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第32讲 梯形     
《中学理科》2007,(11):63-67
要点复习 1.一组对边____,而另一组对边____的四边形叫做梯形.____的两边分别叫做梯形的底,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____,两底的距离叫做梯形的____.  相似文献   

2.
小议梯形     
现行九年义务制初中几何教本第一册所给梯形定义是:“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由此,我们知道:1.梯形、平行四边形同属四边形,但平行四边形包括矩形、菱形、正方形.2.要证明一个四边形是梯形,不仅要证明其一组对边平行,还要证明其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另外,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两边叫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任意梯形都有两腰、两底和四个底角.同一底上有两底角.  相似文献   

3.
<正>一、直接利用定义梯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根据这个定义,要说明一个四边形是梯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一组对边平行,②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例1如图1,在△ABC中,AB=AC,BD、CE分别为∠ABC、∠ACB的平分线,试说明四边形EBCD为等腰梯形.分析四边形EBCD中,BE与CD相交于点A,这两边不平行,要说明四边形EBCD为等腰梯形,只要设法说明:①DE∥BC,②BE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数理化》2010,(4):17-18,45
知识梳理 1.梯形的概念. (1)梯形的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对于这个定义,要注意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一定要注意和平行四边形定义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同学们在证明时,常常忽略“另一组对边不平行”这一条件,从而导致错误.现举例加以说明: 例1 四边形ABCD奇,CD≠AB,点G在CB上,且AG、DG分别平分∠DAB 和  相似文献   

6.
一、直接利用定义 梯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根据这个定义,要说明一个四边形是梯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一组对边平行,②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相似文献   

7.
梯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具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性质。但这些特殊性质独立使用很局限,如果巧妙地为梯形添加辅助线,会使这些性质在解题过程中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在解决梯形的有关问题时,添加辅助线是  相似文献   

8.
为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讲课时可多提几个为什么。如讲梯形定义时设问,“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对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分析 主要看证明过程是否严密、言之有据.解决梯形问题的主要思想方法是转化为i角形和四边形.因此,解答如下:(1)有错,在第9步;(2)平移一腰构造平行四边形;(3)不是的,用它说明ABCD不是平行四边形,是梯形;(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等腰梯形的定义;(6)不一定,若AD=BC,则ABCD就是平行四边形了.  相似文献   

10.
正梯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的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它是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识的综合,因此在解决与梯形有关的问题时,常采用"割"与"补"的策略,将梯形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求解.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   梯形是另一种与平行四边形并列的特殊四边形,它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教科书除研究一般的梯形外,重点研究一种特殊的梯形——等腰梯形。在研究梯形时,常用的辅助线是平行移动梯形的一腰或一条对角线,或者从梯形上底的两个端点作梯形的高,把梯形的问题转化为关于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的问题,应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来解决梯形问题。因此,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应用化未知为已知,用已知求未知的思想方法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大纲》要求,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相似文献   

12.
梯形自测题     
1.等腰梯形是_对称图形,但不是_对称图形. 2.梯形的上底为4,中位线长为6,则下底是_. 3.梯形ABCD中,AD// BC,AB=D佘4 cm,乙BA刀=l 200,上底A刀二 scm,则周长是_. 4.已知梯形的高恰好等于中位线的长,若梯形的面积为144,则中 位线的长为 5.下列条件能判定四边形是梯形的是().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B.一组对边相等且平行 C.一组对边相等但不平行D.一组对边平行但不相等 6.在矩形、菱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这五种图形中,是中 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7.顺次连接某四边形各边中点…  相似文献   

13.
在梯形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解决梯形定义与判断梯形的习惯证法之间的矛盾。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几何第一册中,给梯形的定义是:“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这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数理化自学丛书》给梯形的定义相同。按这种定义判断一个四边形为梯形时,必须证明这个四边形:(1)一组对边平行;(2)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四边形才是梯形。只证明一组对边平行就断定这个四边形是梯形是错误的。它因为还可能包含另一组对边平行的情况。可是我们在习惯上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梯形  相似文献   

14.
在梯形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解决梯形定义与判断梯形的习惯证法之间的矛盾。统编教材初中数学第三册给梯形的定义是:“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这同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数理化自学丛书》给梯形下的定义相同。按这种定义判断一个四边形为梯形时,必须证明这个四边形①一组对边平行,②另一组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9分):1.梯形中平行的两边叫做________,不平行的两边叫做________,两底的距离叫做2.________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________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3.、________叫做梯形的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平行________并且等于________4.等腰梯形是怕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5‘若等腰梯形的周长是12cm,一个底角是60,腰长是2cm,它的中位线长是________cm,上痛长是_cm,下底长是________cm,高是________cm.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兴20分):1.直角梯形的内角中必有()(A)一个直角,(B)两个…  相似文献   

16.
几何初步知识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部分,概念复杂,学生不易辨析。对此,笔者对容易混淆的概念,编拟若干错例,并加以辨析,供同仁参考。 1.平角实际上是一条直线。辨析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辨析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辨析应是两类,即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因为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4.梯形的下底大于上底辨析梯形的底边水平放时有上下底之分。在上面的一条叫上底,在下面的一条叫下底。下底不一定大于上底。如果梯形的底边不是水平放置,就不要分上底、下底,只是说梯形的两底。  相似文献   

17.
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研究梯形问题常常要添画某些辅助线,把梯形转化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矩形,从而使分散的已知条件集中,找出原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18.
例1(2005年陕西)如图1是用12个全等的等腰梯形镶嵌(密铺)成的图形,这个图形中等腰梯形的上底长与下底长的比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数学题集锦     
题:己知 ABCD为平行四边形,P为BD上任一点。过P作AB、CD的公垂线KL交AB于K,CD于L;过P作AD、BC的公垂线MN交AD于N,BC于M,如图, 求证KMLN为梯形。对于此题,笔者有以下看法: 1.教科书上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因此除证明KM∥LN外,还得证明KNML,否则,不足以说明KMLN为梯形。 2.题中P为BD上任一点不妥当,因为当P为BD的中点时,KMLN是平行四  相似文献   

20.
一、填空。 1.三角形有()条边,()个角。 2.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 3.三根长度相等的小棒可以摆成一个( )三角形。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1平方厘米.底是7厘米,高是()厘米。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6.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区别是( )。 7.一个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这个四边形叫( )形。 8.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 )梯形。 9.一个梯形,上底16分米,下底9分米,高4分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10.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7.4平方厘米,一个与它等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高的( )倍。 二、判断。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