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伤害事故是学校中最常发生的一类事故,2002年9月1日实施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此问题给予了明确的规范.但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对于自身在此类事故中应承担何种责任仍存在困惑,本文试对此问题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实施一周年:意义究竟是什么?《办法》于2002年9月1日起实施,这是教育界、司法界的一件大事。围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问题,多年来各方争论的焦点在于:学校对学生是否负有监护责任?也就是说,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承担责任的原则究竟是过错原则(即有过错才承担责任),还是无过错原则(即不论有无过错均要承担责任)?对这个问题的两种不同的回答,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行为和后果。在《办法》实施之前,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司法处理往往倾向于后一种观点,学校不论有无过错,动辄被判处赔偿巨款。学校对此战战兢兢,一些学校为…  相似文献   

3.
2002年9月1日实施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为解决棘手的校园伤害事故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法明确了学校与学生的非监护关系,强调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应根据管理行为是否有过错以及过错与事故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为更好地理解《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章“事故与责任”,笔者试从侵权理论和司法实践方面,作一些解读和探讨。一、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即民事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条件,是违法行为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的判断标准。按照《民法》的通说,构成一般民事责任应具备四个要件。1.损害…  相似文献   

4.
学生伤害事故的频频发生,对于学校可以说是百密一疏、防不胜防。《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确了学校不是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人,学校承担的是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但是“教育、管理和保护”落实到学校具体的工作中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有些学校对于学校、教师究竟应当履行什么样的职责一直感到困惑不清,这里,笔者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谈谈学校和教师在预防学生伤害事故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的特点决定了其是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环节,但在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后的责任承担问题一直是多方讨论的焦点。教育部出台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把学校的过错责任作为一般原则,《最  相似文献   

6.
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之责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生人身安全和有关人身伤害事故处理等问题,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而学校与学生及其监护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定性是学校承担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前提和核心问题。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下称《办法》)中规定了“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责任”。即学校与学生之间不是监护关系,但对于学校与学生及其监护人之间到底是怎样的法律关系,《办法》未予以明确,致使家长、学生对此存有误区,甚至认为《办法》出台是为了减轻学校的责任,有部门利益保护之嫌。实质上,《办法》的出台只是澄清了曾经的误区,《办法》旨在明…  相似文献   

7.
信息广场     
《班主任之友》2004,(11):59-62
广东出台《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实施细则《广东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于10月1日正式实施。据悉,在新法规中,有关校内的事故预防条例比重超过40%,突出以防为主的原则。事故发生学校要有赔偿金新法规中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各自职责,确立事故处理的程序并建立行政调解制度,落实学校赔偿金制度。《实施细则》指出,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安全工作列入学校目标管理的内容,定期检查学校预防和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情况,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校安全工作列为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学校安全工作实…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中小学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学生伤害事故也存在上升的势头。学生伤害事故日益成为困扰学校工作和阻滞学校发展的严重问题。案例1:某中心小学一住校学生在晚饭前一段时间,邀了几个学生下河洗澡,结果溺水身亡。死者家属要求学校赔偿。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二条第二款“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不承担事故责任”这一说法,学校不负事故责任。况且学生溺水事故发生后,学校积极组织打捞尸体、处理后事,学校无过错。不过事故的发生恰逢国庆来临,为确保稳定,同时基于人道…  相似文献   

9.
学校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民办学校数量将逐年增加,这样,学校事故该如何处理,将成为日益重要的话题。很多人认为,学校事故发生在学校,就是学校的责任,就应该由学校负责赔偿,这种观点是非常片面的,也无法律依据。学校事故由于伤害学生的身体,因而可能构成民事侵权行为、刑事犯罪行为或者行政违法行为。本文仅就民事侵权行为,应当由谁承担责任谈点个人的观点。笔者认为在学校事故的处理上,应该严格坚持过失责任原则,我国《民法通则》对侵权行为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除…  相似文献   

