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题目如图1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两条平行导电导轨MN,PQ,导轨间的距离为L,匀强磁场垂直导轨所在平面向下,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两金属杆1,2间隔一定的距离摆放在导轨上,且与导轨垂直.两金属杆的质量均为m,它们的电阻均为R,两杆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金属杆与导轨的摩擦不计.现让杆2固定,杆1以初速度”。滑向杆2,为使两杆不相碰,则最初摆放两杆时的距离至少为多少?  相似文献   

2.
题目 如图1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两条平行导电导轨MN、艘,导轨间的距离为L,匀强磁场垂直导轨所在平面向下,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两金属杆1、2间隔一定的距离摆放在导轨上,且与导轨垂直.两金属杆的质量均为行m,它们的电阻均为R,两杆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金属杆与导轨的摩擦不计.现让杆2固定,杆1以初速度VO滑向杆2,为使两杆不相碰,则最初摆放两杆时的距离至少为多少?  相似文献   

3.
郑金 《物理教师》2009,30(5):31-32
原题.(2003年全国理综卷第25题)两根平行的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磁感应强度B=0.50T的匀强磁场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导轨的电阻很小,可忽略不计,导轨间的距离Z=0.20m.两根质量均为m=0.10kg的平行金属杆甲、乙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滑动过程中与导轨保持垂直,每根金属杆的电阻为R=0.50Ω.在t=0时刻,两金属杆都处于静止状态,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阅读》2005,(1):27-31
例 如下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两条平行导轨MN、PQ,导轨间距离为l,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的平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两根金属杆1,2摆在导轨上,与导轨垂直,它们的质量和电阻分别为m1,m2和R1,R2,两杆与导轨接触良好,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u,已知:杆1被外力拖动,以恒定的速度v0沿导轨运动.达到稳定状态时,  相似文献   

5.
题如图1,两根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每根导轨每米的电阻为r0=0.10Ω/m,导轨的端点P、Q用电阻可忽略的导线相连,两导轨间的距离l=0.20m,有随时间变化的匀强磁场垂直于桌面,已知磁感应强度B与时间t的关系为B=kt,比例系数k=0.020T/s.一电阻不计的金属杆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在滑动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在t=0时刻,金属杆紧靠在P、Q端,在外力作用下,杆以恒定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向导轨的另一端滑动,求在t=6.0s时金属杆所受的安培力.  相似文献   

6.
试题 如图1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两条平行导电导轨MN、PQ,导轨间距离为L.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的平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两根金属杆1、2摆在导轨上,与导轨垂直,它们的质量和电阻分别为m1、m2和R1、R2.两杆与导轨接触良好,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素皆为μ.已知:杆1被外力拖动,以恒定的速度v0沿导轨运动;达到稳定状态时,杆2也以恒定速度沿导轨运动.导轨的电阻可忽略.求此时杆2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  相似文献   

7.
题两根平行的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磁感强度B=0.50T的匀强磁场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导轨的电阻很小,可忽略不计,导轨间的距离l=0.20m.两根质量均为m=0.10kg的平行金属杆甲、乙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滑动过程中与导轨保持垂直,每根金属杆的电阻为R=0.50Ω.在t=0时刻,两金属杆都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与导轨平行,大小为0.20N的恒力F作用于金属杆甲上,使金属杆在导轨上滑动.经过t=5.0s,金属杆甲的加速度为α=1.37m/s2,问此时两金属杆的速度各为多少?  相似文献   

8.
电磁感应的问题中有一道比较常见的题.如图1(甲)所示,光滑且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PQ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两导轨间距L=0.5m,电阻R=0.4Ω,导轨上停放一质量m=0.1kg,电阻r=0.1Ω的金属杆,导轨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0.5T的匀强磁场  相似文献   

9.
题如图所示,M1N1N2M2是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刚性U形金属导轨,导轨中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它们的质量为m0,两条导轨之间的距离为L,PQ是质量为m的金属杆,可在轨道上滑动,滑动时保持与轨道垂直,杆与轨道的接触是粗糙的,杆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初始时,杆PQ位于图中的虚线处,  相似文献   

10.
试题如图1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两条平行导电导轨MN、PQ,导轨间距离为L。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的平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两根金属杆1、2摆在导轨上,与导轨垂直,它们的质量和电阻分别为m1、m2和R1、R2。两杆与导轨接触良好,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素皆为μ。已知:杆1被外力拖动,以恒定的速度v1沿导轨运动;达到稳定状态时,杆2也以恒定速度沿导轨运动。导轨的电阻可忽略。求此时杆2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  相似文献   

