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晋察冀画报》是在中国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办的第一家以刊登照片为主的综合性画报,1942年7月7日出版的第一期《晋察冀画报》也是中国人民第一部革命摄影集。文章通过介绍《晋察冀画报》的筹备和创刊,以及它的连续出版,揭示了《晋察冀画报》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
1999年10月8日,创刊40多年的《广东画报》正式改名为《城市画报》,新刊头CI被设计成“画报”两字特大,“城市”两字特小的样式(见图1中)。初创刊的《城市画报》带有明显的地域性色彩,宣传口号是“带给你一个全资讯的广州”。  相似文献   

3.
1926年2月15日,上海街头报童手举一册崭新的大型画报高声叫卖,画报封面是手捧鲜花、笑靥迎人的妙龄女郎大幅玉照,她就是日后红极一时的影星胡蝶,这本画报就是享誉海内外的民国第一画报《良友》。  相似文献   

4.
李瑜 《今传媒》2017,25(11)
《山东画报》创刊于1943年,荣获过首届国家期刊奖,蝉联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获新中国六十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以及2015中国百强报刊.同属画报行业,且《陕西画报》与《山东画报》的办刊定位均属省级时政类新闻综合期刊,稿件范畴皆以本省省情为主,反映本省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内容.因此,对《山东画报》的编辑思想进行梳理亦是对《陕西画报》的反观,同时,帮助我们择其优,避其劣,对如何办好《陕西画报》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5.
柳军 《军事记者》2011,(11):56-57
《解放军画报》创刊于1951年2月,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刊名,其前身是红军时期的《红星画报》、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画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华北画报》,迄今已出版833期,海内外发行约2.2亿册。作为建国后我军最早创刊的媒体之一,《解放军画报》是全国唯一的大型军事画刊。在全媒体时代.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只有增强危机感、发挥主动性,努力提升《解放军画报》的竞争力.我们才能巩固和发展好这块中国军事新闻摄影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6.
《点石斋画报》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期刊在中国期刊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对《点石斋画报》投入了相当大的关注。本文选取2000年至2011年的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对该画报反映的时事政治、科技与医学、文化历史和书画艺术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对该画报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7.
朱灿飞 《青年记者》2008,(10):97-98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画报”蔚然成风。1926年面世的《北洋画报》,应北方画报完全缺乏之运而生。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对《北洋画报》作综合分析,既是重读历史,感受时代特色,同时,今人也可以从中获取启示。  相似文献   

8.
陈江 《出版史料》2002,(3):97-99
1896年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热情宣传西学,影响巨大,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同时也推动了我国期刊事业的蓬勃发展,形成我国期刊史上第一次办刊热。早于《时务报》创刊12年的《点石斋画报》可以称为画报中的《时务报》,它的巨大影响和历史功绩同样在于它主要传介了西学;鲁迅评价说:“这画报的势力,当时是很大的,流行各省,算是要知道‘时务’——这名称在那时,  相似文献   

9.
王娟 《出版史料》2010,(1):82-87
《启蒙画报》是清代末年中国北方出版的第一份画报,1902年6月23日创刊,1904年初停刊,前后持续了近两年的时间。创办人为彭翼仲先生。彭翼仲先生共创办了三份报刊,分别为面向不同层面读者的《启蒙画报》《京话日报》和《中华报》。《启蒙画报》的对象为“童蒙”,用白话。  相似文献   

10.
范钦尧 《军事记者》2006,(10):54-54
刚刚收到由月刊改为半月刊的第一期《解放军画报》,十分欣喜。每当收到《解放军画报》,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我都会放下手头工作一睹为快,这已成为自己学习业务了解信息的习惯。当得到这期凝聚着军报各级领导及画报编辑部全体同志智慧和辛勤汗水的新版画报时,正值午休时间,我手捧着画报即被封面上孙晓青拍摄的《海疆卫士》吸引住了。三位士兵的剪影构成了《解放军画报》的新面孔,这是一副俊俏的面孔。低角度的拍摄让霞光映满了海疆,衬托着士兵的阳刚之美,烘托《海疆卫士》肩负的重任,展示着军人大海一样的情怀,引导着读者的视觉随着画面向无垠的…  相似文献   

