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督教是现今三大宗教之一,他的影响力已遍布世界各地。泰国作为接受西方文化比较早的东南亚国家之一,基督教文化已在泰国盛行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影响力不仅仅是在泰人当中,还扩大到了山地民族中。泰国北部地区山地民族中的阿卡族,从迁徙到这里开始,除了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还受到泰族以及周围其他民族的影响,现代更是受到了来自西方基督教的影响。文章研究基督教文化与阿卡传统文化之间的发展,以及对阿卡族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哈尼/阿卡族①是我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之一。《尚书禹贡》记西南民族有"和夷",这虽不是某一民族的专称,但无疑包括有"哈尼"的先民。自"和夷"一词出现后,哈尼族自北而南的迁徙路线便清晰可寻。[1]1绝大部分集中分布于中国云南省南部红河中上游与湄公河上游澜沧江之间的山岳地带,少部分迁徙到中越、中老、中缅边境地区和泰缅边境地区。文章不仅阐释了国内外哈尼/阿卡族的历史族称,而且揭示了历史迁徙的奥秘。  相似文献   

3.
柏敏 《考试周刊》2012,(31):29-30
现代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人类所依赖的环境也变得恶劣,特别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森林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居住在泰北的山地民族虽然生活条件差,经济不发达,却有着一套保护森林的有效措施。泰北勐县帕莱村的阿卡族是生活在海拔3500英尺的山地民族,有着自身特有的习俗及宗教信仰,对森林也有着独特的情怀。本文通过阿卡族对山林神的崇拜来探讨他们的森林观念问题。  相似文献   

4.
哈尼族及东南亚阿卡人的谱系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史前族谱、元祖族谱和胞族及家庭谱系。自有其产生和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特点和历史的作用,是哈尼族各个发展阶段客观反映的重要口碑型资料。居住在云南境内的哈尼族和东南亚地区的“阿卡人”在文化上共有的显著特征,就是使用父子连名制这一独特取名方法的共同的族谱和家谱。这些谱系,对于研究哈尼族社会发展史有科学价值,对于研究现实问题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哈尼阿卡人分布在东南亚多个国家,它是跨境民族。其中分布在中泰两个国家的哈尼阿卡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主流文化的渗透,各自都具有了独特的文化,形成了文化差异。本文从生活习惯、意识形态、语言使用、取名特点、寨名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中泰哈尼/阿卡人的文化比较研究,分析其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并对促进两国周边少数民族的友好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朝鲜民族具有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作为民族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把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我校是一所朝鲜族散居地区的民族学校,家长中单亲或双亲不懂民族语言的人超过50%,而我们的民族语言、民族礼仪、民族风俗等在家庭中也呈现逐渐淡化的趋势,导致学生在父母身上几乎得不到民族文化和习俗的熏陶。在朝鲜族学校日益走向小规模化、班级日益走向小班化的趋势下,融入朝鲜族传统礼仪教育的德育活动,有着广阔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主要就是民族文化和民族风俗在内心的投映和共鸣,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以民族文化这个社会背景为依托,没有了文化这个社会大前提,民族心理素质也就无从谈起。对于它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关系到国家和世界文化完整性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边疆民族地区在现代化进程迅速推进的过程中,必须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是多元民族文化交汇、碰撞和交融之地,其民族文化具有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独特文化特质。从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特点和现状入手,着重论述其传承和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深入剖析其原因,最后试探性地提出其传承与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今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趋势不断加强。在这一过程中,族际通用语言在各民族间日益普及,民族语言地位不断下降。这种趋势在人口较少民族中尤为突出。例如,中国境内的赫哲族与俄罗斯联邦境内的那乃族、乌尔奇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的民族语言已经濒临消亡。然而,民族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至关重要。传承和保护需要从社会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改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朝鲜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使朝鲜族传统文化传承途径日趋多元.笔者对东北地区6个朝鲜族乡镇和部分市区相关文化机构和民间团体的实地调查显示,目前,从社会传承来看,基层和城镇传承文化的主力军从过去的各个群体逐渐转向老年群体;家庭中的文化传承主要集中在民间教育习俗及衣食住行方面的礼仪及其风俗;在学校教育中,主要以传承民族语言文字及其相关文化课程为主.虽然这三种教育各自的侧重点和实施方式并不完全一致,但家庭、学校、社会三种教育合力模式,正是新时期推动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更为有效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生活在东北的朝鲜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他们不但有着色彩亮丽、形式特异的民族服饰,而且有着极具特点的饮食、祭祀、丧葬等等民族风俗。特别是朝鲜族民居建筑,更表现出鲜明的朝鲜族人民的风俗文化。  相似文献   

