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课程开发成为高职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已取得较多成果,但高职院校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遇到诸多实际困难,教师在课程理念以及对课程理论的理解上存在误区.文章尝试从批判与反思的角度分析高职课程开发出现的误区,力图透过现象分析本质问题,并提出了走出高职课程开发误区的途径与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不少理解与实践的误区,本文先分析了一些教师经常出现的误区,然后指出了解决的对策,期望能够促进教学。  相似文献   

3.
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如果在理解上有失偏颇,就会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甚至陷入误区。下面仅就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陷入的误区,从哲学层面上作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教学实践探索。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和体悟的层面不同,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五大误区”。  相似文献   

5.
沈杰 《广西教育》2011,(35):57-57
实施新课程以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推崇。这给体育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促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主动性的有效发挥。然而,由于一些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概念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导致在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走了样,出现了“生搬硬套”的“假合作”现象。  相似文献   

6.
张红梅 《广西教育》2011,(34):42-42
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师特别注重引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主感悟和个性化体验,但由于一些教师对个性化阅读的概念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导致在教学时走入了偏离目标、偏离文本、偏离主旨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高职课程过程性评价越来越受广大教师的推崇,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诸多误区,本文在分析这些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生活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增设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使得品德课教学出现形式化的倾向。正确把握新旧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换,帮助教师从困惑与误区中走出来,是我们应该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释放个性、发展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主阵地,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也有不少教师片面理解了"个性化"的含义,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导致阅读教学从一个误区走入另一个误区。本文在分析当前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语文这门学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程改革中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不断尝试新的教法.推动课程改革稳步向前发展。但任何新生事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暂时的有悖于前进方向的倒退.我们的课程改革也是如此.许多教师在改革试验的过程中走进了一些误区.感到茫然失措。现将听了市“教坛新秀”评选中优秀课的一些感受写出来.供同行们借鉴。  相似文献   

11.
康玉梅 《辽宁教育》2006,(12):41-43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教学实践探索。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和体悟的层面不同.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五大误区”。  相似文献   

12.
我们     
《现代教学》2012,(5):80
课程统整一词常常出现在各类教育文章、教育会议之中,但是在与读者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大家对课程统整的理解存在误区。所谓课程统整,不是课程知识点的整合或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校本课程的建设,而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设定真实主题,一起设计并完成主题学习。课程统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实施两年来,在实验区,学生、教师以及课堂教学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在认识与操作中,有些教师出现了误区。本文对当前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误区进行分析,其目的是让广大教师走出误区,更好地实施新课程。  相似文献   

14.
叶俊红 《考试周刊》2009,(49):169-169
一、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误区 化学课程改革新理念的不断推进,深化了化学教师对科学探究教学的认识。但在实践过程中,有些教师对科学探究的本质、实施策略等问题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以致在探究教学中不能整合多样化的角色.教师在教学中不免会出现以下误区.从而无法有效地实现科学探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近一段时期以来,农村中小学按部颁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部分学校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出现偏差,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走进了误区。其主要表现是过分强调活动课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忽视学科课程教学;以特长培养替代学生素质提高,忽视学生全面发展;以局部替代整体,忽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以上这些,导致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偏离素质教育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当前,农村中小学应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防上步入误区。具体说来,要注意…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改革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着,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不断把新的教法尝试于课堂,推动课程改革稳步向前发展.但正如哲学中所讲的"前进中的倒退一样",任何新生事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暂时的有悖于前进方向的倒退,我们的课程改革也是如此,许多教师在改革试验的过程中走进了一些误区,意识到不当后又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现将自己的一些感受写出来,供同行们借鉴.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生活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增设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使得品德课教学出现形式化的倾向.正确把握新旧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的转换,帮助教师从困惑与误区中走出来,是我们应该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改已陆续开展了四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新课改的突破口,已经如火如荼的在一些实验学校进行了多年,但新课改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课程整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误区,本文归纳了课程整合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误区,以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反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改已陆续开展了四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新课改的突破口,已经如火如荼的在一些实验学校进行了多年,但新课改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课程整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误区,本文归纳了课程整合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误区,以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反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与课程(或学科教学)的整合应是一个以符合教学和学习需求的方式,高效益地应用信息技术,不断优化教学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教师们通过一个个鲜活的课例展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魅力。但我们也注意到,目前整合的状况与我们期望的目标仍存在着很大差距,不少教师存在着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及操作误区。关注误区,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才能确保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保持正确的方向。一、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1.课程整合观念肤浅不少教师仍然认为“在课程中使用了计算机就是整合”,目标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