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党90周年对外报道,我们以"红色足迹"和"执政新观察"为主题,举办了新华社对外部和15个国内分社记者参加的建党报道专题策划会,并从其他新闻单位的做法中汲取灵感。这里面的"红色足迹",  相似文献   

2.
每年的1月是地方“两会”季,往年此时,新华社多媒体待编稿库里的分社来稿零零总总,稿件数量不少,但编辑们仍感到适合对外报道的并不多。 作为今年提升国内分社对外报道水平的一项创新之举,新华社对外部领导派我前往西藏,与分社记者一起跑两会,共同挖掘鲜活的会议新闻。西藏分社领导给予大力支持,打通采访渠道。在十天时间里,我和分社记者在策划、采访、写作、编辑上试图充分满足外界对西藏的好奇和质疑,在提高地方两会对外报道的针对性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5月12日出版的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杂志(Nature),刊登了新华社对外部中国特稿社喻菲与广东分社扶庆撰写的深度报道《聚焦广州:从贸易枢纽到创新热土》(Spotlight on Guangzhou:trade hub to innovation hotbed)。这是中国特稿社首次为英国《自然》杂志撰稿,也是为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供稿中断数年后,再度登陆国际顶级专业期刊。  相似文献   

4.
在新华社对外部工作几十年都是做编辑,2005年5月被派驻新华社澳门特区分社后,我终于得以一圆记者梦——而且,是在那么一个特别的环境下履行记者职责。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调研、观察、研究、思考和采访写作、摄影,经历了由在后方长期当编辑到做一线采访记者的转变,体会做一名文字和摄影记者的酸甜苦辣。1600多篇各种体裁稿件,200幅新闻图片,展示的不仅是辛劳,更是点滴体会和些许收获。  相似文献   

5.
2010年9月,笔者从新华社对外部调到华盛顿分社担任经济记者,由国内从事对外报道的阵地来到了与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彭博等国际一流媒体同场竞技的国际新闻报道工作的第一线。在紧张而兴奋的工作中,笔者既体会到在华府这座全球“新闻富矿”中开采“新闻宝石”的忙碌和充实的节奏;也感受到,在这个微观层面上,如果努力以新华社“阵地前移”、打造世界性现代国家通讯社的目标来要求自己,便会得到较大的提高与收获。  相似文献   

6.
2011年1月17日,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纽约时报广场首播,成为胡锦涛访美期间一个有意味的插曲。新华社对外部积极呼应海外分社报道,在北京连发三稿:《感动中国的面孔亮相纽约时报广场》、《“世界十字路口”讲述真实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片制作团队讲述创作故事》、《探寻国家形象片中的“草根英雄”》,被法新社、《南华早报》、《中国日报》等海内外英文媒体转载。  相似文献   

7.
从1994年6月至1998年7月,我在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整整工作了4年。4年间,经历了香港后过渡期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它回归祖国的历史性时刻,也感受了亚洲金融风波对年轻特区的最初冲击。回到总社工作后,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香港的变化,尤其是传媒业的变化。现写下以下文字,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  相似文献   

8.
业界信息     
新华网奥运媒体大战一触即发国外媒体更关注非赛事新闻除了奥运赛事,国外媒体关注什么?新华社的一个调查给出了部分答案。新华社对外部所属的中国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中国国家形象塑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周报社非洲分社在正式成立一周年之际,与南非FrontierAdvisory咨询公司合作,于2013年2月21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成功举办了首届"中非交流论坛",来自南非金融、贸易、商界高层管理人员,部分政界及研究机构人员,南非新闻机构,中国驻南非外交官以及中国驻南非记者共70余人参加。论坛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就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经济社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8月,新华社对外部开设的"行走中国"(Around China)栏目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这个栏目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在新闻战线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指示精神,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而专门开设的。新华社对外部认真确定蹲点调研联系点和实践基地,领导同志带头深入基层采访调研,采编业务骨干充分发挥核心和引领作用。自2011年9月2日播发第一条"行走中国"栏目稿《义乌商人"衣锦还乡"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11.
<正>近来,新华社上下劲吹融合发展之"风",海外分社闻"风"而动。新华社欧洲总分社作为海外试验田,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做出了多种尝试,收到了积极效果。2 014年9月15日新华社总编室在《值班简报》第176期援引新媒体中心统计数据称:9月1日至7日,欧洲总分社以"新华欧洲"账号为新华社发布客户端供稿186条,位居客户端媒体账号第一名。欧洲总分社自8月11日开始以"新华欧洲"账号为新华社发布客户端供稿以来,稿件  相似文献   

