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国庆期间,由河北电台新闻中心精心策划,周密组织,联合全省11家市级电台采制的国庆特别报道《精彩河北》在《河北新闻》、《全省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本组报道共计11篇,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我省11个设区市十五期间更快更好发展的风采。节目播出后,在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感悟《精彩河北》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从2011年开始,黑龙江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开创性地提出"3+1"重点报道模式,基本构成为三篇报道加本台评论。第一篇报道一般是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第二篇报道是新闻事件的背景及相关链接,第三篇报道为相关问题的深度分析,以及专家访谈、建言献策等。本台评论是编辑部对这一问题的观点和思考,这一报道模式的关键是新闻事件要有时效性、贴近性、主题性,要反映民生民意、反映省委省政府的主要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实践,黑龙江电视台《新闻联播》在主旋律报道中有了新的突破,取得了良好的收视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康宏 《记者摇篮》2006,(10):10-11
《新闻招手停》是沈阳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沈阳新闻》节目的一档子栏目。这一栏目于2000年年初创办,主要定位在突发事件、社会新闻、民生新闻、新闻监督以及新闻调查类报道。6年来,这一栏目累计播发稿件4000多篇,其中30多篇稿件获得辽宁省好新闻一等奖、辽宁广播奖一等奖等奖项。2005年5月,栏目组获得沈阳市"五四奖状",同年被评为辽宁省广播新闻奖十佳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4.
去年十二月,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联播》节目和《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里,连续播出了通讯《南曹子风口传奇》,介绍了托克逊县维吾尔族农民阿不都热合曼从事开发性生产的事迹,在听众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篇通讯,被评为一九八四年自治区和全国广播系统的好新闻。六月份又传来喜讯:在五月份于成都结束的全国1984年好新闻评选中,它又荣获一  相似文献   

5.
《赤子报国情未已》是报道留美归国博士后、夏邑县科技副县长刘佑全的长篇通讯。这篇通讯2000年6月27日首先在《商丘日报》发表,新华社又在7月1日那天向全国播发,紧接着,《光明日报》、《文摘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报》、《中国化工报》又在重要位置予以刊载。它不但在全国产生了新闻轰动效应,而且又荣获新华社中国第12届时事报道新闻类一等奖(位列第一名)、河南新闻奖特等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这篇通讯能获得这三个有分量的奖项,说明它既受到了读者的喜爱,又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同。回想这篇通讯的采写过程,我认为它的成功之处主…  相似文献   

6.
王霖 《声屏世界》2007,(1):44-45
录音报道是广播新闻中常见的一种报道体裁,它以生动、真实、现场感强等特点被频繁地运用于广播节目当中,深受听众的喜爱。一篇成功的录音报道能够让听众更真切地感受现场的情景,接触事件的实质,引发听众的思索;较之于单纯的文字报道,它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事实说服力。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综合新闻频率两档重点新闻节目《早间新闻》和《全省新闻联播》为例,每天都有两到三篇录音报道,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7.
1996年,是我在学者型记者之路上获得丰收的一年。这一年,在采写200多篇消息、通讯、深度报道、新闻评论、录音报道(其中20多篇被《人民日报》、新华社、《湖北日报》等省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的同时,还通过了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辨,获华中理工大学颁发的法学硕士学位证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的同等学历;学术论文《从三篇新闻分析看问题报道的运用艺术)}获湖北省第四届广播电视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全国二等奖;撰写的第一部新闻学专著《新闻人才论》由远方出版社正式出版。这三块“砖头”,奠定了我申报主任记…  相似文献   

8.
1984年以来,我共写批评报道67篇,基本上都被本报采用,其中有14篇被《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级新闻单位采用,23篇被《湖北日报》、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等省级新闻单位采用。回顾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有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简讯     
△江苏洪泽县邮电局的新闻报道工作过去一直处于落后状况。1987年建立了通讯报道网,制订了具体措施和奖励办法,并为业余通讯骨干订阅了《新闻与写作》等新闻刊物,提高了通讯员的写作水平。9个月时间已被市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稿件35篇,县广播电台采用80余篇,荣获县通讯报道二等奖。△陕西省先锋机械厂宣传部订《新闻与写作》已有三年。每期一到,部里的同志都反复阅读,一块儿讨论,对写作很有帮助。有两名同志近两年来分别有20余篇稿件被市以上报纸和电台采用。  相似文献   

10.
得知自己的节目在中宣部组织的中央9家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名节目)评选中获奖,《新闻纵横》的负责人邓斌说,首先感到很意外,其次感到压力很大。因为这次评选实际始于去年年底, 当时《新闻纵横》开播只有三个月。 这个节目是中央电台的新闻性节目。具体地说,《新闻纵横》(以下简称《纵横》)的定位是一个以焦点类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对象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它配合中央电台的另两个传统名牌节目《新闻和报纸摘要》 (简称《报摘》)和《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简称《联播》),进行深度、拓展和延伸报道。它与中央电台以往的节目截然不同之处是整个节目没有主持人,采访、编辑、播音、录制全部由该节目的记者独立完成。种种因素,使《新闻纵横》一路窜红,一开播便“火”得厉害。  相似文献   