10.
2002年9月1日,国家教育部正式发布实施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发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划分、事故处理程序、损害赔偿及事故责任者如何处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为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然而,在郧县的一起学生伤害事故赔偿案中,《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遭遇了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新近颁布并于9月1日起实施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如重石击水,使本来就已沸沸扬扬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争论又起波澜。《办法》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及在学校安排参加的校外活动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作出了具体规定,为今后处理这类事故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依据。因其关系到中国两亿多名的在校学生的切身利益,《办法》引起了千千万万家庭和众多媒体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12.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教育》2002,(10):10-11
教育部最近发布第12号教育部令,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作出了具体规范。《办法》共分为:总则、事故与责任、事故处理程序、事故损害的赔偿、事故责任者的处理以及附则等6章40条。该《办法》的制定,主要目的在于指导和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学校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校园内学生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有些事故明明是学校的责任,可学校却不认账;而有些事故根本不关学校的事,可学生家长却要学校负全部责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扯不清、说不明的事情,原因就在于无法可依。从今年9月1日起,全国各学校开始实施《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教育部刚刚颁布的新法规。该《办法》不仅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作出了具体规范,而且对在校学生如果遭遇不幸,学校应该对哪些类型的伤害事故承担责任、对哪些类型的伤害事故不承担责任等,也作了明确规定。由于…  相似文献   

14.
在千呼万唤之中,2002年8月21日,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许多校长和教师为之欢欣鼓舞,认为《办法》的出台终于使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有法可依了,但也有人认为《办法》本身就存在着种种缺憾,并没有真正解决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问题。《办法》解决了“学校是不是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这一长期以来倍受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关注的问题。它明确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第七条),学校的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第五条);规定应采用过错责任原则认…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的同时,也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教育部专门制定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与此有关的权利义务关系和法律责任进行规范。本文试结合《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对在校学生伤害事故中的学校责任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各位方家。一、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应承担何种责任关于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所承担的责任,过去社会各界(包括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内)一般都认为学校承担的是监护责任,司法实践中也有不少法院是按监护责任来处…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小学校都将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作为学校的一项主要工作加以落实,但因为学生伤害事故本身具有的特点,其发生仍然是难以避免的。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在许多条款中都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程序加以规定,但其规定还过于原则化。在学校的实践中,学校具体可以参照以下几方面对已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进行处理。一、现场紧急处置1.提前制定处理预案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即对于学校来说,有过错担责任,无过错无责任。但即使学校对于伤害事故的发生并不存在过错,也有可能会因为对事故的处理和救治不及…  相似文献   

17.
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学生出现伤害事故后的责任承担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此规章颁布以前的诸如监护权问题、学校过错责任等等争议较大的一系列焦点问题也因此有了定论。过错责任原则是贯穿整个《办法》的基本原则。此《办法》的实施,也为相关方的行为提出了规范要求,使他们明确了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为预防学生在校期间出现人身伤害事故起到了重要作用。发生了伤害事故,甚至造成终生遗憾,谁承担责任也将无法挽回,因此要以预防为主、警钟长鸣、未雨绸缪。体育教学是…  相似文献   

18.
学校承担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范围、标准和赔偿依据,是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时,学校、家长和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教育部第十二号令《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颁布,从法的形式上回答了这些问题。所谓学生,一般是指在学校读书的人。由于历史原因,学生在我国已成为学龄青少年的一种特定的社会身份,一种特定的社会称谓。作为自然人,学龄青少年除了具有公民的社会身份,学生是其主要的社会身份。人们通常把在大中小学校读书的青少年公民,不论其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受到伤害,都称为“学生伤害事故”,且把事故与学校的责…  相似文献   

19.
2002年9月1日,由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办法》中涉及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具体有以下几点。《办法》提到了学校的场地、其他公用设施,以及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等,学校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办法》具体规定在6种情形的学生伤害事故中,如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学校无法律责任。其中,第(三…  相似文献   

20.
2002年9月1日实施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为解决棘手的校园伤害事故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法明确了学校与学生的非监护关系,强调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应根据管理行为是否有过错以及过错与事故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为更好地理解<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章"事故与责任",笔者试从侵权理论和司法实践方面,作一些解读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