结论。在分析产生这种矛盾的现实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在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基础上实现增产增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前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对过去污泥处理方法:填埋法、排海、堆肥、焚烧等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污泥处理要做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污泥焚烧技术已成为污泥处理的主流技术.本文对污泥焚烧技术进行分析,有利于焚烧技术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已持续26年的湖南祁阳红壤站长期肥料试验分三个处理:NH4C1 KCl KH2PO4;尿素 KCl 过磷酸钙;(NH4)2SO4 K2SO4 过磷酸钙.其土壤、水稻植株样品被用来研究长期施用含硫化肥对水稻土酸化、SO42--S在土壤中累积、土壤-水稻系统微量元素含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量(667 kg S hm-2yr-1)施用含硫化肥15年后已导致水稻土表层土壤pH明显下降.不施硫处理SO42--S逐年下降,而施硫处理SO42--S有明显累积.施用含硫化肥24年后(1998),土壤有效Cu、B、Mn及全Ca含量有增加趋势,全Fe有减少趋势,对有效Mo、Zn及总Mg似乎没有影响.长期施用含硫化肥已显著减少水稻(特别是晚稻)吸收Fe、Mo、B、Mg、Cl,并导致水稻(特别是晚稻)产量显著下降.可见,长期施用含硫化肥可能影响水稻土性质进而影响水稻生长.  相似文献   

17.
阐述三峡库区城市污水厂污泥的理化性质及特点,综述了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的现状.通过对污泥减量化和无害化后处理主要工艺比较和分析,提出了应在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前提下解决三峡库区污泥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在污废水处理工程中的研究情况.好氧颗粒污泥在实验室的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有毒有机物降解及脱氮除磷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较为突出,多侧重于用各种模拟废水研究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条件.在实际污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研究,侧重于工程中的处理效果,缺少对形成机理和运行条件方面的研究.在阐述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多方面展望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正大自然是如此伟大而神奇,能让岩石风化为土壤,滋养作物生长,生产出供人类繁衍所需的粮食。人们熟知的化肥主要有氮、磷、钾三种:氮是组成植物体蛋白质的重要物质,使用氮肥适量得当,则叶绿枝茂,制造有机物多,提高产量和质量;磷是形成作物果实的主要元素,适量施用磷肥,对根系发育有良好作用,能促使作物躯干健壮;钾虽然不是植物体内的有机化合物成分,但却能够促进光合作用,能明显提高植物对氮的吸收  相似文献   

20.
施用氮肥可明显改善小麦的产量构成及品质,其种子粗蛋白含量较不施氮区增加30%,而施用氮肥对小麦的发芽率有减少的趋势.在土壤高磷、钾条件下.施用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及粗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但发芽率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