11.
段力  苗健 《今传媒》2020,28(1):96-98
陈沂,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政治部文化部首任部长,兼解放军画报社首任社长(1950年9月至1953年5月)。陈沂领导了解放军画报社的创建与《解放军画报》的创办,亲自为《解放军画报》撰写发刊词,规定了《解放军画报》的四项历史使命,参与《解放军画报》的编辑出版工作。在他担任解放军画报社社长的两年多时间,《解放军画报》迅速打开局面,成为深受军内外读者喜欢的国家级摄影画报。  相似文献   

12.
创刊于上世纪20年代的《良友》画报,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画报之一。起初,它记录上海都市生活,构建都市图像,是文明生活理念的倡导者。抗日战争爆发后,《良友》画报迅速调整刊物风格,全力配合抗战宣传工作。在抗战时期,《良友》画报的新闻活动历经四年余,它以服务抗战为准则,以图说新闻的方式宣传抗日救亡。  相似文献   

13.
《解放军画报》创刊60年来经历过多少次改版,已经不好统计了。2006年7月1日改为半月刊,应该算是大获成功的一次改版。画报的这次改版,好评如潮,获奖连连,发行量逐年攀升。  相似文献   

14.
新闻画报用"选择新闻中可嘉可惊之事,绘制成图,并附事略"的模式,将新闻事件迅速传播到社会各个层面。1890年创办的《飞影阁画报》,内容偏于闾巷传闻和上海女性生活,使得《飞影阁画报》成为研究旧上海风俗民情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5.
前两年,马国亮《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出版,马上成为畅销书,好评如潮。此书曾在1984年复刊的《良友》画报连载,由于那次复刊是在香港,故内地读者知之不多。本书披露了许多  相似文献   

16.
沙飞与《晋察冀画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 《军事记者》2003,(4):64-67
沙飞是我军第一位专职摄影记者,《晋察冀画报》是我党我军的第一份新闻摄影画报,这两个第一,奠定了他与它在中国新闻摄影史的特殊地位。 沙飞是《晋察冀画报》的创建者 沙飞是《晋察冀画报》的创建者,因为创办画报的倡议由他提起,筹建画报由他负责完成,画报的正常出版由他领导统筹。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总政治部的批复,《解放军画报》从2006年7月起改为半月刊,这是军画报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是军画报办刊思想、编辑理念的一次创新。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与写作》2007,(9):I0001-I0001
江有生,原名江文著,1921年生于日本横滨,原籍广东中山下栅(今属珠海).1942年参加新四军,历任一旅战地服务团漫画木刻组组长、《苏中画报》主编、第三野战军文工团美术股长、《华东画报》记者、江苏《新华日报》编委,美术摄影组长、《漫画》杂志编辑部副主任、《讽刺与幽默》编委.出版有《江有生漫画》,《江有生漫画选》等.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世纪第一个春天到来之际,《解放军画报》迎来了创刊 50周年纪念日。《解放军画报》是我军以摄影图片为主要宣传手段的综合性月刊,于 1951年 2月正式创刊的。作为中央军委的重要喉舌之一,《解放军画报》面向部队、贴近基层,满腔热情地宣传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治军决策,宣传人民军队的先进典型,宣传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果。它是我军对内宣传教育的阵地,对外介绍人民军队的形象化窗口。   50年光影写军史,《解放军画报》已出版 644期,发行 1.5亿册,发行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1999年,该画报被国家新闻出…  相似文献   

20.
现在说起“梁得所和他的《大众画报》”被遗忘,缺少一个前提——他们是被历史遗忘的,还是被某一人群遗忘的——这关系遗忘的重量。这个历史的具体是什么,是艺术史,是文化史,还是其它什么史?此处的某一群人应该是梁得所的同行们,往低了说,画报这个行当“在文化界是被当作不正经的。”(邵洵美《画报在文化界的地位》,1934年10月10日《时代图画》半月刊第6卷第12期)往高了说,梁得所是被近现代画报史遗忘的——而这个“近现代画报史”迄今仍只是个概念并无一部成文的专著。在画报史尚无着落的大的尴尬下,一个人与一本画报的被忽略,其实本不碍文化的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