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载人航天活动已有近40年的辉煌历史,自从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首次在太空度过了108分钟,至今已有300多人完成了宇宙飞行。航天员波利亚科夫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度过438个昼夜,成为人类在宇宙中持续停留时间最长的人。香农·露西德在太空持续停留188天,是女航天员中世界纪录保持者。77岁老翁航天员格伦重返太空,使普通人到太空旅游由梦想变成现实。 1999年11月21日,中国“神舟”号试验飞船,首次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国人,大长了民族志气。中国航天员何时能上天?谁当中国第一位航天员?当航天员需要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2.
从东京可看到悉尼一粒米大小的物体,这就是太空观测卫星的威力。太空观测卫星使人类拥有了洞察宇宙的太空之眼。  相似文献   

3.
王师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2):148-150
太空探索在为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可能带给人类新的危机和灾难.从介绍太空资源以及太空探索的现状出发,通过太空探索对人类认知宇宙的推进作用、太空探索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太空探索的非线性发展以及伦理思考来探讨太空探索的哲学意义,深化对太空探索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4.
从人类以利箭射穿了宇宙的天门,完成了工程浩大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迈开了探索宇宙深空的新步伐。到如今“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发射升空,更大大促进人类对地外文明的探索工作。而揭开浩瀚宇宙中那璀璨美丽的星系的神秘面纱,也是促进人们不断进行太空探索的动机之一。  相似文献   

5.
1981年4月12日,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意味着人类乘宇宙飞机到太空旅游为期不远.我国航天事业起步晚,基础弱,但从1999年11月20日起,我国也接连发射了神舟一、二、三号飞船,今年还将发射神舟四号飞船.两年之内,我国神舟飞船将载着三位中国宇航员飞上太空.  相似文献   

6.
李鉴 《百科知识》2021,(10):4-9
在当前科学界最关心的宇宙起源、天体起源、生命起源这三个起源问题中,最本质的是人与宇宙的关系问题.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否是适于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人类在宇宙中是否孤独?只有从太空探索中才能找到答案.人类进入太空,可以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宇宙奥秘,发现和利用太空资源,开展空间探测和科学实验.与此同时,伴随而生的以通信、导航、遥感为代表的空间应用和相关产业,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佚名 《知识窗》2009,(1):60
美国HSNBC网站最近公布了迄今最伟大的太空望远镜,这些近20年里先后进入太空的望远镜好比“太空之眼”,帮助人类对宇宙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赵云 《科学大众》2000,(10):22-23
神奇的太空,一直是人类十分向往的神秘世界。科学家说,太空旅游在技术上不存在障碍:制造太空游船与太空住宿技术难题已基本解决。太空旅游能给人类带来极大的乐趣,满足公众对猎奇的需求,也能让太空活动带来利润。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和验证动物的太空习性,以便为人类在不久的将来到太空去生活和工作摸索出一些经验和根据,人们开始了宇宙动物学的研究。在宇宙飞船上,建立了动物实验室,即“太空动物园”。  相似文献   

10.
既然任何人都可以支付巨额资金去实现太空遨游的梦想,但却很少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茫茫宇宙难道真是人类的高级娱乐场所抑或人间天堂?无论怎样,现代人类的对宇宙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人》2008,(5):104
中国人认为: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即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总称。以太空探索为主导的科技革命浪潮,已经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迁,而为了揭示宇宙的形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以及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人类为探索宇宙奋斗了数千年。  相似文献   

12.
不管到什么地方玩,吃的问题都要解决。太空旅行当然也不例外。随着人类太空探测特别是对火星探测的逐渐升温,人们有理由相信,在可预见的将来,火星旅游将成为人们节假日休闲的最大期盼。利用载人航天飞船到火星上进行科学考察、旅游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之一。由于火星是颗荒芜的红色星球,科学家首先得在地球上设计好适合火星旅游的食物。  相似文献   

13.
高科技的推进,人口的压力,环境的恶化……,促使人类开发地表以外的生存空间。 21世纪,是人类生存空间大拓展的时代,也是人类文化大转移的时代。地下、海底和外空,都将成为人类转移文化、创造文化和享用文化的新境域。在这个生存空间大扩展中,最富有幻想意义的深邃广袤的宇宙太空。将是人类奋力进击的重要目标。积数千年来人类倾洒给它的智慧和向往,经大尺度时空跨越,地球上的思维花朵将在那里开放,最终形成独特的太空文化环境、文化结构和太空文化群落。太空文化与地球文化遥相呼应,构成宇宙文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人类富有探险精神,人对新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即使对游玩也如此。现代的人已经不满足在地球上"周游列国"式的旅游了,而是将目标投向太空。根据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进行的太空旅游市场调查,有42.2%的人对太空旅游感兴趣。但是,要真正地到太空  相似文献   

15.
<正>1990年4月25日升空的哈勃太空望远镜迄今已在太空停留25年。它大大拓展了人类的视界,天文学家能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遥望宇宙深处,回溯宇宙过往。同时,那一张张展现璀璨的星系、闪耀的星云以及死亡恒星最后辉煌的影像,也让我们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人们仰望着挂满繁星的夜空,遥想创造出一个个美好的神话。为了把幻想变为现实,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宇宙的探索。随着航天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开始走出了地球村,努力开辟人类未来发展的新天地。 太空生活 航天飞机实现了人类邀游太空的梦想。在远离世界的轨道站上,宇航员们过着舒适的太空生活。在就餐方面,为了在  相似文献   

17.
“飞向太空,遨游环宇”,这早已不是人类遥不可及的美妙梦想:君不见月球上早已留下地球人的足迹,火星的真容也被——摄入镜头任人类观赏……飞出太阳系,飞向宇宙,这些更远大的目标早已在规划之中。  相似文献   

18.
自从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至今,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发射上天的各种宇宙飞行器数以千计。其中不少是生物卫星,或载人载动植物的宇宙飞船。这些活动的开展,为人类进入太空提供了信息。相当多的科学家有兴趣致力于有关研究,一门新兴的学科分支——宇宙生物学便应运而生。美国宇航局率先投资900万美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生物研究所。太空动物 宇航先驱众所周知,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都要受到引力  相似文献   

19.
从踏上月球开始,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20世纪60年代开始,太空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撩开。飞向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这一切都离不开航空科技的发展。本文讲述了一个在太空中生存的故事,一个以人类自身的极限挑战极端的危险,科学精神在这一过程中被发扬光大的令人难忘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太空机器人应运而生 英国科幻小说作家亚瑟·克拉克有句名言:“在宇宙中,人类并不孤独。”虽然人类探索地球以外宇宙空间的旅程充满危险和挑战,但同时也为机器人发挥作用提供了最佳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