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中国传统音乐在长期的文化积累与审美追求中,形成了以线性形态为根本特征的音乐表现形式,这种横向的线性形态基于深厚的文化基础与音律基础,显示出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民族精神和审美习惯。线性形态的音乐语言具体表现在调式调性转换和旋律发展多个方面。把握传统音乐的线性特征,是深刻解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涵、完善中国传统音乐保护工作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汤蓉 《考试周刊》2010,(15):30-31
不同文化氛围中的广告创意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对于有5000年文化史的中国人而言,其传统审美形态对现代广告创意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正是立足于中国传统审美形态中的“情”、“和”、“度”三个角度分析体现在现代广告创意中的中国传统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流行的中国古代审美形态,具有传承性、技术性、图像性、展演性和实用性特征,是中国文化稳态发展和文化主体性的表现;当代流行的本土化了的西方审美形态体现了西方血统与中国精神的融合;当代中西相通的传统审美形态,具有普遍性、愉悦性和大众性特点,表现了中西审美形态沟通的现实性;当代正在生成的戏仿、冏和风貌等审美形态,具有开心、巧智、解构和无美而乐的特点,体现了后现代价值观。当代中国审美形态的存在和发展,展现了中国审美形态的丰富性、传承性、主体性,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曹禺的早期剧作从头至尾演绎对真善美的真诚追求。从审美形态看,它们都弥漫着一种浓郁的诗化风格。诗意使曹禺的戏剧获得了澄明的生命境界。这些都是曹禺对西方戏剧和中国传统戏曲的审美本质深刻领悟与探索的结果。通过曹禺前期作品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心理,可从“节奏”和“意境”两大方面透视其审美形态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凤凰卫视独具特色的传播形态和广泛影响已成为当前国内外传媒界关注和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试对凤凰卫视的传播形态和特色进行审美观照,以凤凰卫视中文台和资讯台的部分节目和传媒人为研究蓝本,剖析凤凰两极交融、和而不同的传播形态,探究和解读凤凰审美艺术特色,认为凤凰卫视独特新颖在于中国特色与世界潮流的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陌生化"与"日常态"的共存,"故事性"与"新闻性"的并重.  相似文献   

6.
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在中国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界域和审美定位。研究其渊源和发展之道就是要准确地把握剪纸艺术这一中国最富代表性的本土艺术的内涵,同时通过对剪纸艺术形态产生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内涵的探究,找出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剪纸艺术的碰撞点,扬弃地传承传统形态中的"形"与"意",探索出一条现代剪纸艺术延展的本土化之路。  相似文献   

7.
浅析学术职业的历史发展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学术职业是西方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专门术语,但以学术作为物质意义上的职业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其历史发展形态,即:学术职业的官学形态、宗师形态和专业化形态。本文对这三种形态的产生、发展及其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尽管当前专业化形态是学术职业存在的主要形态,但官学形态、宗师形态仍然对各国的学术职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学术职业历史形态的研究主要是为解决渊源于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学术职业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怪诞审美形态演变的客观原因,是审美对象丑恶内容中的害与滑稽方式的反常性,主观原因,是审美主体善恶观念及生活经验的变化。怪诞演变最典型的历时形态有古代的传统的现代的后现代的,怪诞演变最鲜明的异域形态。是精神内核迥异的希腊文明希伯来(基督教)文明与儒道禅文化造成的中西方怪诞艺术。  相似文献   

9.
沂蒙山民间美术具有程式性、传承性、规范性的题材内容与图案纹样。无论是材质、内容、图案纹样以及色彩等,都显示了老百姓选择意愿和审美趣味的趋向性。各种民间艺术形态对如何保持民族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冲击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本文以各种民间美术形态的图式意蕴,深入阐释了民间美术深刻文化内涵和本源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绘画审美随着人的存在状态的变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断积淀和演化,经历了一个不断内化、精致化、复杂化的演变过程,经历了“形似”“传神…‘气韵生动”“意境”这几个主要的审美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1.
传统理论仅从"作家的心灵表现"来理解"表现说"还很不充分。"表现说"作为现代文学理论诞生阶段的学说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才是这一学说的思想基础。与"表现说"思想的相适应的总体形式观念可以用"审美形式"来概括,它在性质上是一种"主体性关系话语"。康德的"中介审美形式"重在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形而上的审美沟通抽象思辨方面,席勒的"实践审美形式"重在形而下的艺术的社会审美教育和人性养成方面,黑格尔的"理念审美形式"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以"历史"贯穿了康德和席勒的抽象思辨与社会实践,完成了审美形式思想的综合。  相似文献   

12.
向先清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3):18-21,33
民俗摄影的兴起和发展是时代的产物,是当今社会民俗受到重视的表现。通过分析民俗摄影的兴起、民俗摄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众文化等现代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民俗摄影在今天的价值:民俗摄影已经成为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民俗记忆。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今天,人们通过民俗摄影这种艺术方式来表达他们对具有传统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民俗的关注,来表达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依恋。这实际上是现代人在精神家园丧失之后对现代社会的一种反思,是人们对现代性的一种美学反应。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的角度切入 ,鲁迅小说是在近代文化冲突中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审美观照。在自觉的审美抉择之下 ,鲁迅以小说的形式进行着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这种审美的批判为人们反思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基点 ,也为文化的转型与再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这是鲁迅小说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之体现 ,也是鲁迅小说的文化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快餐文化作为现代商业社会的衍生品,在当代审美文化中是最具活力的文化形式之一.快餐文化借助现代媒体和商业手段逐渐取代精英文化的地位,致使审美文化的传统格局发生变化.快餐文化对单一的传统雅文化的创新新带来突破,它在催生新的文化制度的同时,也给人们和社会生活带来许多的负能量.  相似文献   

15.
1990年代以降,“中国审美学派”抓住有重大意义的时代问题,提出了新理性精神文论、文化诗学和审美超越论,弘扬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现代美学传统,有着鲜明的实践品格;在指导当今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提升民族人格修养与道德境界、有效参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等方面,“中国审美学派”及其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老腔这种民间大众文化形式,在其鲜明的群体性与质朴性、传统性与娱乐性、程式化与同一性特性中显现出强大的力量;在大众欣赏老腔,进行文化精神享受时,形成社会群体的世界观、信仰和伦理道德、审美意识,成为群体认同的渭南文化的象征符号。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讽是人类文化发展中自我反思的必然结果 ,传统的文化逻辑与现代文化意识猛烈冲撞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中国当代小说反讽形式的勃发。当代小说所普遍存在的言语反讽、情境反讽与结构性反讽等方式 ,构筑了多重反讽视境 ,从而促成了当代小说叙事艺术的超越性位移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刘师培等“前五四”学者将对文学审美形式的强调具体化和理论化为雅化文学观,客观上彰显了文学作为以一定形式美打动人的语言艺术的特征和审美特色,对于推进近代纯文学观念的生成具有理论铺垫的意义,是文学观念从传统走向近代的渐变中介,促进了文学研究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德国史学界提出的信仰告白化理论不仅是研究欧洲近代早期社会的重要理论范式和解释德国近现代历史的一种诠释模式,而且是西方史学界宗教改革研究的新理论。它运用文化史和社会史的研究方法来探讨欧洲近代早期社会宗教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关系。该理论作为德国史学发展的产物,其社会史和文化史研究方法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20世纪末德国史学发展的新趋向。因此。探讨信仰告白化理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德国史学的新发展和新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他者文化(主要是俄罗斯和中国)在审美角度上的新奇性,从而阐明其对伍尔夫在小说形式革新中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