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对学生的提问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解,我们随机抽取了三至六年级的184名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结果我们发现: 1.学生非常喜欢提问题,有许多迫切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并且涉及的范围很广,如:秋天草为什么会枯死?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2.学生提出了许多"十万个为什么"式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引导学生进入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活动,只有通过阅读的方法才能得到问题答案.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探究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面对的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他们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来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培养情感体验。《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课程目标"部分明确提出:"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怎样把握好探究学习的起点,是提高探究质量的前提。下面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的《综合探究九:实话实说话流行》一课为例,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新课标教材<生物·必修3>增设了一个探究活动--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其中参考案例1"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吗"提供的实验设计如下:以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实验组的土壤要进行处理.由此不少教师联想到萨克斯所设计的"探究植物在光下是否产生淀粉"实验,做出这样推理:叶片不做处理的曝光部位(自然状态)是对照组,做处理遮光处理的部位是实验组.而之前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遮光部位是对照组".孰对孰错?对于如何辨析实验组和对照组这一问题,众多教师存在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实施医学"四理"课程部分教学内容整合的教学效果.方法:根据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采用实验对比方法,将本院两个年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整合班)和对照组(普通班),对学生考核成绩的进行对比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整合班)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普通班)(p<0.01),实验组(整合班)的教学模式优于对照组(普通班)教学模式(优的比例差异为29.1%).结论:医学"四理"课程部分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在对学生进行整合性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对医学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考试》2008,(12)
例1在"探究通过超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关系"实验中:(1)对于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你的猜想是______。(2)小强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实验中电源电压不变,你认为该电路______验证电流与电阻关系(选填"能"或"不能")。(3)为了完成此实验探究,图中用到的测量仪表是______。(4)在探究的过程中,电源电压不变,是为了使导体两端的______保持不变。(5)小强根据电路图,分别在a、b两点接入不同电阻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导体两端电压不变的情况下,______。  相似文献   

6.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而《纲要》中指出:"幼儿喜欢探究、操作、实验,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件和问题,能观察、思考身边的科学现象,学习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实验。"而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形式上,以小实验为主,通过科学小实验,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孩子们才会主动进行科学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萌发幼儿学科学的兴  相似文献   

7.
一、"假设"探究实验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思路1.要重视"假设"部分:"假设"部分是这类题的基础,所提出的假设一定要具有合理性,切忌胡乱假设.若该部分出现问题,则后面的实验设计部分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中考试题为了降低难度,该部分往往是送分题,单从题中所给叙述就能找到答案.2.重点攻破"设计"部分:实验"设计"部分是这类题最主要部分,分值较大,因此要对该部分格外重视."假设"探究实验题型的特点:"假设"探究实验是近年中考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必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对照性原则".一个实验往往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实验对象组,处理的自变量是研究的对象.对照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实验对象组.实验中有三种重要的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通过设置适当的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为便于科学设计实验"验证生物学事实和探究生物学问题",笔者就现行高中《生物》教材(新课标人教版)中涉及的自身对照、空白对照、相互对照和条件对照等不同对照类型,结合全国高考理综卷有关生物试题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利用泛雅SPOC平台整合信息化学习资源,采用WPBL教学法在高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教学中采用WPBL教学法(实验组)和传统教学法(LBL)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多项考核评价检验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评价较好,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设计,探究"六书"理论对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初级水平学习者习得汉字的作用。从实验结果来看,实验组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六书"理论对汉语初级水平学生的汉字习得具有显著作用。初级水平学习者实验组的正确率从高到低的排序为:象形=形声指事会意,对照组的正确率排序为:象形会意形声指事。其中,象形字的正确率最高,指事字正确率的差异最为明显。结合对受试者的访谈,可以发现,"六书"理论对形声字的辨别理解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学片段] 静心阅读,自主探寻答案 师:同学们,上节课结束的时候,大家又提出了怎样的一个问题? 生:为什么小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呢? 师:是呀,答案在哪里? 生:(七嘴八舌)在课文里. 师:对,这个问题是我们自己提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通过阅读课文去探寻答案,解决问题.请大家先默读课文的第2~8自然段,读完以后勾勾画画,在文中寻找答案.(PPT呈现默读要求.学生静心阅读,教师巡视,从旁指点)  相似文献   

12.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探究实验是在学生不知道问题答案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实验(含收集资料数据、分析思考等)找到答案的一种实验方法。它采用的一般程序是:发现问题一提出假设一设计实验一实验操作一记录分析,得出结论。教师通过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论的猜想、对实验装置设计的理解和实验过程的控制、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树立积极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3.
猜想与假设能力是科学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具体的分目标中就有“能运用已有的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猜想的结果同时是学生制定计划的前提依据,是学生确定研究方向,选择实验方法的基础。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让学生对研究问题进行多方位大胆的猜想,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起到重要作  相似文献   

14.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第3节"平方差公式".)【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整式的乘法,知道了在一般情况下两个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多项式相乘.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探究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内化。教师是学生探究实验的引导者,教学中,要引导制定"探究计划",提升实验设计能力;引导探寻"探究证据",提升实验探究能力;引导开展"探究交流",提升分析推理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科学探究题是近年哈尔滨市化学中考出题的热点。科学探究指的是同学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学会探究,在研究中学,在学中研究,是当今学习方式变革的方向。科学探究题主要以实验探究为主要形式出题。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可能的答案;3.制定探究活动计划和实验方案;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歌谣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探究歌谣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级护理本科班266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131人,对照组13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还将自行编制的歌谣应用于教学。实验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护理学基础》教学质量的评价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歌谣教学使学生更快的掌握操作流程,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逆向法教学模式在老年医学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对我校选修老年医学课程的大学本科4年级学生实施逆向法教学,并对实验组成绩与对照组成绩对比分析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学习效果满意度问卷调查给予肯定答案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修老年医学课程的同学对逆向法教学认同,教改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姬学松 《成才之路》2014,(33):64-64
正物理学科离不开总结一定的规律,形成定律或结论。在物理规律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规律本身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规律研究和形成的过程,并运用相关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一、物理规律教学的基本途径首先,通过实验探究来探寻物理规律是新课程所大力倡导的科学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根据某些现象发现并提出问题。2作出猜想和假设。3设计实验。  相似文献   

20.
<正>1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育家布鲁纳曾指出:"教学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叫人发现真理"。验证性实验是采取"照方抓药"式的操作,在知道结论的情况下通过实验得到一个和预期相符或基本相符的结果,这样难以调动学生主动探究,使得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质疑能力上有所欠缺。而探究性实验则不同,它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合作探究实验过程、交流展示实验原理,对每个实验步骤中包含的科学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