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刊讯"中俄文化对话"国际研讨会于2014年10月10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资深教授黄会林以通讯方式做主旨发言"第三极文化的构想"。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致开幕词,俄罗斯著名汉学家、远东研究所卢基亚诺夫院士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2013年11月2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跨文化语境下的文化共享"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行。会议由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傅红星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郝芳华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教授出席并分别致辞。海内外嘉宾张维为、成中英、焦雄屏、克利斯朵夫、于丹等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受邀出席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2014年11月28-2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会林文化基金和英文国际期刊《中国文化国际传播(ICCC)》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年会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与文化形象"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组织了两场大会发言、四场圆桌论坛,聚集了60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实践家。与会学者探讨了全球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历史、现状和问题,共同关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遭遇的碰撞和冲突,探讨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道路,为基于新媒介的"第三极文化"跨文化传播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6月2日,第六届文化创新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承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文化形象建构""跨文化传播的思维和策略""跨文化传播的实践与经验"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2016年2月27日,第二届"会林文化奖"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中国著名比较文学家、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和美国哲学家、夏威夷大学安乐哲教授共获该奖。乐黛云先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她与汤一介先生被称为"学界双璧",在中国比较文学和中国哲学与国学方面互为裨益,携手推动了中国比较文学从复兴走向繁荣,逐渐成长为国际比较文学界的一支重要力量。乐黛云先生著有《比  相似文献   

6.
斯洛伐克汉学家(一)徐宗才高利克(MariánGálik马立安高利克),斯洛伐克著名汉学家、文学家、翻译家,考门斯基大学教授,中国华东师大顾问教授,中国茅盾研究会会员,中国冰心研究会会员,国际南社学会会员,曾任斯洛伐克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副所长、东方学协...  相似文献   

7.
《对外大传播》2009,(1):57-57
魏柳南(LionelVairon),法国汉学家,曾任记者、编辑、法国常驻亚太地区外交官,还曾在伊拉克担任四年文化参赞。他目前在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高等商业学院、国防高级研究院、圣西尔军校教授中国地缘政治和中国现代政治等课程,并在法国三军防务学院主持中国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解不同国家民众对于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程度以及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接触意愿,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联合国际著名调研平台Survey Sampling International(SSI),于2015年底至2016年初,共计三个月的周期,开展了第二次《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与意愿》年度大型跨国调查。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不同国家民众对于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程度以及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接触意愿,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联合国际调研平台SSI于2017年开展第三次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研.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2015年11月27-2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主题为"中国文化的世界价值"的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在致辞中指出,研讨会从历史、现实、理论和实践等多个维度,探讨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方式,探寻在相互沟通、理解、尊重基础上的多元化发展道路。来自国内外的近80位嘉宾出席了会议,其中8位嘉宾分别就以下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理论与实践:构建当代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上的沟通》《中国文化的普  相似文献   

11.
日前,由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中国企业文化协会、中国策划协会、中国国际网络电视台、中国当代名人研究院主办的2004年中国策划年会暨首届中国“诸葛亮”策划奖评选在北京隆重召开。在本届代表中国最高策划水平的评选会上,本刊被评为“中国最具传播力媒介策划机构”。事业成功,策划先行。一年一度的中国策划年会例来是中国策划界乃至中国企业界的重头大戏。在本届以“策划创造财富”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解不同国家民众对于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程度以及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接触意愿,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联合国际著名调研平台Survey Sampling International(SSI),于2015年底至2016年初,共计三个月的周期,开展了第二次《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与意愿》年度大型跨国调查。考虑到整个调研报告体量,为了让相关问题分析更为聚焦,课题组将调研报告分解为中国文化符号认知与偏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解不同国家民众对于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程度以及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接触意愿,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联合国际著名调研平台Survey Sampling International(SSI),于2015年底至2016年初,共计三个月的周期,开展了第二次《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与意愿》年度大型跨国调查。考虑到整个调研报告体量,为了让相关问题分析更为聚焦,课题组将调研报告分解为中国文化符号认知与偏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为纪念德国著名汉学家和语言学家甲柏连孜(Georg von der Gabelentz,1840—1893),北京外国语大学在2017年4月1日-2日举办题为"作为汉学家和语言学家的甲柏连孜——历史与前瞻"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由北外全球史研究院院长李雪涛教授主持,20多位中外语言学界的著名学者出席会议,在讨论中提供了具有国际眼光的开放性的研究视角。甲柏连孜所著《汉文经  相似文献   

15.
2018年7月6日,在美国举行的好莱坞洛杉矶电影节上,来自中国蓝海集团与中版昆仑传媒制作的纪录片《禅门七日》获得最佳纪录片奖.该片是为数不多的在美国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纪录片,也是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的影视作品被西方主流社会的一次认可.一时间,《禅门七日》获奖的消息被200多家国际媒体报道,其中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彭博电视台、欧洲新闻台、美联社、彭博社、全美广播公司(NBC)、美国福克斯广播公司(Fox)、美国广播公司(ABC).  相似文献   

16.
万全  杨佳  陈建 《对外大传播》2014,(9):F0002-F0002
正8月22日,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研究院在京举行颁奖仪式,代表国际翻译家联盟授予我国著名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先生国际译联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中国翻译协会会长李肇星,中国外文局局长、中国翻译研究院院长周明伟,北京大学副校长高松,中国译协第一常务副会长郭晓勇出席仪式并致辞;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唐闻生为许渊冲先生颁奖。许先生就读西南联大时的两位同窗好  相似文献   

17.
正参加考察调研浙江乡村振兴发展经验的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教授穆赫辛·法尔加尼,是知名的汉学家、翻译家,曾于2013年获得第七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16年获得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颁发的"中国阿拉伯友好杰出贡献奖"。虽然诸多荣誉加身,但穆赫辛却有着更胜于常人的勤奋和谦逊。相比汉学家,他更愿意被看作一个希望向埃及乃至阿拉伯民众介绍中国文化的平凡译者、一个  相似文献   

18.
在去年台北欧洲汉学史国际学术会议上,加拿大M.Dolezlova女教授的《欧洲现代中国文学之研究》指出:第一个在欧洲介绍及评介中国现代文学的是俄国著名汉学家阿列克塞耶夫(A.M.Alexeev)院士。这对我及其他参加该会的俄国汉学家启发很大。  相似文献   

19.
仲潜 《文化交流》2012,(8):32-35
2012年5月29日至6月5日,在立陶宛孔子学院的促成下,立陶宛维尔纽斯艺术学院教授、国际知名艺术家托马斯来到衢州寻求文化交流,随行的还有立陶宛汉学家、摄影家鲁玉华女士。离别衢州时,托马斯眼中饱含泪水告诉送行的朋友:“我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来自衢州。”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不同国家民众对于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程度以及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接触意愿,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联合国际调研平台SSI于2017年开展第三次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研。考虑到整个调研报告体量,为了让相关问题分析更为聚焦,课题组将调研报告分解为中国文化符号认知与印象、中国文化接触意愿与渠道、中国文化产品与文化活动偏好三个分主题进行数据呈现。此文为系列报告的第一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