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老董答问     
《收藏界》2006,(3)
尊敬的鉴定老师:您好!收到您们上几次的鉴定回复,很有收获,非常感谢!这次偶得两枚“咸丰元宝”刻花八宝图案铜钱,感觉比较有意思。参考董先生新著书《珍稀钱币鉴定与辨伪》,发现和其中一枚刻花“咸丰元宝”有些相似,不知我的钱币真伪如何,请指教。钱币直径46毫米,穿径11毫米。北京:戴昕海  相似文献   

2.
林道 《收藏界》2010,(8):74-74
笔者在一出售钱币的摊点上,从上百枚北宋钱币中,发现了一枚“宣和通宝”背“陕”御书钱(见图)。这枚御书钱,保存完好,锈色深沉,实属“开门”。  相似文献   

3.
刘勇先 《收藏界》2012,(5):71-73
最近西安市高陵县资深钱币收藏家张振龙先生转让给我一枚红陶币(见图1),直径6.4厘米,厚1.6厘米,重58克。整体呈斗笠状,正面顶部似一古篆字,亦如盘曲的龙纹,坡区饰凸起的蝌蚪纹四圈,边沿圆棱,北面凹下。土锈坚实,为生坑器。据张先生讲,这是一枚“拙美的史前实物”。这枚红陶古币,引起我查找中国钱币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陶琦 《收藏》2011,(1):101-101
笔者藏有一枚“维新通宝”铜钱,初以为是清代光绪年间维新变法时所铸造的钱币。及至查找资料,才知是一枚越南铜钱,是阮朝维新帝阮福晃(1907-1916年)在位期间铸行,相当于中国清末民初时期的钱币。  相似文献   

5.
汪洋 《中国收藏》2020,(1):38-41
己亥年即将远去,_年之际几乎没有一件值得说道的藏品入匣。不想,年关岁末竟偶然间得_枚小钱是我苦苦追寻十年之物。看似非常普通的一枚嘉庆宝苏特宽缘小平,为何让我这名宝苏局钱币收藏研究者如此地苦恋呢?让我来为各位看官层层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6.
陈国友 《收藏界》2012,(5):75-75
我早期集得的一枚“咸丰通宝”背“天下太平”钱是红铜质的,与其他“咸丰通宝”背“天下太平”钱不同。钱币的直径为44.5毫米,穿径5毫米,厚3.6毫米,重量是42.5克。此钱锈蚀较重,我用我研制的“小腐蚀去油除锈剂”数次清洗后,使其字口清晰,所拍的照片如图1。  相似文献   

7.
徐永峰 《收藏》2009,(3):137-137
2006年3月29日,郑州《大河报》登出了一则消息:“河南封丘惊现珍稀崇祯通宝背二钱”。当笔者初看时,即被钱币图片给吸引住了。这枚似曾相识的钱币,难道是以前从我眼前溜走的那枚大崇祯钱吗?  相似文献   

8.
林文君 《收藏》2009,(5):123-123
2009年春节期间,一位泉友在市区一家金银加工铺里收到一枚大银币,让我为其鉴别。拿到这枚大银币后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这是一枚古丝绸之路上中亚地区阿拉伯国家萨曼王朝的钱币,此币直径40毫米、重4.9克,属于萨曼王朝鼎盛时期所打制的钱币(见图)。  相似文献   

9.
黄正 《收藏界》2011,(1):70-70
近日,在贵刊今年第9期"老董观泉"栏目中看到成春到先生介绍的一枚"忠义勇烈"钱币,恰巧早年我也收藏到此枚钱币,和刊上图片相对照,发现无论从钱币大小和钱文风骨,都是一模一样的,应是同时期同批同模铸造的铜钱。  相似文献   

10.
笔者收藏着一枚“咸丰元宝”(宝源局当百)双面轧花钱。钱体周身纹饰没有刀纹,只有轧痕,姑且称之为轧花钱吧!该钱币铸工精细,轧制细致,楷书字体,字口深峻,铜质金黄,边廓挺圆且直。传世之  相似文献   

11.
师文涛 《收藏》2021,(3):55-55
在近期一个钱币拍卖平台的直播中,我看到一枚心仪已久的黄铜质大清铜币中心“滇”二十文铜元(见图),虽然价高,但机不可失,遂将其购下。至此,终于得到了这枚梦寐以求的藏品。回想我初涉泉河时,转遍县城所有书店,终于寻觅到华光普编著的《中国古钱目录》和《中国铜元目录》。  相似文献   