11.
刊中刊     
《视听界》1993,(1)
我站从1973年以来,坚持自办广播节目,节目设置从单一的动态报道,发展到现在的每周3档《本镇新闻》、2档《广陵生活》、2档《科学技术》。每档3000字,15分钟。还有《为听众服务节目》和乡土文艺节目,平均每年用稿1200多篇。同时,积极向县以上新闻单位投稿,累计被采用稿件2100多篇,多次受到省、市广电部门和泰兴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相似文献   

12.
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连续9天在新闻频道推出“迎十八大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节目“你幸福吗?”.节目集萃了147个基层群众的回答,在《朝闻天下》、《新闻30分》等黄金时段重点播出,《新闻联播》也以头条、提要的方式挂标播出8集,并为每集节目配发编后评论.该节目在网络上、媒体同行间引起强烈共鸣,引发了全社会关于“幸福观”的大讨论.央视走基层节目精心预设的议题,成功引领了大众舆论,在丰富、活跃了国庆报道的同时,更为即将召开的十八大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3.
今年全国的“两会”报道,省电台获得了空前成功,发稿数量之多,节目份量之重,报道力度之大,宣传声势之强是历年全国“两会”报道所未有的。从3月1日至16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综合·新闻频率前、后方记者在主要新闻节目中发稿140多篇,在《财富经济》、《对农村广播》节目中发专题稿25篇,与中央台记者站合作在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发稿38篇,其成功得到上上下下、业内业外的承认,省委书记孟建柱称赞说:江西省电台的节目做得好。众所周知,会议报道难以出新出彩。全国“两会”报道也已经做了十几年,会议年年开,…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两会”报道工作,认真贯彻了“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奋发进取、讲求实效”的方针,把握住民主、求实、团结、稳定、鼓劲的基调,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保持了基调平稳、气氛热烈、重点突出的报道风格,在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上都有新的突破。 在节目安排上,中央电台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的报道分四个层次:一是《全国联播》和《新闻和报纸摘要》;二是《两会专题》;三是《新闻纵横》;四是整点新闻和《午间半小时》、《439播音室》、《对台湾广播》、《华夏之声》及对少数民族广播等综合性对象性节目。所有节目共发稿1198件。  相似文献   

15.
要当好舆论监督记者,就要一身正气。有了人民的认可和好评.一切也就乐在其中。1984年进入新闻队伍以来,我共写批评报道367篇,基本上都被本报和上级新闻单位采用,其中有94篇被《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级新闻单位采用。63篇被《湖北日报》、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等省级新闻单位采用。每年基本都有编采的舆论监督稿件在中央、省级好新闻评选中获奖。回顾几十年来的舆论监督实践,我有三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今年1月1日起改版的《新闻广角》,是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深化新闻改革、强化精品意识,推出的首个新闻评论性节目。这是一个以热点类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对象,将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与评论的导向性、说理性有机融合,并以此作为节目定位原则的评论性新闻专栏节目。从开播到7月18日整整二百期的《新闻广角》,以其新闻性强、题材广、主题深、评述活得到了社会不同层次听众的欢迎。这些节目中有十二期节目还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用,有的节目反映的问题甚至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有作为才有地位。在多种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江西台《新闻广角》依靠过硬的精神产品,赢得了独有的受众市场份额,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听众在新形势下对广播的新需求,得到社会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7.
1979年3月28日凌晨4时,美国三英里岛核电站发生了一次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大量放射性物质遗漏出来,污染了核电站周围广大地区。对于这一震惊全世界的新闻事件,美国各新闻单位作了大量报道。译在下面的《“秘密会议”记实》原载于1979年4月8日美国费城《问询报》。这篇报道,获得了1980年普利策地方新闻报道奖。《获普利策奖最佳新闻作品选》一书(美国俄亥俄州地平线出版公司1986年版)对它的评语是:“这是一篇叙述性新闻,它用具有揭露性的对话使情节在读者心中活起来。”  相似文献   

18.
1996年,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开设了以深度报道见长的新闻评论性节目《新闻广角》,《商城的回报》是我为该节目采写的第一篇稿件。1996年1月5日和1月12日分别在本台和中央台播出后,产生较大反响,并引起省委领导及李岚清副总理的关注。此稿当月被评为本厅广播优秀头条新闻,并获1996年江西省广播好新闻一等奖。回眸审视,我感觉到,这篇稿件能有所收获,主要是在主题的挖掘与表现上。一篇好的新闻作品,离不开好的主题,深度报道当然也不例外。同样的题材,主题思想是否有深度,其宣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话虽然这样说,但要…  相似文献   

19.
张婷 《视听界》2011,(6):38-41
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开办了《南京零距离》栏目,以贴近观众的报道视角、以民为本的报道内容和鲜活有力的报道方式,开民生新闻的先河。十年来,它一直不断探索和拓展,这一过程也诠释着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本文将从《零距离》(2009年《南京零距离》节目改名为(《零距离》)的节目编排方式人手,对民生新闻的创新与拓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00年我在《新闻三昧》刊登了11篇稿件,这无疑都是得益于《新闻三味》对我的帮助,因为在这些被刊用的稿件中,倾注了编辑老师的大量心血和汙水。别的方面暂且不说,单就从修改和制作标题这一方面来说,我就感角颇深。在我被刊发的11篇稿件中,就有4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