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内媒体忙着报道各地打拐行动的成果时,法新社的报道“Desperate Parents roam China to find kidnapped children”(《为寻子,绝望的父母走遍中国》)一文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和报道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对这篇文章的解读能够对国内媒体的报道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对外报道既涉及我们国内的经济活动,又涵盖了我国与世界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往来,对经济报道范畴的理解,关系到我们以什么样的范围、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会议新闻内容繁多、形式多样,对于传达方针政策以及使大众了解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外报道的重要信息来源。然而,中国会议报道长期以来存在写法死板、内容雷同、形式单一、针对性弱等顽疾。在对外报道中,应避免简单照搬国内会议报道方式,针对国外受众信息需求和接受习惯,改进会议报道的方式和方法,提升传播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国内信息流传播速度与广度的增大,海外媒体关于中国新闻的报道正在从以时政、经济新闻为主的格局,转向报道更多的社会文化新闻,国内民众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海外议题设置。人们看到越来越多类似大妈广场舞、羊年说羊、Duang这样非常接地气的中国新闻正在进入海外主流媒体和新闻网站的视野。这些外媒报道其实就像一面镜子,从不同角度照出了  相似文献   

5.
建党90周年对外报道,我们以"红色足迹"和"执政新观察"为主题,举办了新华社对外部和15个国内分社记者参加的建党报道专题策划会,并从其他新闻单位的做法中汲取灵感。这里面的"红色足迹",  相似文献   

6.
新华社的国际新闻报道由4大块组成,即对内报道(包括公开报道、参考报道和信息报道)、对外报道(中、英、法、俄、阿6种文字发稿)、摄影报道和音像报道。首先介绍新华社国际新闻的对外报道。1983年,党中央批准将新华社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性通讯社,这就为新华社几千名职工确立了一个宏伟的奋斗目标。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新华社已经从一个长期面向国内的通讯社,初步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世界性通讯社。  相似文献   

7.
言论集纳     
突发事件一般都是重大事件,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注度,符合媒体有关新闻价值的诉求,所以媒体必然介入,必然报道,国内国外都是如此。像美国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后,国内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派重兵奔赴灾区报道;在日本,只要地震发生,媒体记者就会很快在灾区集结,这被看作是职业精神的表现。这是自然产生的现象:灾区现场是救援大战,荧屏上、版面上是新闻大战。应当承认,媒体的总动  相似文献   

8.
国内旅游发展规划研究成果呈现出学术研究起步较早、数量增长缓慢,报纸报道数量增长快、地域分布广泛,总数量增长速度较社科科学研究成果数量增长慢的特点。研究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学术研究系统性不够;二是报道缺乏深度、连续性和系统性;三是研究成果产出总体有下降趋势。国内旅游发展规划应强化理论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专题报道,挖掘深度信息,充分发挥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意义上,一个国家国内的传播活动与这个国家的对外传播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区分。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内外分家"的局面逐渐发生了改变,开始出现"内宣外宣不分家"的格局。而这种格局的一种表现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的现象,即国际媒体的涉华报道对发生在中国国内的、极具本土意义的新闻越来越感兴趣,报道的规模和时效性也在不断升级,以至于内宣媒体正在成为外媒报道的议程设置者。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5月22日上午,对很多人来说,最先得知的乌鲁木齐早市暴恐案消息,来自新华社的英文微博报道。其时,各新闻客户端不约而同地援引了新浪微博上一个"新华-我报道"帐号的简短消息:"突发事件:中国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发生爆炸,伤亡不详"。"新华-我报道"是新华社对外部英文报道的官微,这个落户于新浪微博的社交媒体帐号知名度颇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国内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它常常领先一  相似文献   

11.
正安德鲁·雅各布斯(Andrew Jacobs)是《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的记者,作为汉语学习者,20世纪80年代他就来过中国。1998年安德鲁进入《纽约时报》工作,2008年被派驻北京。五年多来他发表了许多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的报道,一些报道也曾在国内引起争议,并引发他与读者的探讨。本文作者在对于《纽约时报》中国民族问题报道的内容分析研究中发现该报大量集中报道藏族和维吾尔族,2008年以后相关报道更明显增多,报道题材则多聚焦冲突。这是报纸或记者主观故意的偏见作祟,还是意识形态框架下的下意识行为,抑或是新闻操作的规律、手  相似文献   

12.
地域形象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陕西地域形象的发展和现状对于陕西在国内乃至国际社会的定位有着重要意义。该研究从评价理论视角考察《中国日报》2001年5月1日到2022年3月16日有关陕西的新闻报道,通过对语料的报道主题、话语建构及情感态度进行分析,借助高频词、词丛、检索行等语料库路径,对文本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究媒体中的陕西外宣形象。研究发现:《中国日报》20年来对于陕西的报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民生、医疗等方面,报道内容很全面,且正面报道远多于负面报道,但是报道主要集中在陕西整体和省会城市西安,关于地级市的报道偏少。  相似文献   

13.
吴越川 《文化交流》2012,(12):35-38
2012年8月26日,中央电视台13套《新闻直播间》栏目对网页游戏行业进行了关注。报道特别提出网页游戏迅猛的增势以及大力发展民族原创页游的必要性。其实,早在两年前的2010年9月初,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就提出,国际业界应多关注中国元素的页游。同年12月,新闻联播有有关国内大型页游平台GAME2的报道:国内页游被外国所熟知的并非只有"made in China"的"免费道具"模式,更多的是我们的文化。页游在短短两年里完成了质的蜕变。  相似文献   

14.
30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但是,一些西方媒体往往对我国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夸张性的报道,无理指责我国的国内事务。  相似文献   

15.
正话语表述要有受众意识曾有一位海外资深华文媒体人就我们的华文报道,问过我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中文语汇那么丰富多彩,为何有些稿件中总是"抓"住一个"搞"字不放?二是"报一箭之仇"、"杀入决赛"、"厮杀对决"、"拼死一搏"这样的表述在体育报道中屡不鲜见,赛事新闻为何要写得如此"杀气腾腾"呢?这种现象的确在报道中常见。在日常的国内报道中,特别是涉及工作部署、政策实施、方针落实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基于传播受众的分布差异,新闻报道被分成对内报道与对外报道两种类型。然而,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传媒的勃兴,以及世界上富有竞争力的传媒集团信息采集的全球化发展和本地化策略,传统形势下所区分的国内受众与境外受众的界限正在模糊。以网络媒体为例,  相似文献   

17.
"与世界对话"活动是由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联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和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系列品牌活动,活动的主要参与人群为国内的大学校园媒体记者,活动旨在为国内的大学生记者打造一个与国际高端政治家、企业家、学者以及各国青年领袖交流沟通的平台,以期让大学生媒体记者进一步了解世界,报道世界,并向世界展示新一代中国青年的风采。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升,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持续增强,外媒对中国的关注度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的对外报道面临着来自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双重挑战:一方面要向世界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时代故事,另一方面也要在国际报道中突出中国视角、表达中国立场、传递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雾霾"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热词",雾霾天气频发,不仅牵动着国内民众的神经,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际媒体争相对其进行报道。当代社会,国际新闻媒介的报道,尤其是西方主流媒体的新闻和言论中所呈现出的虚拟形象,对于一国国际形象的建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西方媒体如何反映和解读中国雾霾问题,对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开展雾霾等话题的对外报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外媒所呈现的中国雾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国内主流媒体的海外记者站点数和驻外记者数量迅速增加。如何在全新的全球传播生态中,创新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与解读中发出中国的声音,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国内媒体的海外记者队伍的体制和机制上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人员数量与国际一流媒体相比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驻外记者的专业素质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对于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