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九军 《学子》2014,(7):7-7
你见过这样的课堂吗?——所有的孩子腰杆挺直,双手背后,两脚并齐。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们鸦雀无声;老师提问的时候,学生们无声地举手,连姿势都是统一规范的。这样的画面犹如到了军营所见一般,让人感到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和束缚。有人戏称,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遵守着"四部曲":首先是"赶鸭子",把学生都赶到教室里去;其次是"填鸭子",给他们很多东西;填完以后,到期终就是"考鸭子";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更不用说有什么兴趣了。本文试从高中语文课堂的激趣艺术入手,倾力为语文课堂添加点兴奋剂。  相似文献   

3.
地图是地理课堂的"语言",学生要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明确地图的有关概念,进一步培养读图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绘制地理略图的习惯,利用多媒体使图"活"起来。我们必须"善用地图",进行适时、适度、恰当的填图训练。  相似文献   

4.
正你见过这样的课堂吗?——所有的孩子腰杆挺直,双手背后,两脚并齐。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们鸦雀无声;老师提问的时候,学生们无声地举手,连姿势都是统一规范的。这样的画面犹如到了军营所见一般,让人感到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和束缚。有人戏称,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遵守着"四部曲":首先是"赶鸭子",把学生都赶到教室里去;其次是"填鸭子",给他们很多东西;填完以后,到期终就是"考鸭子";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应试教育就像加工厂,所有产品——学生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合格品,而那些有特点、有个性、性格突出的学生就被认为是次品或是废品。而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祁生川 《考试周刊》2011,(11):129-129
长期以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的任务是学,因此,教师往往热衷于"满堂灌",采取"填鸭式",搞"一言堂",形成了一个"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英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孟子的名篇《寡人之于国也》中有一句是"填然鼓之",有的人对其中的"填"字的理解有不同看法,认为"填"字应是形容词,翻译成"猛烈地"。本文从象声词的产生,"然"后缀的组词,鼓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三方面论述了"填"应为象声词,翻译为"咚咚地"比较确切。  相似文献   

8.
绝大多数班主任老师都倡导"严",无严无以成班。"严字当头","严师出高徒",是这类管理的理论基础。在管理工作上严,固然重要;但是,一味地严,实行"一刀切",管得过死,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有的老师喜欢"宽",想以自己的宽容来感化学生,赢得学生的认同,以求达到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次教学活动中,有位老师执教了"有余数除法",在最后环节设计了一道开放题(如下图)。教师通过让学生学做"设计师"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圈一圈三角形,并写一写算式。通过这个练习沟通不同表示方式的关系,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镜头回放】师: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一次"小设计师",请看第3题,先想一想,然后圈一圈,填一填。(学生设计,教师寻找代表性作品)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的作品已经完成了,  相似文献   

10.
"学贵有疑"是我国传统的学习理论,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也有许多。这足以说明我国历来都十分重视质疑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而"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传统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在学生的心中,课本就是"真理",课本就是"权威",不敢向课本挑刺,不敢向权威挑战。这与新课程所强调的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背道而驰的。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鼓励学生敢于向课本说“不”!  相似文献   

11.
1.担忧的古诗文阅读教学现状
  近年来我发现,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渐渐走进了一个怪圈:有的教师只向学生讲解翻译,古诗文教学是"字字落实",学生只管记忆、翻译名篇名句;有的偏重于分析课文内容及写法特点。这种串讲加分析的教学方法,教法上面面俱到,而且老师只顾"填",学生充当"鸭"。诗词教学最终把一篇篇充满着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充满着动人的诗情画意的古诗文弄得支离破碎,根本谈不上什么去体味挖掘古诗文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相似文献   

12.
圈里圈外     
胡建社 《教育文汇》2011,(12):34-34
前不久,听了一节小学数学研讨课。这节课末尾的"课堂巩固练习"环节,授课老师采用本上的课后习题"圈一圈,填一填",让学生当堂分组讨论练习,学生很快就准确地完成了练习题。课后座谈时,听课老师对这一教学环节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肯定者认为,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3.
做一个优秀教师,必须要备教材,即顶"天",还要备学生,即立"地"。而现实情况是,教不好学生,教师的埋怨就是学生"太笨",这其实都是教师"自以为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蒋翠英 《化学教与学》2011,(3):14-15,13
在职业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巧"设疑",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给"模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搭"台子",展现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所谓"互动",这里指的是安排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动起来,是"形动"还是"神动",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教材难易度和学生差异度的结合点上,巧妙运用好"互动",让各类学生都尽可能地做到"动"在关键处,从而创新语文课堂,优化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6.
温暖的呼应     
杨伟慧 《江苏教育》2013,(12):65-65
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其实是在不断地呼应着,达到浸润学生心灵,完成教育任务的目的。如果教师的每一次"呼"都能引起学生的"应",同样,如果学生的每一次"呼"都能得到老师的"应",教育该是怎样的美妙!  相似文献   

17.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普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只顾埋头教书,采用"填、压、灌"的方法,而不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学生学习效率低,且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自学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就生物教学中的学法指导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一、端正教学思想,端正正确的教学观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提到"教学",  相似文献   

19.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处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布鲁姆的"掌握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原则",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法",都强调了学生参与的思想和意识。因此,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些教育事件引发舆论关注和社会热议。一是"绿领巾",某小学好学生戴红领巾,"后进"学生戴绿领巾;二是"红校服",让后进的学生穿醒目的红色校服;三是"三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