11.
例1 水平面上两根足够长的金属导轨平行固定放置,间距为L,一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R的电阻连接;导轨上放一质量为m的金属杆(如图1),金属杆与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均匀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垂直纸面向里).用与导轨平行的恒定拉力,作用在金属杆上,金属杆最终将做匀速运动,当改变拉力的大小时,  相似文献   

12.
例1 如图1所示,水平导轨宽0.3 m,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有一匀强磁场B,导轨内接有电动势 E=6 V的电池,电池内阻不计.外电阻5 Ω,其上有一根金属棒MN- 在导轨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f= 0.1 N.假设导轨和棒的电阻不计,K接通后MN向左运动, 问:金属棒最后匀速运动的速度最大值为多大?  相似文献   

13.
题目两根相距d=0.20m的平行金属长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并处于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2T,导轨上面横放着两条金属细杆,构成矩形回路,每条金属细杆的电阻为r=0.25Ω,回路中其余部分的电阻可不计。已知两金属细杆在平行于导轨的拉力的作用下沿导轨朝相反方向匀速平移,速度大小都是v=5.0m/s,如图所示。不计导轨上的摩擦。(1)求作用于每条金属细杆的拉力的大小。(2)求两金属细杆在间距增加0.40m的滑动过程中共产生的热量。(1995年全国高考题)这类“导电滑轨”问题,要涉及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金属杆…  相似文献   

14.
贵刊2 0 0 3年第8期“建构能量观点体系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一文(以下简称“建构”)例4题目如下:题目 如图1所示,金属杆P的质量为mP,在离地h高处由静止开始沿弧形金属轨道下滑,导轨的水平部分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 ,水平部分原来放有一金属杆Q ,质量为mQ.已知mP∶mQ=1∶2 ,导轨足够长,不计导轨电阻及摩擦,两杆始终不会接触.求:( 1 )两杆最终速度vt 为多少?(vt=12 2 gh题中已解出)( 2 )求过程中释放出的电能?图1该题蕴涵了丰富的物理情景,像项链一样把中学物理中的诸多重点知识完美地穿织在一起,堪称经典,影响深远.因而在教与学书刊和复…  相似文献   

15.
例题如图1所示,平行放置的金属导轨M和N间的距离为l,一金属杆Oa长为2l,一端以转轴O固定在导轨N上,并与导轨M无摩擦接触,杆从垂直于导轨的位置在导轨平面内以角速度ω顺时针匀速转动至另一端脱离导轨M,导轨之间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不计一切电阻,求在金属杆转动过程中两导轨之间  相似文献   

16.
水平面上放置平行光滑导轨,导轨相距L=0.4m,如图所示,匀强磁场在导轨Ⅰ部分磁感应强度B1=0.5T,导轨Ⅱ部分磁感应强度B2=1T,两部分磁场方向相反,在导轨Ⅰ部分和导轨Ⅱ部分分别平行静止放置金属棒ab和cd,两棒的质量均为m=0.1kg,电阻均为R=1Ω,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现使棒ab以v0=10m/s初速度开始向右运动。求:  相似文献   

17.
1 问题的提出 如图所示,a、b为两根相同的金属杆,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平行金属导轨光滑(电阻可忽略),导轨间距L,水平部分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杆b原来静止于导轨的水平部分某处,杆a由高h处自由下滑。求杆a的最终速度。  相似文献   

18.
题目 竖直放置的金属轨道,处在垂直轨道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轨道上下两段的间距分别为L1、L2,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金属杆口、6其间用轻绝缘杆相连,与导轨保持光滑接触,两杆与导轨构成的回路总电阻为R.F为作用于α杆上的竖直向上的恒力,两杆向上运动到图1所示位置时已达匀速,求此时两杆重力的功率和回路的热功率。  相似文献   

19.
<正>力学规律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此类问题过程复杂、综合性强,可以结合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进行考查,特别是导体棒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涉及动量的问题,是高考命题的新趋势,复习时注意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拓展思维.一、牛顿定律在电磁感应中的应用例1如图1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直金属导轨MN、PQ平行固定在倾角θ=37°的绝缘斜面上,两导轨间距L=1 m,导轨的电阻可忽略. M、P两点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一根质量m=1 kg、电阻r=0.2Ω的均匀直金属杆ab放在两导轨上,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整套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0.5 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相似文献   

20.
一、单杆配电阻和电容问题 问题1 如图1所示,两光滑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L,电阻不计,左端串一定值电阻R,金属杆的电阻为r,质量为优,匀强磁场为B,当杆在恒力F作用下开始运动,分析以后系统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