12.
泰国民间故事是泰民族文化的重要财富。在世界文化全球化、一体化背景下,泰国民间故事的讲述者、讲述语境、传承场域以及传承语境都逐步变迁着。为此,要让泰民族民间故事文化不断迁延,必须充分调动广大泰民族保护民间文化的积极性,努力培养一批新的传承主体。在有效保护泰民族民间故事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打造泰民族特色文化,才能让其在传承中有所突破,在发展中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文化悠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形成了属于各自的生活习惯,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本民族传承下来的反应本民族的文化特性、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的舞蹈。其中作为甘肃特有的少数名族之一的裕固族,则是一个有着古老灿烂文化的北方少数民族,并且还是回纥后裔中的一员,由此必然也有着底蕴深厚、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因为裕固族文化的传承都是靠祖祖辈辈言传身教并没有留下文字,所以其中最能够生动、贴切的体现裕固族传统文化的就是舞蹈,是流淌在裕固族人民的血液中。从而显露出裕固族的传统文化、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和文化审美,以及深藏在裕固族人民心中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文化是草原文化的典型代表,内蒙古蒙古族体育类非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保护和利用蒙古族体育文化的相关策略,为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与政策制度相结合是保护蒙古族体育类非遗资源的保证;与民族博物馆相结合是保护蒙古族体育类非遗的手段;与民族乡镇文化相结合是开发利用蒙古族体育类非遗的土壤;与民族节庆文化相结合是开发利用蒙古族体育类非遗的深化.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民族舞蹈文化以其特有的美感和艺术魅力绽放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丛林之中,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习俗、价值和思维,是一种极尽民族特色的艺术表达。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是我们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艺术教育始终致力于传承优秀的民族舞蹈文化,不断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与形式,力图培养出新时代下民间族舞蹈文化的接班人。民间舞蹈依托于民族舞蹈文化而生,新时期下我们应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本文通过探索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路径和创新民间舞蹈的教学方法,旨在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舞蹈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李虹  柳颖 《教育探索》2013,(1):83-84
当前,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有必要增强达斡尔族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达斡尔族集聚地区学校教育中传承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此,要尊重达斡尔族人民的意愿,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选择;要丰富达斡尔族教师、家长、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提升民族文化认同的主体意识;要挖掘达斡尔族文化深刻内涵,并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要改革传统课程,建立完善的达斡尔族文化课程体系;要实施双语教学,传承达斡尔族语言;要创设达斡尔族学校校园文化,营造民族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7.
阿卡     
A阿卡,女,13岁,长得很显眼,总是在一群如花似玉的少女中脱颖而出。其特殊原因在于她超凡脱俗的体形和形象。惹人注目的女生一般都处在体形和形象的极端,骨感而漂亮或是丰满且丑陋,而可悲的阿卡就属于后者。在别人眼中,阿卡决不会是一鸣惊人的人物。这种观点一直持续到入校以来第一次运动会的开始才发生改变。阿卡他们班是实验班在这里呆的人,智商都是他辈无法企及的,同时他们的体质也是他辈不敢恭维的。运动会前,班主任的报名册上空白一片。老师决定在班会课上讨论这件事,可大家鸦雀无声。突然一个男音响起:“以阿卡的‘优势’,不去举重真…  相似文献   

18.
近本文主要讲述了朝鲜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热爱和平、多才多艺,拥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就音乐文化而言,朝鲜族人民通常用歌舞、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状态、喜怒哀乐、生活习俗,从而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综上述调查,研究朝鲜族音乐的分类、特点和特殊结构类型然后做出分析,对其历史和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以此弘扬对朝鲜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朝鲜族人民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是对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的浓缩与传承,是民族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物质文明发展的今天,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正在逐渐消失,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延边是中国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地区,因此,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需要在延边这个"中国朝鲜族之乡"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对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乌珠穆沁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自觉探索着保护、传承和创新本民族文化有效形式。他们的尝试从指导思想、文化主体、传承客体和发展方式等方面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向传承和外向拓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