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玉梅 《内江科技》2008,29(1):117-117,149
针对九区稠油油藏的储层特征、主力层井网完善、非主力层井网控制程度小等特点,采用水平井挖掘非主力层剩余油技术,实现了稠油油藏的高水平开发。  相似文献   

2.
卫58块具有"常压、中渗、稠油,边水活跃"的特点,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井网基本处于半废弃状态。在剩余油分布和潜力研究基础上,利用部署调整、侧钻井,深层低效井上返等手段恢复完善注采井网,在井网完善区通过污泥调剖、动态调配,调参提液,补孔调层等手段解决层间平面矛盾,提高水驱效率。  相似文献   

3.
锦州油田锦89块为一边底水油藏,吞吐开发7a后进入了高含水低速采油阶段,油田频临废弃。本文针对汽吞吐开发后期,存在油层水淹严重、采出程度偏低、井网不完善等问题,以油藏精细对比为基础,结合三维地震技术,精细刻画油藏构造;油藏动态分析与动态监测相结合,精确描述区块油水关系;根据剩余油分布特点,采用多种井型开展油藏综合调整工作,实现油藏二次开发,现场实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周章权  魏新宇 《内江科技》2010,31(11):135-135,143
王102断块在高速开采过程中产生了采油速度过高,含水上升快,老井递减大,主力油层生产负担重,地下亏空大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开展了精细油藏描述,重建油藏地质模型,重新评价断块水淹特征、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潜力区的工作。在此基础上,采取了补充完善井网,进行主力层系注采调整,充分挖掘层间潜力,合理调整产液结构等一系列措施,从而使开发中存在的矛盾得到一定的缓解,各项开发指标得到有效控制,"控水稳油"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5.
高含水期砾岩油藏面临井网不完善、剩余油分布复杂,缺乏精细注采政策等问题,数值模拟在油藏后期开发中七区八道湾组油藏属中孔中渗砾岩油藏,近年开展注水专项治理后,新投注水井较多,存在新增分注、分注提级井缺乏合理注采界限,部分区域油井含水上升快等问题。本文利用Eclipse数模软件,运用流动边界、局部网格加密、虚拟井、流线模拟等相关数模技术,开展油藏及分区分层注水政策研究、水流优势通道及措施优化研究,确保油藏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6.
乔庄油田梁14块主力含油层系沙三中,因井网不完善、综合含水高近年一直处于低速开发,本次通过深化地质认识,分析梁14块存在高渗条带,层间干扰导致油井含水上升快,部分油井水淹严重陆续关停造成井网失控,通过研究剩余油分布,结合喷砂射孔工艺,优选老井恢复井网,改善区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位于胜坨油田的坨21断块在1965年投入开发以来,先后经历了多次以完善层系井网为目的的综合调整,至今已经历了50年的开发历程。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沙二3-7层系由于层多,厚度薄,砂体分布零散等特点,井网基础变差,储量动用程度低。为了进一步改善特高含水期的开发效果,达到效益的最大化。我们在精细油藏描述及数值模拟研究、综合分析新井多功能、动态监测以及实际生产等资料,充分认识剩余油分布状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开发中存在的突出的井网问题,提出了分类开发提高零散砂体的储量动用。  相似文献   

8.
断块油藏在胜利油区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缺乏较大新区投入的情况下,如何大幅度提高老区采收率、保持剩余可采储量保有量的规模,成为胜利断块油藏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在断块油藏目前普遍进入高含水开发期以后,针对存在的局部构造认识不清、剩余油分布零散、注采井网不适应剩余油分布等问题,通过开展构造认识和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时实施层系细分重组、井网完善、水平井调整、重组断裂系统等开发调整,实现断块油藏在高含水期持续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9.
明6块受井况恶化等因素影响,区块开发效果明显变差。为改善高含水后期注水开发效果,本文开展以极复杂断块油田构造研究为突破点的油藏精细描述以及剩余油定性分析和定量描述,制定不同构造特点及开发特点的调整治理技术政策,改进和完善适应高含水期注采井网优化及精细注水开发技术。通过井网优化恢复、层间精细调整、层内有效挖潜,改善水驱效果,自然递减得到有效的控制,实现稳产。  相似文献   

