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地震属性是指由地震数据经过数学变换得到的地震波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目前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已成为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常规方法,但随着地震属性的种类在不断增多,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就变得越来越难,地震属性优化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以胜利油田牛庄东坡地区沙四段为例,利用Erdas软件对地震属性进行优化,并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同时也为该区钻井的部署和储量的上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秀娟 《内江科技》2013,34(4):161+111
滩坝砂岩具有横向变化快、单层厚度薄等特点,其储层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较小,运用单一属性难以预测有效储层。本文利用储层参数与地震属性之间的相关性来评价地震属性反映储层参数的敏感性,以多元地震属性优化为前提,以K-L变换为手段,对原始地震属性进行优化,突出其间的差异性,降低了多解性。应用优化后的地震属性作储层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在车西地区滩坝砂岩储层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万琳 《内江科技》2009,30(12):28-28,48
本文以地震属性分析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研究为选题,利用EPOS3软件对冀中油田文安地区进行地震属性分析。主要提取出的振幅和频率信息对该地区做出了储层预测,分析出了油气聚集地有利区带。用EPOS3这个软件提取出的均方根振幅属性,频率属性等等其他属性,能够较好的刻画该区的砂体发育和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地震属性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中,在地震解释构造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解释地震构造、分析地层、了解油藏特征和准确分析油藏储量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着。以川西北九龙山气田须二上亚段为例,通过地震属性分析,确定均方根振幅、弧长和平均反射强度在该区对含气异常较敏感。  相似文献   

5.
<正>七虎林河坳陷位于虎林盆地北部,工区沉积环境复杂,断层发育,勘探难度大。本次研究从井资料出发划分工区沉积微相,然后依据各沉积相的地震反射特征,利用地震属性交会分析优选出对沉积相敏感的地震属性,再根据这些属性以及属性之间的聚类分析结果,明确了整个工区的沉积相分布,为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指明了方向,这对其他类似区块的研究分析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葛星 《科技风》2012,(4):168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岩性油气藏、裂缝油气藏、断块油气藏、隐蔽油气藏已称为主要的勘探目标.因而对油气藏的非均质性、各向异性的研究显得愈发重要.使用三维地震解释能够充分利用地震数据携带的大量地质信息,结合测井、地质资料综合解释,能够对地下地质体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对地震数据进行属性分析来提取并优选与地质特征有关的地震属性能够克服用单项信息进行储层预测的地震信息的多解性,所以对区域进行精细的三维地震解释和地震属性研究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油气田勘探过程中,用各种地震属性来预测油气储量以及分析石油储层特征来增加勘探的成功几率是非常小的。近年来,地震油气储层预测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发展,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地震波形的总体变化是地震波振幅、频率、相位的综合反映,是重要的地震属性参数。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充分利用了地震资料信息丰富的特点,该技术的基础是当沉积相单元发生变化时,其地震反射特征(包括振幅、频率、相位、积分能谱、时频能量等)也必定有所变化,利用神经网络技术把地震信号的总体变化定量地刻画出来即对波形进行分类,形成地震波形异常即地震相图。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地震波形分类技术的基本原理,一般流程及关键参数等技术环节并应用波形分类技术对涠西南凹陷沉积相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该区宏观沉积环境吻合,其结果符合沉积规律。  相似文献   