12.
程正航 《收藏》2001,(1):44-46
赤峰程正航先生.“统和元宝—中京伯文”钱牌在本刊亮相了。这枚钱牌,诸谱无载,千百年来的史料,钱币论文亦未提及.是一枚孤品.创见品。既是“孤品”,在赝品充斥的今日.必然要经过充分的论证.取得泉界的共识,方可承认其珍贵的历史价值。我想,有兴趣的人们尽可在它身上“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是好事.是完全正常的学术讨论。我想.程正航先生和泉界人士都会理解.因为真的假不了.假的也骗不过行家的法眼。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近二十年来喜爱收集各类钱币,无论工作、出差或休闲时间,总爱到各地钱币市场闲逛。2006年7月的一天,在钱币市场闲逛时,偶尔购得一枚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银元。该银元俗称“小头”,重27克,直径39毫米,成色八九,作为中华民国币发行流通很广。奇怪的是该银元有两种版面的痕迹,特别是面板凸显“光  相似文献   

14.
连布与钱牌     
蔡炳根 《收藏界》2010,(7):87-87
罕见的“安阴二”连布 连体钱币是当今的一项热门藏品,如今的人民币不仅有二连体、三连体,更有40连体、80连体,钞票的连体越多收藏的价值就越大。连体钱币,起源于战国时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楚国,就铸造有“四布当忻”的连体币,是将两枚“四布当忻”的双足连接在一起,成为“合二而一”的一枚连体布,古钱学上称之为“连布”。连布在流通使用时可以连体使用,也可以“一分为二”把两者截开独枚使用。在古钱目录中就有“四布当忻”截开后的单体币和联体币的两种拓图。  相似文献   

15.
张绍龙 《中国收藏》2020,(5):138-146
利比里亚与帕劳陆续推出过一套蒂凡尼玻璃镶嵌建筑艺术主题的系列纪念币,至2020年已经发行完毕。第一枚于2004年发行,历经十余年,首枚即开创建筑艺术主题的仿古工艺银币先河,并获得克劳斯钱币大奖。可以说,蒂凡尼建筑艺术系列是外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里的“新精稀”!  相似文献   

16.
珍币二品     
天雨 《收藏界》2010,(1):73-74
新发现的“大安通宝”西夏钱 最近在家里整理过去收藏的钱币时,发现了一枚珍贵的西夏汉文小平钱——“大安通宝”。此钱夹在一串明清两代钱币中,该钱币为青铜质,传世品,包浆熟旧,钱币表面呈现绿色并经风化腐蚀而显示出剥落的包浆。钱文直读,重4.3克,外径2.4厘米,厚0.15厘米,素背。“大安通宝”四字,字体笔划较谱微细,文字工整,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来,老银币板块涨势喜人,尤其是一些罕见的珍稀银币在钱币拍卖会上更是广受追捧,大放异彩,突破百万元成交记录的珍稀银币也屡见不鲜。如在2008年5月下旬,北京诚轩春拍“钱币、邮品”专场中,一枚1867年“上海一两无射线版”银币样币,因品相完美无瑕,成交价高达134.4万元;两枚一组的“民国二十一年孙中山像金本位”半圆、壹亳银币样币也分别以人民币168万元和1232万元的高价成交。  相似文献   

18.
近年出版的北京市钱币学会编《崇宁通宝分类图谱》是一部比较全面反映“崇宁通宝”各种版别钱币的专著,可还是没能囊括“崇宁通宝”的全部版式,时有新面貌悄然面世。前不久,笔者淘得一枚出谱大字版“崇宁通宝”,钱径32.2毫米,穿径8.5毫米,厚3毫米,重14.4克。钱体厚重,青  相似文献   

19.
尹新荣 《收藏》2008,(7):121-121
2005年10月笔者在烟台市福山区城里村收集到一枚比较特殊的“乾隆通宝”大样钱(见图)。当时来不及与老农细细侃价,就按他的要价以500元买下了这枚钱币。  相似文献   

20.
一刀平五千     
南方云 《收藏界》2013,(12):89-89
数年前,我偶然得到一枚吉钱币,它的学名叫“一刀平五千”。此币长约7.5厘米,廓宽约3厘米,厚约0.5厘米,重约30克。币面铭文“一刀平五千”五字书写流畅,气势生动,毫不呆滞,承袭了战国时期币面铭文一笔过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