10.
孙燕 《内江科技》2018,(2):73-74
复杂断块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受断层影响无法部署面积井网开发,油水井连线往往与断层走向平行,导致油井单向受效,含水上升速度较快。开发井网存在注采关系不完善、水驱效果较差、地层能量下降大、储量动用程度低等问题,同时受到历史零散挖潜的影响,注采井网和剩余油情况在平面上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针对胜坨油田坨30断块的历史开发状况进行分析,提高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制定断块油藏开发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张燕  李英  李媛媛  黄丽 《内江科技》2012,(5):107-108
大王北油田大37块属于低渗油藏,渗透率低、井网井距大、注入水水质差、储层污染等因素造成油藏开发效果差。本文针对这些原因,通过开展渗流机理、合理井网、井距的研究,辅以压裂、酸化、负压射孔等开发配套技术,提高和改善大37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艺 《内江科技》2012,(6):118+133
近年来,随着储量品位的逐年降低,超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成为油田开发的重点。以某油田为例,通过开展"小井距井网、小水量超前注水、控制套压增产、合理流压"等开发技术政策的探讨,研究提高超低渗透储层开发效果的配套技术,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与认识。现场实践表明研究区的合理开发技术政策为:采用小井距部署井网,井排走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坚持小水量、长周期的超前注水政策;采油井合理控制套压,实现短期增产。  相似文献   

13.
袁梅  刘龙涛  信德发 《内江科技》2009,30(5):108-108
渤南三区1973年试采,1987年全面开发,1990年最高年产油量达到34.6×10^4t,2001年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1995年后由于开发时间长、注水压力高,部分水井转大修停注造成井网二次不完善,注采矛盾不断加剧,导致含水上升快,产量大幅下滑,自然递减由7%逐步加大到20%以上,年产油量年均减少1.33×10^4t,开发效果变差。2005年以后针对这些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了注采井网二次完善,配套实施油井挖潜工作,开发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彭利 《内江科技》2013,(8):62-63,85
本文针对王场油田潜43低渗透油藏各小层井网完善程度差,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低,各小层层间物性差异大,储量动用不均衡等问题,在地质再认识和油藏动态分析基础上,根据储层的沉积条件、储层构造、物性好坏、裂缝发育程度、水驱后储层参数变化规律等进行区带精细划分,以新的开发区带为单元开展油藏数值模拟,制定王场潜43中高含水期合理开发调整技术政策界限,指导油藏调整,实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通过调整改善了潜43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X地区为低渗透气藏区块,需要通过压裂方法提高单井产能。不同的井网部署,产生的开发效果截然不同。设计井网时,既要考虑单井控制储量以及整个气田开发的经济合理性,井网不能太密;又要充分考虑井与井之间的压力传递关系,井距不能过大。通过对柴达木X地区全水平井五点井网优化,分别研究了排距、井距、水平段长度对日产气量和累积产气量的影响。对井网参数进行了优化,提出合理的井网开发方案,指导油气田生产。  相似文献   

16.
信息工作关系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本文就如何高效开展高校信息工作,从信息人员队伍建设、激励机制完善、信息开发和加强做好信息宣传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力求为各高校信息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12)
受储层胶结疏松、油水关系复杂、频繁作业及早期钻完井技术不成熟等诸多因素影响,曙一区超稠油油井井下技术状况日趋复杂,长停井增多,导致开发井网不完善,储量动用不均,部分油井能通过大修恢复产能,但仍有部分井况复杂套变出砂严重的井,无法实施大修复产。在精细油藏潜力研究基础上,依托成熟钻完井技术、配套工艺措施,开展了老井井位更新,取得良好效果,对同类型油藏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信息工作关系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本文就如何高效开展高校信息工作,从信息人员队伍、建设、激励机制完善、信息开发和加强做好信息宣传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力求为各高校信息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前胜利油区埕岛油田西北区存在井网完善程度低、单井控制剩余储量大、单井油量低、采油速度低的开发问题。本文对该区块馆上段油藏展开综合调整技术政策研究,从而有效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和提高区块采收率。  相似文献   

20.
孙冰洁 《内江科技》2014,35(11):76-77
孤东油田自2003年9月实施二元先导试验以来,共投入9个二元驱项目,成为孤东油田上产增产的主阵地。通过对二元驱开发的管理可以看出二元驱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说前期井网不完善,注入质量需加强,层间矛盾大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二元项目的增油量,继而影响采收率,因此发现并认识影响二元驱开发效果的因素,并针对问题找出对策已成为二元驱开发过程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