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维刚 《内江科技》2012,(11):122+70
由于滨363块低渗透油藏井网适应性差,注采井距大,使得水驱开发效果差,区块采油速度低,储量动用较低。为了探讨适应该区块开发的合理井网井距,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及经济评价技术对不同井网、井距进行优化对比研究,通过综合对比得出,滨363块采用正方形反五点面积井网,井距180米开发,开发效果和经济收益最好。  相似文献   

2.
大王北油田大37块为一个多薄层、低渗透油藏,储层连通性差、注采井距大、层间动用差异大,油藏采收率较低。本文通过对该块剩余油分布状况的分析,研究了整体加密的可行性及挖掘非主力层潜力,以进一步提高主力层采收率。2006年,该块共钻加密新井45口,新增产能11×10t,油藏采收率提高5.0%。  相似文献   

3.
付新霞 《内江科技》2013,(2):37-38,45
桥东油田是胜利油田发现的73个油田,其中青东5块为桥东油田开发的主力区块,由于青东5块地处滩浅海,存在探井少,储量落实程度差,原油粘度高,井间产能差异大,开发风险大等开发难点,针对以上开发难点,建立青东5块地质模型,运用油藏工程及数值模拟方法,优化开发方式、井网、井距等关键开发技术政策,为青东5块的科学合理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及保障。  相似文献   

4.
李英  张燕  黄丽 《内江科技》2009,30(3):99-100
大37块属深层低渗透多薄层油藏,开发难度大。投入开发后,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油藏工程、采油工程、油气集输和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先进理论、技术,提高了大37块的油田开发水平,取得了很好的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家民 《内江科技》2014,(6):63-63,60
纯17-1块为多薄层常规低渗透油藏老区,储层物性差异大,岩性复杂,注水开发以来仍具有较大调整挖潜的潜力。为此开展了两类油藏差异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形成纯17-1低渗透油藏差异开发技术政策界限。在此基础上,开展差异开发井网井距优化技术、Ⅰ类层特高温化学驱技术、Ⅱ类层差异储层改造技术研究,形成纯17-1低渗透油藏差异开发关键技术,从而形成低渗透油藏差异开发提高采收率技术,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纯17-1块为多薄层常规低渗透油藏老区,储层物性差异大,岩性复杂,注水开发以来仍具有较大调整挖潜的潜力。为此开展了两类油藏差异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形成纯17-1低渗透油藏差异开发技术政策界限,在此基础上,开展差异开发井网井距优化技术、Ⅰ类层特高温化学驱技术、Ⅱ类层差异储层改造技术研究,形成纯17-1低渗透油藏差异开发关键技术,从而形成低渗透油藏差异开发提高采收率技术,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燕 《内江科技》2012,(12):155+157
C274区块为低孔、低渗、低粘度构造岩性稀油油藏,运用多种方法计算区块的合理井网井距,并在此基础上部署了五套方案,应用数值模拟模型对各套方案的开发指标模拟计算、经济指标对比分析,最终优选出开发指标和经济指标均较好的方案,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及现场实际确定该区块油藏的合理井网井距。  相似文献   

8.
薄层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耿生 《内江科技》2009,30(3):92-92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对王庄油田郑411块沙三上亚段1^#砂体超稠油藏水平井开发的井网、井距、布井范围、注采参数等进行了优化,形成薄层超稠油开发关键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实现了该区块产能突破。对谊类埋深大、有效厚度小、边底水的超稠油油藏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单家寺油田单2块沙一段油藏油层厚度大,原油粘度高,蒸汽吞吐地层压降大,油藏采收率低的问题,积极开展稠油复杂结构井开采方式的适应性研究,在对该油藏地质基础、开发状况等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整体部署,优化实施,稠油油藏复杂结构井开采方式在单2块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小营油田梁8块主力含油层系沙四上,平均孔隙度12.1%,渗透率5.9*10-3μm 2,储层薄、物性差。近年来实施老井改造、停产井恢复,取得一定效果但因地面不配套,注水跟不上,措施效果得不到保障。本次通过储层地质研究和开发规律通过缩小井距部署矢量井网、一体化治理改善了梁8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开展盐22块砂砾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建立了中深层砂砾岩注水效果分析评价方法,分析认为区块北部油井注水受效明显,南部油井注水受效相对较差,大小注采井网均见到明显注水效果,小井距井组注采效果好于大井距井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按照矢量化井网开发的思路,以井网适应性研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营11沙三低渗透油藏井网形式、井距、排距与储层非均质性、地应力方向的匹配关系,找到了一套改善营11沙三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途径,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丁文阁  滑辉  袁梅 《内江科技》2011,32(4):150+104-150,104
渤南油田义80块由于注采井网不完善、储量控制和水驱动用程度低、目前地层压降大,已经严重影响到油藏的开发效果,在精细地质研究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以完善注采井网为主的开发调整。调整后,义80块的开发效果明显提升,储量控制程度及水驱储量明显增加,区块整体产量得到提高,递减减缓。  相似文献   