8.
贾玉茹 《内江科技》2012,(11):119-120
分频属性反演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地震反演技术,运用Marr小波模拟Ricker子波将地震记录分为由低到高不同的频率体。运用神经网络或者支持向量机对提取的分频体属性和能有效反应储层特征的井曲线建立非线性映射关系,将这种映射关系作用于地震,从而得到反映储层特征的反演体。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飞雁滩油田主要含油层系为馆陶组河流相砂岩地层,运用以地震信息为主的相分析、地震属性参数分析、测井约束反演、三维可视化、聚类分析等新技术开展勘探和滚动勘探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实验和应用表明,地震属性参数提取和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在该类砂体的描述中最为成熟,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飞雁津油田主要舍油层系为馆陶组河流相砂岩地层,运用以地震信息为主的相分析、地震属性参数分析、洲井约束反演、三雏可视化、聚类分析等新技术开展勘探和滚动勘探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实验和应用表明,地震属性参般提取和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在谊类砂体的描述中最为成熟,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宋瑞有  廖静  韩光明 《内江科技》2011,32(12):113-113,63
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的两项核心技术,本文针对地震属性及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崖城23-1异常体储层评价中的应用展开说明岩性油气藏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首先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异常体的空间展布和分布格局,再用地震属性技术和地震相分析技术对异常体横向预测和烃类检测。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讲述了对页岩气的基本认识,并对其存在特点、应用价值进行了概述。结合国内外近年来在页岩气领域的勘探开发现状,提出了地震勘探技术在页岩气勘探时应着重解决的几个方面,即寻找页岩区构造,页岩层储层标定,页岩的厚度和埋深,并利用地震属性技术对页岩气敏感属性进行优选、分析和提取,最终实现对页岩气"甜点"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针对评价信息以区间直觉梯形模糊数形式给出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给出区间直觉梯形模糊数的定义、运算法则及距离公式,然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关于区间直觉梯形模糊数的灰色关联系数;运用灰色关联系数确定各属性权重,并依据其计算得到各备选方案的关联度,最终根据该值的大小对所有方案排序以获得最优方案。进一步通过最佳信息系统决策的实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犯罪率进行了研究,首先采取相关性分析的方法,从与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相关的十一种特征属性筛选出七种相关性或关联度较大的特征属性,在此基础上构造结构化方程模型,给出了其人口特征属性与犯罪率之间的量化关系。  相似文献   

15.
裴磊 《内江科技》2011,32(3):108-108,155
准噶尔盆地永1井地区由于上部煤层的屏蔽作用,导致西山窑组储层的地震资料品质不理想,断裂系统与储层的发育特征预测难度较大。通过利用现有的各种地震、地质资料,建立该地区地震属性参数与地层岩性、物性特征变化及含油气性对应关系,采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进行断裂系统与有效储层的预测,较好的识别出了该地区的微小断层发育特征,并落实了储层的平面展布。  相似文献   

16.
一种对方案有偏好的灰色多属性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帅 《内江科技》2008,29(2):33-33,115
文章研究了属性权重完全未知、属性值和对方案的偏好值以区间灰数形式给出的多属性决策问题,基于主观偏好值与理想最优方案客观偏好值(属性值)的偏差距离最小化建立一个单目标规划模型,通过求解此模型得到属性的权重,进而计算出各方案与理想最优方案的灰色区间关联度,即可得到方案的排序结果,最后通过算例说明模型及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莺歌海盆地某区由于目的层HL组发育超压异常,导致识别储层的敏感属性随着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区分储层与非储层的门限值也随之变化,文章将敏感属性消除背景趋势后,将各井之间的横向背景差异消除,将各井的泥岩校正到统一的范围,而砂泥岩的相对关系不变,从而在不同压力背景下采用统一的刻度刻画储层。在运用叠前同步反演技术反演密度体识别储层的孔隙度时,常规的井外推插值建模难以准确的反映地层的低频速度和密度趋势。文章采取了在井的约束控制下按照地震速度谱趋势建模的手段,准确的获得了地层的低频速度和密度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密度体反演的精度,进而提高了储层预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用地震资料预测孔隙度的几种方法,以及国内外预测孔隙度的现状,并指出部分地震资料预测孔隙度存在的问题,也指出今后该方法预测隙度的研究方向,同时提出个人对今后预测方法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徐兵 《内江科技》2008,29(5):115
本文通过对层序地层、构造演化、沉积体系、成藏分析、地震属性分析等综合地质研究,明确主力含油层段沉积体系、储层的发育分布、储集空间类型与储油物性平面变化规律;确定了2种油藏类型3套含油层系,指出利932、935井区为有利的勘探潜力区域,并提出了井位部署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地震沉积学是应用三维地震信息研究沉积岩及其形御立程的学科,是继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之后的又一新兴达缘交叉学科.文章简述了地震沉积学的概念和内容.完善并调整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流程,尝试将年代地层切片技术、90度相位转换、属性投影、分频技术和地震波形分析列为地震沉积学分析的5个特色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