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给中国武术的传播带来了一个绝好的机遇,经过各方努力武术虽未进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最终只是以独有的身份在奥运会这个大舞台上表演,但痛定思痛,借助08年奥运会巨大的市场背景和社会影响,奥运会的举办仍然会对中国武术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稚向世界产生巨大的文化推广效应。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有效利用奥运效应将中国武术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武术,传播积淀了具有五千年传统文明的中华民族精华的武术文化并使其成为世人共享的文化,仍是下中国武术文化发展中亟待完成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陈宣赞 《内江科技》2009,30(5):156-156
中国武术在清朝末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武术有了本质性的改变: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的重视和各方面的投入促进了武术的竞技化发展。本文旨在通过武术在近代现代当代的发展,探索武术的竞技化发展的轨迹,为武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艳 《内江科技》2011,32(1):25-26
文章运用现代管理学的SWOT分析方法对中国武术进行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主要从外部环境的机遇、外部环境的威胁、内部环境的优势以及内部环境的劣势采研究武术的现状。对中国武术的内外部发展环境状况、管理与运作状况进行梳理,探索武术发展的动力。从而实现武术资源市场化配置,优化运用、开拓创新,以提升武术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该论文收集综合了《中国武术史》、《中华武术》、《武林》等书刊上的材料,在深入分析中国武术取得成就和当前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近期中国武术所达到的现实水平,依据体育原理和武术基本知识,提出了增加套路演练技击性和改革散手手套的观点,并预测了中国武术今后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侯胜川 《内江科技》2010,31(8):160-16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武术套路的缘起及套路内容的编排含义做了分析,文章认为中国武术套路具有艺术的写实和想象两种特质,继而认为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写实,竞技武术是中国武术的想象,二者各具特色互为映照。  相似文献   

6.
孟召峰 《内江科技》2009,30(3):22-22
21世纪的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趋向于世界性与民族性,奥林匹克文化是全球化的体育文化现象,武术文化则代表了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所以中国武术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化,将是未来武术文化发展的主流倾向。中国武术势必通过交流与融合在在广度和深度上将人类的体育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刘静 《科教文汇》2010,(33):129-130
通过对中国武术博物馆的全面介绍,让中小学学生深刻了解武术,使中国武术博物馆成为学生暑假学习的场所,这对于宣传中国武术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徐小丹 《内江科技》2009,30(5):155-155
在中国历史阶段中,我们将鸦片战争之前统称为古代.古代是中国武术的萌芽一成形一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朝代更替中,武术也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断演变,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武术在古代的发展史来为武术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李林 《今日科苑》2006,(9):79-79
本文以跆拳道在中国的发展作为切人点,首先论述了中国武术文化宝库中蕴藏丰富的文化资源。其次,作者对跆拳道应汲取中国丰富的武术资源的营养和经验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0.
经过国人几十年的努力,中国武术在迈进奥运门槛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内外多方面的问题。文章试从奥运会项目设置产生的影响以及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和趋同、自身发展及武术规则和裁判方面存在的问题来分析武术"入奥"所面临的困难,并制订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今天,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魂魄,与经济的关系极为密切。过去人们总是把武术认为是单纯消费的运动项目,较多地注意它的健身作用,很少留心论述它的经济效益。分析总结了武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开发武术产业的优越条件,探讨了中国武术产业今后的发展趋势,为开发武术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墨家思想和中国武术传统道德二者的关联,以侠为共同桥梁进行分析,通过主要对侠与信,侠与义,侠与勇的紧密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墨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武术道德思想的形成有着极深的影响。另外本研究认为,挖掘武术文化中精神财富的潜质,让读者更深了解我国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武术的传统美德,并实现由"术"至"道"的升华,对于武术的全球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武术在中小学的开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功能与作用。通过武术教育强身健体,学习礼仪文化,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2)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民对身体素质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在全民运动革命爆发的背景下,中国武术得到的飞速发展,为加强全民身体素质和利用全民空闲时间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本文作者将整合近些年有关中国武术研究理论的刊物和全国体育院校的经验教训,深度剖析当今武术现状,为之后武术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儒家伦理思想作为中国封建旧道德的根本渊源,曾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过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我们现代人在对待儒家伦理思想的问题上也应采取科学的态度,加以批判地继承,扬弃其不合理的成分,继承其合理成分并赋以新的内容,使之为现代道德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武术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征服世界,而武术的英译则是将武术理论、技击、养生与科研成果介绍到国外,使国外学者正确理解掌握,促进武术的发展与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以一些翻译实践为基础探讨了武术英译的难点,原则及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拳种繁多、文化底蕴深厚,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武术正如一朵娇艳盛开的奇葩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代著名技击家、武术家、电影表演艺术家李小龙,在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创立了博采众长的截拳道,为中华民族武术拳种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武术哲学思想也在其截拳道与电影作品中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多元文化激荡的时代,作为国粹的中华武术在高校面临着"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的三大困境。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而不乱、立足发展"为指导而进行的中国武术段位制改革与高校武术教育发展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本文对大理大学公共体育课武术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对武术段位制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梳理分析。分析认为,武术段位制内容引人大理大学公共体育课武术教学不仅具有必要性,且可行性极强,并针对其实施过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和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其长期的发展中融入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兵学、美学等理论,是一种极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方式。武术套路作为中国武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中包含的美学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套路中美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刘昆 《科教文汇》2014,(8):177-177,185
小学道德教育是良好品德养成的关键期,对小学生的道德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小学德育,需要所有教师参与,它既是思想道德课教师的职责,也是其他各科教师的职责。本文以隐性课程为前提,阐释渗透教育与隐性课程的密切关系,旨在探讨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儒家伦理道德的原因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