14.
郜志平 《科技风》2012,(15):114
建立洼59块S3油层地质模型,开展精细油藏数值模拟,优化油藏工程设计,继续扩大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试验井组,从而达到提高开发效果的目的,需要准确的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等储层参数。因此须建立以岩心化验分析与测井资料相结合,建立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等地质参数模型,开发出相应的解释处理程序,对块内井S3地层进行精细处理,从而开展储层参数和流体性质综合分析研究。为提高开发效果和采收率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使油藏开发数值模拟具有科学的依据和更加准确可靠的储层参数。  相似文献   

15.
<正>樊124块为常温常压、特低渗透构造—岩性油藏,构造面貌单一,储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油藏先后经历了弹性开发、注采井网完善高效开发阶段,初期效果较好,后期暴露出因偏磨、结垢、层间吸水差异大等问题影响开发效果。为此通过应用一体化分层测调技术,内衬防偏磨技术在单井实施治理,现场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注水开发油藏中,注不进、注不够水严重制约低渗油藏开发效果。由于渗透率低,水井日注水量少,地层能量难以补充,常规的一注一采井网开发油井见效困难,经济效益低,为合理补充地层能量,防止地层亏空过大伤害储层。决定在文88块选取合适区域实施多点注水,温和补充,评价开发效果,为全区下步开发摸索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杜229块内断裂系统复杂,断距小,并且随着油藏注蒸汽开发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地层中蒸汽的存留,导致常规地震反射波相受到较大影响,在常规地震资料中,无法进行更细致划分。通过对比新井VSP资料与人工合成记录资料,利用构造成因力学机制与钻井资料、生产动态资料相结合,可以对油藏构造进行再落实,勾划出断距小于15米的小断层。目前辽河油田杜229块43-55井区(蒸汽驱开采)利用VSP资料[1][2],seisware软件,进行构造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明金 《内江科技》2015,36(6):46-47
锦25-32-26块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欢喜岭油田西部,区块于楼油层原油粘度大且油层薄,利用直井开发油汽比低,无法实现经济有效开发,区块自2004年至今一直处于低效开发状态,目前开井只有2口,日产油5 t,采油速度只有0.55%,区块处于基本停产状态。针对区块存在的问题,通过油藏精细描述、油藏工程等方法,在精细构造研究及精确储层预测的基础上,对锦25-32-26块薄层稠油利用水平井开发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确认该块适宜采用水平井开发,共部署完钻水平井2口,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提高了区块的储量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19.
熊川  杨立  张弦 《内江科技》2012,(8):133+137
对低渗透油藏技术井网密度计算方法主要有采油速度法、水驱控制程度法、有效驱替压力梯度与井距关系法、极限井距法等,本次研究主要选择了在宝北区块应用效果较好的两种方法计算合理技术井网密度,为该油藏下一步井网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段玉香 《内江科技》2012,(4):123+141
乐安油田广气2潜山超稠油油藏底水能量足,油水粘度比高,直井开采效果差。针对该油藏开发难点,进行了水平井热采可行性分析,优化设计参数,改良经验做法,开展油藏评价,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提升了该区开发潜力,对同类型油藏的水平井开发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