12.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这句话适用于舞台作品,也适用于大部分经济新闻报道。2009年11月至12月,和新华社对外部经济室副主任林建杨、新华社山东分社对外室副主任刘宝森、新华社福建分社对外室记者李慧颖一起,我们一行四人的采访行程涉足青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6月6日至19日,在香港回归20周年和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根与魂——忆江南·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于香港举办。6日晚,展览在浙江戏曲联唱中拉开序幕。展厅布置成一个三进的传统江南院落,展览立足浙江禀赋,突出浙江风韵,反映浙江非遗的精华,表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宁心境,给了香港市民和游客一次精彩的呈现。  相似文献   

14.
《对外大传播》2008,(8):4-4
除了奥运赛事,国外媒体关注什么?新华社的一个调查给出了部分答案。新华社对外部所属的中国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专项课题组。课题组对关注北京奥运的外国记者的抽样问卷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15.
<正>熊猫、长城、恐龙……推特、脸书编辑可以列举出很多类似的"杀手锏"。涉及这些主题的推文在境外社交媒体上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广泛采用。这些"杀手锏"背后有没有规律?2013年2月,新华社对外部正式开始运行英文推特账号China Xinhua News和英文脸书账号Xinhua News Agency,截至2014年12月25日粉丝数量已分别达到125万和63万。这两个账号不仅为对外英文稿件开辟直接与海外受众接触的渠道,而且也为传统英文报道提供素材,其所反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5月22日上午,对很多人来说,最先得知的乌鲁木齐早市暴恐案消息,来自新华社的英文微博报道。其时,各新闻客户端不约而同地援引了新浪微博上一个"新华-我报道"帐号的简短消息:"突发事件:中国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发生爆炸,伤亡不详"。"新华-我报道"是新华社对外部英文报道的官微,这个落户于新浪微博的社交媒体帐号知名度颇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国内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它常常领先一  相似文献   

17.
<正>如何顺应全球媒体融合的大潮流进行自我变革,更好地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以新华社为代表的中央外宣媒体当下面临的重要课题。欧洲是中西方媒体交锋的前沿阵地,新华社在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设有欧洲总分社,统辖新华社全欧40个分社的报道和管理工作。近年来,新华社欧洲总分社在深入调研欧洲媒体融合形势基础上,着力提升报道水平,打造"网上通  相似文献   

18.
2012年9月,为应对重大涉华舆情和重大涉华关切,加强英文言论报道和深度报道,新华社对外部成立由资深编辑记者领衔、跨采编室的英文评论小组。报道组成立半年多来,依托"中国声音"栏目,坚持用"西方听得懂的方式"发出中国声音、表达中国立场,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温哥华或列治文航海节去年,2015年7月11日,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10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国航海节十周年纪念日。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航海事业密不可分。世界上不少海洋国家都有自己的航海节或海洋日,每到这一天都会隆重庆祝一番。去年8月,笔者到加拿大温哥华时,正逢一年一度的航海节。温哥华航海节也称列治  相似文献   

20.
晓柒 《文化交流》2016,(12):42-44
正2016年11月3日,被誉为"东方版奥黛丽·赫本""香港最漂亮女演员"夏梦去世,享年83岁。夏梦自上世纪50年代起,在香港从影17年,演过38部电影,塑造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后来许多香港明星心中的"大明星"。我与这位女星曾有三"面"之缘,值得回忆。一面:画中情思最早的"谋面"在照片上。201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